一种便于清理的混凝土加工用的蒸压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1621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于清理的混凝土加工用的蒸压釜,包括底座和主体,所述主体上方设有釜盖,所述主体设置在底座上方,所述主体上设有开盖机构、加水机构、加气机构和搅拌机构,所述开盖机构包括气缸、固定环和支杆,所述加水机构包括水箱、水管和喷头,所述搅拌机构包括电机、转轴和搅拌网,所述加气机构包括气泵、气管和出气管,该混凝土加工用的蒸压釜设计巧妙,在进行蒸压养护时,能够通过搅拌网对物料进行搅拌,使得内部的物料也能够被蒸压得更加充分,并且还能通过吹气和喷水的组合方式来对蒸压釜的内部进行清理,提高了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清理的混凝土加工用的蒸压釜
本技术特别涉及一种便于清理的混凝土加工用的蒸压釜。
技术介绍
蒸压釜用途什么广泛,大量应用于加气混凝土砌块、混凝土管桩、灰砂砖、煤灰砖、新型轻质墙体材料等建筑材料的蒸压养护,建筑材料经过蒸压养护后,具有容重轻、保温性能高、强度大和可加工性等优点,现有的蒸压釜一般都是在温度和压力参数上进行相关的研究,只是将材料放入其中后静待时间,一般位于外部的物料处理效果就会比较好,而内部的物料则效果欠佳,而且由于内部设计简单,没有专门的清理结构,所以清理起来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便于清理的混凝土加工用的蒸压釜。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清理的混凝土加工用的蒸压釜,包括底座和主体,所述主体上方设有釜盖,所述主体设置在底座上方,所述主体上设有开盖机构、加水机构、加气机构和搅拌机构;所述开盖机构包括气缸、固定环和支杆,所述气缸竖向朝上设置在主体的上端的一侧,所述固定环套设在釜盖的外周,所述固定环与釜盖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环通过支杆与气缸的气杆连接,所述支杆的一端与气缸的气杆的顶部铰接,所述支杆的另一端与固定环固定连接,所述支杆与固定环的连接处与主体铰接;所述加水机构包括水箱、水管和喷头,所述水箱设置在主体的顶部的一侧,所述喷头设置在主体内部的上方,所述喷头通过水管与水箱连通;所述搅拌机构包括电机、转轴和搅拌网,所述电机位于主体的下方,所述搅拌网设置在主体的内部,所述转轴设置在搅拌网的中部,所述电机通过转轴驱动搅拌网转动,所述喷头设置在搅拌网的上方;所述加气机构包括气泵、气管和出气管,所述气泵位于主体的外部,所述气管位于主体的内部,所述气管与气泵连通,所述气管的侧壁上沿着气管的轴线方向设有若干出气管。为了使用方便,增加安全性,所述主体上设有出气口15、出料口16和出水口17。为了使水箱6内的清洗液进入主体内部,所述水箱6内设有水泵。为了更好的维持温度,对混凝土原料进行养护,所述出气管14内设有电热丝。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混凝土加工用的蒸压釜设计巧妙,在进行蒸压养护时,能够通过搅拌网对物料进行搅拌,使得内部的物料也能够被蒸压得更加充分,并且还能通过吹气和喷水的组合方式来对蒸压釜的内部进行清理,提高了实用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便于清理的混凝土加工用的蒸压釜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釜盖,3.气缸,4.支杆,5.固定环,6.水箱,7.水管,8.喷头,9.电机,10.转轴,11.搅拌网,12.气泵,13.气管,14.出气管,15.出气口,16.出料口,17.出水口。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所示,一种便于清理的混凝土加工用的蒸压釜,一种便于清理的混凝土加工用的蒸压釜,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和主体,所述主体上方设有釜盖2,所述主体设置在底座1上方,所述主体上设有开盖机构、加水机构、加气机构和搅拌机构;所述开盖机构包括气缸3、固定环5和支杆4,所述气缸3竖向朝上设置在主体的上端的一侧,所述固定环5套设在釜盖2的外周,所述固定环5与釜盖2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环5通过支杆4与气缸3的气杆连接,所述支杆4的一端与气缸3的气杆的顶部铰接,所述支杆4的另一端与固定环5固定连接,所述支杆4与固定环5的连接处与主体铰接;所述加水机构包括水箱6、水管7和喷头8,所述水箱6设置在主体的顶部的一侧,所述喷头8设置在主体内部的上方,所述喷头8通过水管7与水箱6连通;所述搅拌机构包括电机9、转轴10和搅拌网11,所述电机9位于主体的下方,所述搅拌网11设置在主体的内部,所述转轴10设置在搅拌网11的中部,所述电机9通过转轴10驱动搅拌网11转动,所述喷头8设置在搅拌网11的上方;所述加气机构包括气泵12、气管13和出气管14,所述气泵12位于主体的外部,所述气管13位于主体的内部,所述气管13与气泵12连通,所述气管13的侧壁上沿着气管13的轴线方向设有若干出气管14。为了使用方便,增加安全性,所述主体上设有出气口15、出料口16和出水口17。为了使水箱6内的清洗液进入主体内部,所述水箱6内设有水泵。为了更好的维持温度,对混凝土原料进行养护,所述出气管14内设有电热丝。当需要对混凝土原料进行养护时,运行气缸3,使得气缸3的气杆缩短,气杆带动支杆4向下运动,因支杆4与固定环5的固定点位于主体上,所以支杆4向下运动,会带动固定环5以固定点为支点向上运动,从而打开固定环5上的釜盖2,由釜盖2加入混凝土原料,然后运行气缸3,使得气缸3的气杆伸长,推动支杆4向上运动,使得固定环5向下运动,从而关上釜盖2,运行气泵12,气泵12内的蒸汽通过气管13进入主体内部,然后由气管13上的出气管14喷出蒸汽,同时运行电机9,通过电机9带动转轴10旋转,进而带动搅拌网11旋转,对原料形成搅拌,使得内部原料也能得到充分的蒸压,蒸压养护完成后,打开出料口16取出物料,当需要清洗蒸压釜时,运行水泵,使得水箱6内的清洗液通过水管7进入主体内部,然后由喷头8将清洗液喷向釜内,清洗过程中,运行气泵12,出气管14喷出的蒸汽在主体内产生气流,气流和水流的配合使用,可以更好的清理釜内残料,清洗后的污水通过主体底部的出水口17流出。实际上,气泵12与外部的蒸汽箱连通,这样就能将蒸汽箱内的蒸汽通过气泵12打入主体内。实际上,这里的气泵12、电机9、水泵均是由PLC控制。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混凝土加工用的蒸压釜设计巧妙,在进行蒸压养护时,能够通过搅拌网对物料进行搅拌,使得内部的物料也能够被蒸压得更加充分,并且还能通过吹气和喷水的组合方式来对蒸压釜的内部进行清理,提高了实用性。以上述依据本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清理的混凝土加工用的蒸压釜,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和主体,所述主体上方设有釜盖(2),所述主体设置在底座(1)上方,所述主体上设有开盖机构、加水机构、加气机构和搅拌机构;/n所述开盖机构包括气缸(3)、固定环(5)和支杆(4),所述气缸(3)竖向朝上设置在主体的上端的一侧,所述固定环(5)套设在釜盖(2)的外周,所述固定环(5)与釜盖(2)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环(5)通过支杆(4)与气缸(3)的气杆连接,所述支杆(4)的一端与气缸(3)的气杆的顶部铰接,所述支杆(4)的另一端与固定环(5)固定连接,所述支杆(4)与固定环(5)的连接处与主体铰接;/n所述加水机构包括水箱(6)、水管(7)和喷头(8),所述水箱(6)设置在主体的顶部的一侧,所述喷头(8)设置在主体内部的上方,所述喷头(8)通过水管(7)与水箱(6)连通;/n所述搅拌机构包括电机(9)、转轴(10)和搅拌网(11),所述电机(9)位于主体的下方,所述搅拌网(11)设置在主体的内部,所述转轴(10)设置在搅拌网(11)的中部,所述电机(9)通过转轴(10)驱动搅拌网(11)转动,所述喷头(8)设置在搅拌网(11)的上方;/n所述加气机构包括气泵(12)、气管(13)和出气管(14),所述气泵(12)位于主体的外部,所述气管(13)位于主体的内部,所述气管(13)与气泵(12)连通,所述气管(13)的侧壁上沿着气管(13)的轴线方向设有若干出气管(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清理的混凝土加工用的蒸压釜,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和主体,所述主体上方设有釜盖(2),所述主体设置在底座(1)上方,所述主体上设有开盖机构、加水机构、加气机构和搅拌机构;
所述开盖机构包括气缸(3)、固定环(5)和支杆(4),所述气缸(3)竖向朝上设置在主体的上端的一侧,所述固定环(5)套设在釜盖(2)的外周,所述固定环(5)与釜盖(2)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环(5)通过支杆(4)与气缸(3)的气杆连接,所述支杆(4)的一端与气缸(3)的气杆的顶部铰接,所述支杆(4)的另一端与固定环(5)固定连接,所述支杆(4)与固定环(5)的连接处与主体铰接;
所述加水机构包括水箱(6)、水管(7)和喷头(8),所述水箱(6)设置在主体的顶部的一侧,所述喷头(8)设置在主体内部的上方,所述喷头(8)通过水管(7)与水箱(6)连通;
所述搅拌机构包括电机(9)、转轴(10)和搅拌网(11),所述电机(9)位于主体的下方,所述搅拌网(11)设置在主体的内部,所述转轴(10)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光红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紫侯弘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