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通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1455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31
一种无线通信装置。该无线通信装置具有一壳体、一电路板、一射频模块及一天线。壳体具有一边框及一背盖,以界定一容置空间。该电路板设置于容置空间中,与壳体界定出一净空区。该电路板具有若干个接地端、一第一馈入点及一第二馈入点。天线具有至少一金属导体分别耦合至第一馈入点及第二馈入点,以同时提供一低频共振路径、一第一中频共振路径、一第二中频共振路径以及一高频共振路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线通信装置本申请是申请人于2017年11月28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1711214164.4”的专利技术名称为“无线通信装置”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的无线通信装置具有一同时工作于多频带的天线,以支持载波聚合(carrieraggregation;CA)技术。
技术介绍
随着无线通信产业的蓬勃发展,人们对于无线传输数据量的需求与日俱增。为满足用户的需求,快速的无线传输速度是必需的。因此,目前主流的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例如:LTE移动通信系统)是采用载波聚合技术,通过天线同时接收多个频带上的数据,以增加传输速度。然而,为兼顾无线通信装置(特别是手机)的美观及尺寸,如何在复杂狭小的壳体容置空间内设置多频天线,且天线又与金属边框作结合,乃是业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馈源天线设计,其可将多个射频信号源同时馈入同一天线物理结构上,共享天线净空区,节省无线通信装置内部的天线使用空间,并运用适合的物理结构设计,使多个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n一壳体,具有一边框;/n一电路板,具有若干个接地端、一第一馈入点及一第二馈入点;/n一射频模块,设置于该电路板上,且耦接至该第一馈入点及该第二馈入点;以及/n一天线,用以收发一射频信号,该天线包含:/n一第一金属导体,耦接至该第一馈入点并至少朝一横向延伸;以及/n一第二金属导体,耦接至该第二馈入点并至少朝一纵向延伸;/n其中,该第一金属导体及该第二金属导体分别由该边框的二部分所形成,且该边框具有至少一断口,且各该至少一断口形成于该边框的一上部、一下部、一左部、及一右部的其中之一。/n

【技术特征摘要】
20161130 US 62/428,1831.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壳体,具有一边框;
一电路板,具有若干个接地端、一第一馈入点及一第二馈入点;
一射频模块,设置于该电路板上,且耦接至该第一馈入点及该第二馈入点;以及
一天线,用以收发一射频信号,该天线包含:
一第一金属导体,耦接至该第一馈入点并至少朝一横向延伸;以及
一第二金属导体,耦接至该第二馈入点并至少朝一纵向延伸;
其中,该第一金属导体及该第二金属导体分别由该边框的二部分所形成,且该边框具有至少一断口,且各该至少一断口形成于该边框的一上部、一下部、一左部、及一右部的其中之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含:
一延伸金属件耦接该第一金属导体及该第二金属导体,以延伸该天线的多个共振路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金属导体及该第二金属导体以一平面金属层方式形成于一载板的一表面,以及该延伸金属件形成于该载板的另一相对表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壳体更具有一背盖,以界定一容置空间;且
该电路板设置于该容置空间中,与该壳体界定出一净空区,以及该天线设置于该净空区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第一金属导体,至少朝该边框的该横向延伸,其具有一第一自由端及一第二自由端,并自该第一自由端与该第二自由端间的一第一延伸点延伸耦接至该第一馈入点,以及自该第一延伸点与该第一自由端间的一第二延伸点经由一被动组件耦接至第一接地端;以及
该第二金属导体,至少朝该边框的该纵向延伸,其具有邻近该第一金属导体的该第二自由端的一第一端点及远离该第一金属导体的该第二自由端的一第二端点,该第二金属导体分别自该第一端点延伸耦接至第二接地端及自该第二端点耦接至第三接地端,以及自该第一端点与该第二端点间耦合至该第二馈入点。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延伸金属件耦接于该第一金属导体的该第二自由端及该第二金属导体的该第一端点之间,以及该多个共振路径包含一低频共振路径、一第一中频共振路径、一第二中频共振路径及一高频共振路径;
其中,该低频共振路径自该第一馈入点至该第一金属导体的该第一自由端,该第一中频共振路径自该第一馈入点经由该延伸金属件至该第二金属导体的该第一端点延伸耦接的该第二接地端,该第二中频共振路径自该第一馈入点至该第一金属导体的该第一自由端,以及该高频共振路径自该第二馈入点至该第二金属导体的该第二端点、至第一端点延伸耦接的该第二接地端及经由该延伸金属件至该第一金属导体的该第二延伸点延伸耦接的该第一接地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低频共振路径相当于一低频工作频率的四分之一波长,该第一中频共振路径相当于一第一中频工作频率的二分之一波长,该第二中频共振路径相当于一第二中频工作频率的四分之三波长,以及该高频共振路径相当于一高频工作频率的二分之一波长。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含:
一开关,用以选择性地将该延伸金属件经由另一被动组件耦接至第四接地端,以调整一第一中频工作频率及一高频工作频率。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延伸点与该第二延伸点于第一金属导体上重叠。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含:
一单刀四掷(single-pole-four-throw;SP4T)开关,用以选择性地将该第一金属导体的该第一延伸点与该第一自由端间的一调整点经由另一被动组件耦接至第五接地端,以调整一低频工作频率及一第二中频工作频率。


11.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金属导体的该第一自由端及该第二自由端分别构成该边框的二断口。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金属导体朝该边框的横向及纵向延伸,且该二断口形成于该边框的该上部及该下部其中之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调兴邱建评吴晓薇龚逸祥曾紳輔方俐媛
申请(专利权)人: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