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内绕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1415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内绕机,包括主工作台,驱动基座以及用于放置定子的绕线座,驱动基座的底部设有第一底板,第一底板上设有用于使驱动基座在第一底板的轨道上作水平左右方向运动的第一驱动电机,第一底板上设有与第一驱动电机对应的第一凹槽,第一底板的底部设有第二底板,第二底板上设有用于使第一底板在第二底板的轨道上作水平前后方向运动的第二驱动电机,第二底板上设有与第二驱动电机对应的第二凹槽,通过设置第一、二凹槽,第一、二驱动电机的重心下移,无需在第一、二底板的轨道下方设置垫块就可以使第一、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可以分别避让驱动基座的底部和第一底板,使设备结构更加紧凑,降低设备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内绕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绕线设备的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内绕机。
技术介绍
内绕机是一种把线材缠绕到特定的工件(一般指电机定子)上的设备,现有的内绕机存在设备成本高,维护难度大,通用性差,绕线运行速度慢,振动噪音大等缺陷,整体绕线效果仍需有待提高。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新型内绕机,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内绕机,包括主工作台,驱动基座以及用于放置定子的绕线座,驱动基座的底部设有第一底板,第一底板上设有用于使驱动基座在第一底板的轨道上作水平左右方向运动的第一驱动电机,第一底板上设有与第一驱动电机对应的第一凹槽,第一底板的底部设有第二底板,第二底板上设有用于使第一底板在第二底板的轨道上作水平前后方向运动的第二驱动电机,第二底板上设有与第二驱动电机对应的第二凹槽;驱动基座上连接有连接有若干个绕线装置的驱动支架,驱动基座的上端设有同步轮,驱动基座的下端设有第三驱动电机,第三驱动电机与同步轮通过同步带传动连接,驱动支架与同步带固定连接,同步轮包括主轴,以及与同步带传动连接的齿轮环,驱动基座上连接有安装板体,主轴与安装板体可拆卸连接,齿轮环与主轴之间设有轴承装置,使齿轮环绕主轴的中心自转;绕线座上设有定位销以及拉线钉,定位销纵向贯穿拉线钉后其一端插入定子的销孔,拉线钉的横向外侧设有用于顶紧定位销的锁紧钉;主工作台上对应绕线座外侧的位置上设有切线装置,切线装置包括刀支架,刀支架上固定连接有基板,基板与刀支架之间设有活动板,活动板的前端设有呈折弯形状的夹线部,夹线部与基板之间形成供线材通过的夹线间隙,活动板的后端连接有驱动装置,活动板通过驱动装置作水平方向的往返运动,使夹线间隙内的线材被夹紧或者松开,基板上固定连接有切线刀,切线刀的刃口向夹线间隙的方向伸出。所述绕线座上设有杠杆臂,杠杆臂上设有与绕线座连接的自转轴,杠杆臂对应自转轴的内侧连接有聚能弹簧,杠杆臂对应自转轴的外侧连接有压紧板的一端,压紧板的另一端呈折弯状并压紧定子。所述齿轮环的前后两端设有压盖,压盖包括用于压紧轴承装置的压紧部,以及环绕齿轮环外侧边缘的挡边部,同步带设置于两个挡边部之间。所述轴承装置包括设置于齿轮环内侧前后两端、由两个深沟球轴承组成的轴承组,轴承组之间设有隔圈,主轴上对应前端的轴承组外侧位置上设有定位凸筋,主轴上对应后端的轴承组外侧位置上设有轴承压块以及调节螺孔,螺钉装置穿过调节螺孔后推紧轴承压块,隔圈与两个轴承组在定位凸筋与轴承压块之间紧密连接。所述驱动基座上可拆卸连接有压轴块,主轴固定连接在驱动基座与压轴块之间形成的腔体内。所述安装板体与驱动基座通过螺钉装置可拆卸连接。所述安装板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定位凹槽,驱动基座上设有与定位凹槽对应的定位垫块,安装板体沿定位垫块的长度方向作上下方向往返运动。所述定位垫块上还设有直线导轨,驱动支架上设有与直线导轨对应的导轨滑块。所述驱动支架与同步带之间通过固定块固定连接,固定块上还固定连接有辅助滑块,驱动基座上设有与辅助滑块对应的辅助轨道。所述绕线装置包括绕线器以及气缸,气缸横向设置于驱动支架的缸槽内,绕线器与气缸之间通过杠杆板体传动连接,使绕线器在驱动支架上摆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第一、二凹槽,第一、二驱动电机的重心下移,无需在第一、二底板的轨道下方设置垫块就可以使第一、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可以分别避让驱动基座的底部和第一底板,使设备结构更加紧凑,降低设备成本;通过主轴与安装板体之间的分离即可对同步带进行更换,由于轴承装置设置在齿轮环与主轴之间,更换同步带的过程中无需对轴承装置进行拆装,因此更换同步带的过程无需对同步轮的精度重新调节,提高更换同步带的效率,降低了更换同步带的人工成本;定位销可以使定子在绕线座上上线快速定位,拉线钉配合锁紧钉方便工人对定位销进行高度调节,提高调节定位销的效率和精度;当驱动装置驱动活动板后移时,夹线间隙被收窄,线材受力后与切线刀的刃口发生作用,完成切线动作,同时,线材将被基板和夹线部同时夹紧,避免出现线材被切断后出现的松垮现象,使绕线造型得到保持,提高绕线质量。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一。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二。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绕线座的剖视图一。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绕线座的剖视图二。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切线装置的立体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切线装置的剖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A处的放大视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B处的放大视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C处的放大视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D处的放大视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E处的放大视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F处的放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图13,本新型内绕机,包括主工作台1,驱动基座2以及用于放置定子3的绕线座4,驱动基座2的底部设有第一底板21,第一底板21上设有用于使驱动基座2在第一底板21的轨道上作水平左右方向运动的第一驱动电机51,第一底板21上设有与第一驱动电机51对应的第一凹槽211,第一底板21的底部设有第二底板22,第二底板22上设有用于使第一底板21在第二底板22的轨道上作水平前后方向运动的第二驱动电机52,第二底板22上设有与第二驱动电机52对应的第二凹槽221,由于导轨,第一、二驱动电机以及其输出轴均为标准件,一般需要在导轨的底部增加垫块,否则第一、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将无法正常装配,通过设置第一、二凹槽,第一、二驱动电机的重心下移,无需在第一、二底板的轨道下方设置垫块就可以使第一、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可以分别避让驱动基座2的底部和第一底板21,使设备结构更加紧凑,降低设备成本;驱动基座2上连接有连接有若干个绕线装置的驱动支架7,驱动基座2的上端设有同步轮,驱动基座2的下端设有第三驱动电机53,第三驱动电机53与同步轮通过同步带24传动连接,驱动支架7与同步带24固定连接,同步轮包括主轴231,以及与同步带24传动连接的齿轮环232,驱动基座2上连接有安装板体25,主轴231与安装板体25可拆卸连接,齿轮环232与主轴231之间设有轴承装置,使齿轮环232绕主轴231的中心自转,通过主轴231与安装板体25之间的分离即可对同步带24进行更换,由于轴承装置设置在齿轮环232与主轴231之间,更换同步带24的过程中无需对轴承装置进行拆装,因此更换同步带24的过程无需对同步轮的精度重新调节,提高更换同步带24的效率,降低了更换同步带24的人工成本;绕线座4上设有定位销41以及拉线钉42,定位销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内绕机,包括主工作台(1),驱动基座(2)以及用于放置定子(3)的绕线座(4),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基座(2)的底部设有第一底板(21),所述第一底板(21)上设有用于使驱动基座(2)在第一底板(21)的轨道上作水平左右方向运动的第一驱动电机(51),第一底板(21)上设有与第一驱动电机(51)对应的第一凹槽(211),所述第一底板(21)的底部设有第二底板(22),所述第二底板(22)上设有用于使第一底板(21)在第二底板(22)的轨道上作水平前后方向运动的第二驱动电机(52),第二底板(22)上设有与第二驱动电机(52)对应的第二凹槽(221);/n所述驱动基座(2)上连接有连接有若干个绕线装置的驱动支架(7),驱动基座(2)的上端设有同步轮,驱动基座(2)的下端设有第三驱动电机(53),所述第三驱动电机(53)与同步轮通过同步带(24)传动连接,所述驱动支架(7)与同步带(24)固定连接,所述同步轮包括主轴(231),以及与同步带(24)传动连接的齿轮环(232),所述驱动基座(2)上连接有安装板体(25),所述主轴(231)与安装板体(25)可拆卸连接,所述齿轮环(232)与主轴(231)之间设有轴承装置,使齿轮环(232)绕主轴(231)的中心自转;/n所述绕线座(4)上设有定位销(41)以及拉线钉(42),所述定位销(41)纵向贯穿拉线钉(42)后其一端插入定子(3)的销孔(31),所述拉线钉(42)的横向外侧设有用于顶紧定位销(41)的锁紧钉(43);/n所述主工作台(1)上对应绕线座(4)外侧的位置上设有切线装置,所述切线装置包括刀支架(81),所述刀支架(81)上固定连接有基板(82),所述基板(82)与刀支架(81)之间设有活动板(83),所述活动板(83)的前端设有呈折弯形状的夹线部(831),所述夹线部(831)与基板(82)之间形成供线材通过的夹线间隙(832),活动板(83)的后端连接有驱动装置(84),活动板(83)通过驱动装置(84)作水平方向的往返运动,使夹线间隙(832)内的线材被夹紧或者松开,基板(82)上固定连接有切线刀(85),所述切线刀(85)的刃口(851)向夹线间隙(832)的方向伸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内绕机,包括主工作台(1),驱动基座(2)以及用于放置定子(3)的绕线座(4),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基座(2)的底部设有第一底板(21),所述第一底板(21)上设有用于使驱动基座(2)在第一底板(21)的轨道上作水平左右方向运动的第一驱动电机(51),第一底板(21)上设有与第一驱动电机(51)对应的第一凹槽(211),所述第一底板(21)的底部设有第二底板(22),所述第二底板(22)上设有用于使第一底板(21)在第二底板(22)的轨道上作水平前后方向运动的第二驱动电机(52),第二底板(22)上设有与第二驱动电机(52)对应的第二凹槽(221);
所述驱动基座(2)上连接有连接有若干个绕线装置的驱动支架(7),驱动基座(2)的上端设有同步轮,驱动基座(2)的下端设有第三驱动电机(53),所述第三驱动电机(53)与同步轮通过同步带(24)传动连接,所述驱动支架(7)与同步带(24)固定连接,所述同步轮包括主轴(231),以及与同步带(24)传动连接的齿轮环(232),所述驱动基座(2)上连接有安装板体(25),所述主轴(231)与安装板体(25)可拆卸连接,所述齿轮环(232)与主轴(231)之间设有轴承装置,使齿轮环(232)绕主轴(231)的中心自转;
所述绕线座(4)上设有定位销(41)以及拉线钉(42),所述定位销(41)纵向贯穿拉线钉(42)后其一端插入定子(3)的销孔(31),所述拉线钉(42)的横向外侧设有用于顶紧定位销(41)的锁紧钉(43);
所述主工作台(1)上对应绕线座(4)外侧的位置上设有切线装置,所述切线装置包括刀支架(81),所述刀支架(81)上固定连接有基板(82),所述基板(82)与刀支架(81)之间设有活动板(83),所述活动板(83)的前端设有呈折弯形状的夹线部(831),所述夹线部(831)与基板(82)之间形成供线材通过的夹线间隙(832),活动板(83)的后端连接有驱动装置(84),活动板(83)通过驱动装置(84)作水平方向的往返运动,使夹线间隙(832)内的线材被夹紧或者松开,基板(82)上固定连接有切线刀(85),所述切线刀(85)的刃口(851)向夹线间隙(832)的方向伸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内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座(4)上设有杠杆臂(44),所述杠杆臂(44)上设有与绕线座(4)连接的自转轴(441),所述杠杆臂(44)对应自转轴(441)的内侧连接有聚能弹簧(45),杠杆臂(44)对应自转轴(441)的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德税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顺德威技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