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压力开关的弹跳自锁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12096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压力开关的弹跳自锁机构,包括弹跳机构以及从内至外依次滑动套装的中筒、往复组件以及半封闭结构的壳体,所述往复组件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自锁柱,所述壳体的上下两侧分别对应转动设置有卡锁,所述中筒的上下两侧且位于卡锁的外侧的位置分别设置有操纵杆、导向柱,所述操纵杆、导向柱分别穿过往复组件、壳体,并沿着竖直方向与往复组件、壳体活动连接,以与卡锁抵接;所述卡锁通过回力弹簧片与壳体连接;所述自锁柱沿竖直方向与壳体滑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动作迅速和位移突变特性,可以提高压力开关接通断开的速度,避免因压力开关触点间隙过小和在振动环境中出现压力开关反复接通和断开导致触点烧蚀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压力开关的弹跳自锁机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弹跳自锁装置的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压力开关的弹跳自锁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在航空、航天及相关领域应用广泛的压力开关,其主要为膜盒式和波纹膜片式结构。现有结构的压力开关可以制成较小的体积,但触点的闭合断开比较缓慢,容易产生火花和电弧,造成压力开关触点烧蚀。在振动环境中表现更为明显,严重影响压力开关的可靠性和寿命。而且当压力值在额定启动压力值附近变化时,触点会出现反复闭合断开的现象,压力信号器会发出误报警信号。如压力开关后端接有感性负载,那么在触点断开的瞬间还会有感应电动势存在,加速接触点的烧蚀。随着压力开关应用环境的越来越复杂,导致了目前原理的压力开关存在诸多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压力开关的弹跳自锁机构,本专利技术可以实现开关动作迅速、状态自锁,可靠性高。本专利技术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压力开关的弹跳自锁机构,包括弹跳机构以及从内至外依次滑动套装的中筒、往复组件以及半封闭结构的壳体,所述往复组件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自锁柱,所述壳体的上下两侧分别对应转动设置有卡锁,所述中筒的上下两侧且位于卡锁的外侧的位置分别设置有操纵杆、导向柱,所述操纵杆、导向柱分别穿过往复组件、壳体,并沿着竖直方向与往复组件、壳体活动连接,以与卡锁抵接;所述卡锁通过回力弹簧片与壳体连接;所述自锁柱沿竖直方向与壳体滑动连接。为了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对应上下两侧的自锁柱设置有贯通的锁槽,且锁槽的两侧分别对应操纵杆设置有腰型槽。为了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所述往复组件的上下两侧对应操纵杆分别设置有腰型槽、半封闭结构的U型槽。为了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上设置有铆钉,所述卡锁以铆钉为轴转动设置在壳体上。为了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所述弹跳机构包括滑槽、滑块、弹簧,所述中筒、往复组件的两侧分别对应设置有滑槽,所述中筒的内部设置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滑块,相邻滑块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滑块的两端分别与中筒、往复组件两侧的滑槽滑动连接。为了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所述弹跳机构还包括销钉,所述销钉横向插装入滑块内,且销钉的两端分别与中筒、往复组件两侧的滑槽滑动连接。为了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所述往复组件的一端与压力开关的触点机构连接,所述中筒用于传递压力开关的位移信号,带动操纵杆往复运动,进而触发两个卡锁的自锁、开锁的状态切换。本专利技术在使用过程中,所述往复组件通过壳体的开口位置卡入壳体。所述卡锁转动设置在壳体上,且通过回力弹簧为卡锁提供恢复力。所述卡锁锁住的往复组件与压力开关的触点机构连接,中筒传递压力开关的位移信号,该位移带动操纵杆和中筒上柱状结构往复运动,触发两个卡锁的自锁和开锁状态切换。当中筒接收压力开关的位移运动时,一侧的销钉固定滑块的位置,且另一侧的滑块会压缩弹簧,当一个卡锁松开往复组件时,弹簧弹力驱使往复组件快速弹跳切换压力开关的触点状态,同时另一个卡锁将往复组件固定在移动后的位置,实现压力开关触点状态的快速切换和自锁。所述操纵杆与中筒通过先铆接后激光点焊的方式装配和固定,保证操纵杆位置稳定可靠。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具有动作迅速和位移突变特性,可以提高压力开关接通断开的速度,避免因压力开关触点间隙过小和在振动环境中出现压力开关反复接通和断开导致触点烧蚀的问题。(2)本专利技术采取了自锁结构设计,外界振动及压力波动不会改变压力开关的触点状态,只有达到该机构解锁的位置,机构中的往复组件才会改变压力开关的输出状态,避免了传统压力开关因外界环境干扰导致的误动作。(3)本专利技术设计为全金属机构,在每个自锁状态下,该结构中无活动部件,利用该机构设计压力信号器具有结构稳定,快速自锁的功能,可靠性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主视图;图3为弹跳自锁机构的内部结构的剖视图;图4为中筒与往复组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剖视图。其中:1、壳体,2、铆钉,3、卡锁,4、回力弹簧片,5、往复组件,6、中筒,7、滑块,8、弹簧,9、销钉,10、操纵杆,11-滑槽。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用于压力开关的弹跳自锁机构,如图1-图3所示,包括弹跳机构以及从内至外依次滑动套装的中筒6、往复组件5以及半封闭结构的壳体1,所述往复组件5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自锁柱,所述壳体1的上下两侧分别对应转动设置有卡锁3,所述中筒6的上下两侧且位于卡锁3的外侧的位置分别设置有操纵杆10、导向柱,所述操纵杆10、导向柱分别穿过往复组件5、壳体1,并沿着竖直方向与往复组件5、壳体1活动连接,以与卡锁3抵接;所述卡锁3通过回力弹簧片4与壳体1连接;所述自锁柱沿竖直方向与壳体1滑动连接。本专利技术在使用过程中,所述卡锁3转动设置在壳体1上,且通过回力弹簧8为卡锁3提供恢复力。所述卡锁3锁住的往复组件5与压力开关的触点机构连接,中筒6传递压力开关的位移信号,该位移带动操纵杆10和中筒6上柱状结构往复运动,触发两个卡锁3的自锁和开锁状态切换。压力开关的位移会带动中筒6运动,驱动操纵杆10,使得一个卡锁3松开往复组件5的初始位置,另一个卡锁3则将往复组件5固定在移动后的位置。往复组件5的运动还会在快动中切换压力开关触点位置。去除压力会使往复组件5恢复初始状态,并在快动中将触点退回初始位置。卡锁3此时被重置到初始位置。实施例2: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如图1、图2所示,所述壳体1对应上下两侧的自锁柱设置有贯通的锁槽,且锁槽的两侧分别对应操纵杆10设置有腰型槽。所述往复组件5的上下两侧对应操纵杆10分别设置有腰型槽、半封闭结构的U型槽。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铆钉2,所述卡锁3以铆钉2为轴转动设置在壳体1上。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故不再赘述。实施例3: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或2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如图3-5所示,所述弹跳机构包括滑槽11、滑块7、弹簧8、铆钉2,所述中筒6、往复组件5的两侧分别对应设置有滑槽11,所述中筒6的内部设置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滑块7,相邻滑块7之间设置有弹簧8,所述销钉9横向插装入滑块7内,且销钉9的两端分别与中筒6、往复组件5两侧的滑槽11滑动连接。如图5所示,当中筒6接收压力开关的位移运动时,一侧的销钉9固定滑块7的位置,且另一侧的滑块7会压缩弹簧8,当一个卡锁3松开往复组件5时,弹簧8弹力驱使往复组件5快速弹跳切换压力开关的触点状态,同时另一个卡锁3将往复组件5固定在移动后的位置,实现压力开关触点状态的快速切换和自锁。本专利技术在使用过程中,中筒6穿入往复组件5的内腔后,再将操纵杆10、滑块7、弹簧8和销钉9进行装配。所述中筒6、往复组件5上加工有尺寸相同的滑槽11,当中筒6移动时,一侧的滑块7和销钉9会压缩弹簧8,此时,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压力开关的弹跳自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弹跳机构以及从内至外依次滑动套装的中筒(6)、往复组件(5)以及半封闭结构的壳体(1),所述往复组件(5)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自锁柱,所述壳体(1)的上下两侧分别对应转动设置有卡锁(3),所述中筒(6)的上下两侧且位于卡锁(3)的外侧的位置分别设置有操纵杆(10)、导向柱,所述操纵杆(10)、导向柱分别穿过往复组件(5)、壳体(1),并沿着竖直方向与往复组件(5)、壳体(1)活动连接,以与卡锁(3)抵接;所述卡锁(3)通过回力弹簧片(4)与壳体(1)连接;所述自锁柱沿竖直方向与壳体(1)滑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压力开关的弹跳自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弹跳机构以及从内至外依次滑动套装的中筒(6)、往复组件(5)以及半封闭结构的壳体(1),所述往复组件(5)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自锁柱,所述壳体(1)的上下两侧分别对应转动设置有卡锁(3),所述中筒(6)的上下两侧且位于卡锁(3)的外侧的位置分别设置有操纵杆(10)、导向柱,所述操纵杆(10)、导向柱分别穿过往复组件(5)、壳体(1),并沿着竖直方向与往复组件(5)、壳体(1)活动连接,以与卡锁(3)抵接;所述卡锁(3)通过回力弹簧片(4)与壳体(1)连接;所述自锁柱沿竖直方向与壳体(1)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压力开关的弹跳自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对应上下两侧的自锁柱设置有贯通的锁槽,且锁槽的两侧分别对应操纵杆(10)设置有腰型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压力开关的弹跳自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组件(5)的上下两侧对应操纵杆(10)分别设置有腰型槽、半封闭结构的U型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压力开关的弹跳自锁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旗韦元成熊艳梅邹捷何平陈泽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凯天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