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波电感及车载充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11942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30
本申请提供一种滤波电感及车载充电机,滤波电感包括具有窗口的外磁芯、内磁芯和绕组,内磁芯包括至少部分位于窗口中的第一内磁芯和第二内磁芯,绕组包括间隔绕设于外磁芯的第一绕组、第二绕组、第三绕组和第四绕组,第一内磁芯和第二内磁芯堆叠设置,第一内磁芯的第一端位于第一绕组和第二绕组之间,第一内磁芯的第二端位于第三绕组和第四绕组之间,第二内磁芯的第一端位于第二绕组和第三绕组之间,第二内磁芯的第二端位于第四绕组和第一绕组之间。本申请的滤波电感可有效减小电流不平衡导致的偏磁问题,提升滤波电感的EMI信号抑制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滤波电感及车载充电机
本申请涉及电力电子
,尤其涉及一种滤波电感及车载充电机。
技术介绍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新能源电动汽车技术的发展,车载充电机正向着更大功率、更短充电耗时的方向不断发展。常见的车载充电机通常包括EMI(ElectromagneticInterference,“电磁干扰”,余同不赘述)滤波电路,EMI滤波电路中的差、共模滤波电感可以采用差、共模集成的磁芯结构,以同时提供差、共模阻抗,减小滤波电感的体积和重量。然而,在大功率三相供电的车载充电机中,当三相绕组的电流出现不平衡时,现有的滤波电感就会在电流较大的差模磁支路上存在较大甚至严重的偏磁,使得该差模磁支路上因磁通量较大而容易饱和,严重影响差模电感量及差模阻抗,造成差、共模集成式EMI滤波电感对EMI信号的抑制能力明显下降甚至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一种滤波电感及车载充电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滤波电感因流入各个绕组的电流不平衡时滤波电感抑制EMI信号的能力下降甚至失效的问题。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滤波电感,包括:外磁芯、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滤波电感,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磁芯、内磁芯和绕组,所述内磁芯包括第一内磁芯和第二内磁芯,所述绕组包括第一绕组、第二绕组、第三绕组和第四绕组;/n所述外磁芯具有一窗口,所述第一内磁芯的至少部分和所述第二内磁芯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窗口中,所述第一绕组、所述第二绕组、所述第三绕组和所述第四绕组间隔绕设于所述外磁芯;/n其中,所述第一内磁芯和所述第二内磁芯堆叠设置,所述第一内磁芯的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一绕组和所述第二绕组之间,所述第一内磁芯的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三绕组和所述第四绕组之间,所述第二内磁芯的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二绕组和所述第三绕组之间,所述第二内磁芯的第二端位于所述第四绕组和所述第一绕组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滤波电感,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磁芯、内磁芯和绕组,所述内磁芯包括第一内磁芯和第二内磁芯,所述绕组包括第一绕组、第二绕组、第三绕组和第四绕组;
所述外磁芯具有一窗口,所述第一内磁芯的至少部分和所述第二内磁芯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窗口中,所述第一绕组、所述第二绕组、所述第三绕组和所述第四绕组间隔绕设于所述外磁芯;
其中,所述第一内磁芯和所述第二内磁芯堆叠设置,所述第一内磁芯的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一绕组和所述第二绕组之间,所述第一内磁芯的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三绕组和所述第四绕组之间,所述第二内磁芯的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二绕组和所述第三绕组之间,所述第二内磁芯的第二端位于所述第四绕组和所述第一绕组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波电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电感用作三相四线制EMI滤波电感,所述第一绕组、所述第二绕组和所述第三绕组用于一一对应的接入三相电源的三根火线,所述第四绕组用于接入所述三相电源的零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波电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磁芯为所述绕组中的共模干扰信号产生的共模磁通提供磁通路,所述第一内磁芯和所述第二内磁芯为所述绕组中的差模干扰信号产生的差模磁通提供磁通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波电感,其特征在于,流经所述第一绕组的第一电流、流经所述第二绕组的第二电流、流经所述第三绕组的第三电流和流经所述第四绕组的第四电流之和小于500mA。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波电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磁芯为环形,所述第一内磁芯和所述第二内磁芯均为条状,所述第一内磁芯和所述第二内磁芯彼此独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波电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绕组、所述第二绕组、所述第三绕组和所述第四绕组的匝数相同,所述第一绕组、所述第二绕组、所述第三绕组和所述第四绕组依次相邻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波电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海军刘诗威
申请(专利权)人:台达电子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