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笔记本外壳加工用快速打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1134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笔记本外壳加工用快速打孔装置,包括侧板、支撑脚、安装板、输送机构和打孔机构,侧板设置有两个,两个侧板规格一致且相互之间并列设置,两个侧板下端均固定安装有支撑脚,两个侧板远离各自对应的支撑脚一端相向一侧均垂直固定安装有两个相并列的安装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笔记本外壳加工用快速打孔装置,本笔记本外壳加工用快速打孔装置在输送皮带上安装有若干规格一致且等距设置的硅胶软框,通过硅胶软框对笔记本外壳进行限位,并且在皮带上开设对应孔方便铣刀打孔作业时贯穿笔记本外壳伸入,同时在皮带的内环中安装有辅助支撑结构,通过转动辊的辅助滚动且承受来自于铣刀的冲击,提高铣刀冲孔过程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笔记本外壳加工用快速打孔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快速打孔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笔记本外壳加工用快速打孔装置,属于笔记本外壳加工

技术介绍
在笔记本外壳加工的
中,打孔是一项基本加工程序,目前市场上的笔记本外壳加工用打孔装置均能实现快速打孔,但是在实际的打孔作业中,存在打孔不稳定且误差大的问题,这是由于笔记本外壳的定位不稳定导致的,对此需要设计一种笔记本外壳加工用快速打孔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笔记本外壳加工用快速打孔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笔记本外壳加工用快速打孔装置,包括侧板、支撑脚、安装板、输送机构和打孔机构,所述侧板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侧板规格一致且相互之间并列设置,两个所述侧板下端均固定安装有支撑脚,两个所述侧板远离各自对应的支撑脚一端相向一侧均垂直固定安装有两个相并列的安装板,两个所述安装板之间固定安装有输送机构,两个所述安装板上顶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打孔机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输送机构包括第一伺服电机和轴承,所述第一伺服电机和其中一个轴承固定安装在第一个安装板远离第二个安装板一侧,另外两个所述轴承固定安装在第二个安装板远离第一个安装板一侧,所述第一伺服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轴,所述主动轴远离第一伺服电机一端与对应的轴承转动安装,另外两个相对的轴承之间通过从动轴转动安装,所述从动轴和主动轴的外轴壁均固定套装有套筒,两个所述套筒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r>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皮带的内环中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下端面均固定安装有若干两两相并列分布安装块,两两相并列安装块之间均转动安装有转动辊,若干所述转动辊均与皮带转动安装,所述皮带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若干规格一致且等距设置的硅胶软框,若干所述硅胶软框所围住的皮带区域上下端面贯穿开设有对应孔。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打孔机构包括打孔箱,所述打孔箱两相对侧壁均开设有散热孔,所述打孔箱一侧的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打孔箱为内部中空且下底呈开口设置,所述打孔箱内腔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一啮合齿轮,所述第一啮合齿轮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啮合齿轮,所述第一啮合齿轮和第二啮合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二啮合齿轮通过定位轴与打孔箱内腔壁转动安装。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打孔箱内部设置有升降框,所述升降框的一内框壁与第二啮合齿轮啮合连接,所述打孔箱一内腔壁固定安装有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所述升降框与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滑动安装,所述升降框的下端框底垂直固定安装有四个呈矩形阵列分布的铣刀。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四个所述铣刀与笔记本外壳的打孔位置以及若干硅胶软框内的对应孔相适配且位置相对应设置。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一种笔记本外壳加工用快速打孔装置,具有打孔稳定的特点,在具体的使用中,与传统的笔记本外壳加工用快速打孔装置相比较而言,本笔记本外壳加工用快速打孔装置在输送皮带上安装有若干规格一致且等距设置的硅胶软框,通过硅胶软框对笔记本外壳进行限位,并且在皮带上开设对应孔方便铣刀打孔作业时贯穿笔记本外壳伸入,避免皮带遭到破坏,同时在皮带的内环中安装有辅助支撑结构,通过转动辊的辅助滚动且承受来自于铣刀的冲击,提高铣刀冲孔过程的稳定性。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皮带内部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打孔箱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结构示意图。图中:1、侧板;2、支撑脚;3、安装板;4、输送机构;5、打孔机构;41、第一伺服电机;42、轴承;43、主动轴;44、从动轴;45、套筒;46、皮带;47、固定板;48、安装块;49、转动辊;410、硅胶软框;411、对应孔;51、打孔箱;52、散热孔;53、第二伺服电机;54、第一啮合齿轮;55、第二啮合齿轮;56、定位轴;57、升降框;58、第一限位件;59、第二限位件;510、铣刀。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4所示,本技术一种笔记本外壳加工用快速打孔装置,包括侧板1、支撑脚2、安装板3、输送机构4和打孔机构5,侧板1设置有两个,两个侧板1规格一致且相互之间并列设置,两个侧板1下端均固定安装有支撑脚2,两个侧板1远离各自对应的支撑脚2一端相向一侧均垂直固定安装有两个相并列的安装板3,两个安装板3之间固定安装有输送机构4,两个安装板3上顶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打孔机构5,通过输送机构4和打孔机构5的配合提高了打孔装置的打孔效率。其中,输送机构4包括第一伺服电机41和轴承42,第一伺服电机41和其中一个轴承42固定安装在第一个安装板3远离第二个安装板3一侧,另外两个轴承42固定安装在第二个安装板3远离第一个安装板3一侧,第一伺服电机41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轴43,主动轴43远离第一伺服电机41一端与对应的轴承42转动安装,另外两个相对的轴承42之间通过从动轴44转动安装,从动轴44和主动轴43的外轴壁均固定套装有套筒45,两个套筒45之间通过皮带46传动连接,皮带6起到传动连接效果的同时担任了笔记本外壳的运输任务。其中,皮带46的内环中设置有固定板47,固定板47两相对侧边分别与两个安装板3垂直固定安装,固定板47上下端面均固定安装有若干两两相并列分布安装块48,两两相并列安装块48之间均转动安装有转动辊49,若干转动辊49均与皮带46转动安装,皮带46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若干规格一致且等距设置的硅胶软框410,若干硅胶软框410所围住的皮带46区域上下端面贯穿开设有对应孔411,对应孔411是为了避免铣刀510由于部分的机械应力导致铣刀510下降幅度过大损坏皮带46。其中,打孔机构5包括打孔箱51,打孔箱51两相对侧壁均开设有散热孔52,打孔箱51一侧的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53,打孔箱51为内部中空且下底呈开口设置,打孔箱51内腔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一啮合齿轮54,第一啮合齿轮54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啮合齿轮55,第一啮合齿轮54和第二啮合齿轮55啮合连接,第二啮合齿轮55通过定位轴56与打孔箱51内腔壁转动安装,通过啮合连接实现了第二伺服电机53和升降框57的反向运转。其中,打孔箱51内部设置有升降框57,升降框57的一内框壁与第二啮合齿轮55啮合连接,打孔箱51一内腔壁固定安装有第一限位件58和第二限位件59,升降框57与第一限位件58和第二限位件59滑动安装,升降框57的下端框底垂直固定安装有四个呈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笔记本外壳加工用快速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侧板(1)、支撑脚(2)、安装板(3)、输送机构(4)和打孔机构(5),所述侧板(1)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侧板(1)规格一致且相互之间并列设置,两个所述侧板(1)下端均固定安装有支撑脚(2),两个所述侧板(1)远离各自对应的支撑脚(2)一端相向一侧均垂直固定安装有两个相并列的安装板(3),两个所述安装板(3)之间固定安装有输送机构(4),两个所述安装板(3)上顶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打孔机构(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笔记本外壳加工用快速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侧板(1)、支撑脚(2)、安装板(3)、输送机构(4)和打孔机构(5),所述侧板(1)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侧板(1)规格一致且相互之间并列设置,两个所述侧板(1)下端均固定安装有支撑脚(2),两个所述侧板(1)远离各自对应的支撑脚(2)一端相向一侧均垂直固定安装有两个相并列的安装板(3),两个所述安装板(3)之间固定安装有输送机构(4),两个所述安装板(3)上顶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打孔机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笔记本外壳加工用快速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4)包括第一伺服电机(41)和轴承(42),所述第一伺服电机(41)和其中一个轴承(42)固定安装在第一个安装板(3)远离第二个安装板(3)一侧,另外两个所述轴承(42)固定安装在第二个安装板(3)远离第一个安装板(3)一侧,所述第一伺服电机(41)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轴(43),所述主动轴(43)远离第一伺服电机(41)一端与对应的轴承(42)转动安装,另外两个相对的轴承(42)之间通过从动轴(44)转动安装,所述从动轴(44)和主动轴(43)的外轴壁均固定套装有套筒(45),两个所述套筒(45)之间通过皮带(46)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笔记本外壳加工用快速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46)的内环中设置有固定板(47),所述固定板(47)两相对侧边分别与两个安装板(3)垂直固定安装,所述固定板(47)上下端面均固定安装有若干两两相并列分布安装块(48),两两相并列安装块(48)之间均转动安装有转动辊(49),若干所述转动辊(49)均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新洲陈常兵刘红梅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富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