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打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20755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具打孔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模具打孔装置,其通过将板材放在第一加工座上经过第一钻头对板材进行打孔,之后通过第二钻头卡具和第三钻头卡具更换不同的第二钻头和第三钻头对特殊孔的板材进行加工穿孔,提高打孔效率;还包括第一底座、第二底座、第三底座、第一加工座、第二加工座、第三加工座、第一钻头卡具、第二钻头卡具和第三钻头卡具,第一底座、第二底座和第三底座的顶端与第一加工座、第二加工座和第三加工座的底端连接,第一钻头卡具、第二钻头卡具和第三钻头卡具位于第一加工座、第二加工座和第三加工座的上方,第一钻头卡具、第二钻头卡具和第三钻头卡具设置有第一钻头、第二钻头和第三钻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具打孔装置
本技术涉及模具打孔设备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模具打孔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很多工厂对于板材打孔,靠工人拿个电钻进行单一化人工操作,这样不仅工作效率低,而且浪费人力,且对于打孔的质量精度也不能很好的保证,特别是打一些特殊孔,单台打孔机需要更换不同的钻头进行加工,那就更浪费时间和体力。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通过将板材放在第一加工座上经过第一钻头对板材进行打孔,之后通过第二钻头卡具和第三钻头卡具更换不同的第二钻头和第三钻头对特殊孔的板材进行加工穿孔,提高打孔效率的一种模具打孔装置。本技术的一种模具打孔装置,还包括第一底座、第二底座、第三底座、第一加工座、第二加工座、第三加工座、第一钻头卡具、第二钻头卡具和第三钻头卡具,第一底座、第二底座和第三底座的顶端与第一加工座、第二加工座和第三加工座的底端连接,第一钻头卡具、第二钻头卡具和第三钻头卡具位于第一加工座、第二加工座和第三加工座的上方,第一钻头卡具、第二钻头卡具和第三钻头卡具设置有第一钻头、第二钻头和第三钻头。本技术的一种模具打孔装置,还包括第一固定柱、第二固定柱、第三固定柱,第一固定柱、第二固定柱、第三固定柱、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第三固定块、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和第三套筒,第一固定柱、第二固定柱和第三固定柱均安装在第一底座、第二底座和第三底座的后端,第一钻头卡具、第二钻头卡具和第三钻头卡具的顶端安装在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和第三固定块的底端,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和第三固定块通过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和第三套筒与第一固定柱、第二固定柱和第三固定柱滑动连接,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和第三套筒套装在第一固定柱、第二固定柱和第三固定柱上。本技术的一种模具打孔装置,还包括第一保护壳、第二保护壳、第三保护壳、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三电机、第一转动轴、第二转动轴和第三转动轴,第三钻头、第二固定柱和第三固定柱的顶端与第一保护壳、第二保护壳和第三保护壳的底端连接,第一保护壳、第二保护壳和第三保护壳均设置有皮带传动装置,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安装在第一保护壳、第二保护壳和第三保护壳的底端,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的输出端与皮带传动装置传动连接,第一转动轴、第二转动轴和第三转动轴的顶端穿过第一保护壳、第二保护壳和第三保护壳的底端与皮带传动装置传动连接,第一转动轴、第二转动轴和第三转动轴的底端伸入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和第三固定块与第一钻头卡具、第二钻头卡具和第三钻头卡具转动连接。本技术的一种模具打孔装置,还包括工作台,工作台的顶端均与第一底座、第二底座和第三底座的底端螺栓连接。本技术的一种模具打孔装置,还包括四组第一支架,四组第一支架的顶端均与工作台的底端连接。本技术的一种模具打孔装置,还包括四组底座,四组底座均安装在四组第一支架的底端。本技术的一种模具打孔装置,还包括四组第二支架,四组第二支架安装在四组第一支架的下方,并且四组第一支架通过四组第二支架连接。本技术的一种模具打孔装置,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与第一保护壳、第二保护壳和第三保护壳为焊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将板材放在第一加工座上经过第一钻头对板材进行打孔,之后通过第二钻头卡具和第三钻头卡具更换不同的第二钻头和第三钻头对特殊孔的板材进行加工穿孔,提高打孔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轴测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上视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1、第一底座;2、第二底座;3、第三底座;4、第一加工座;5、第二加工座;6、第三加工座;7、第一钻头卡具;8、第二钻头卡具;9、第三钻头卡具;10、第一钻头;11、第二钻头;12、第三钻头;13、第一固定柱;14、第二固定柱;15、第三固定柱;16、第一固定块;17、第二固定块;18、第三固定块;19、第一套筒;20、第二套筒;21、第三套筒;22、第一保护壳;23、第二保护壳;24、第三保护壳;25、第一电机;26、第二电机;27、第三电机;28、第一转动轴;29、第二转动轴;30、第三转动轴;31、工作台;32、第一支架;33、底座;34、第二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模具打孔装置,还包括第一底座1、第二底座2、第三底座3、第一加工座4、第二加工座5、第三加工座6、第一钻头卡具7、第二钻头卡具8和第三钻头卡具9,第一底座1、第二底座2和第三底座3的顶端与第一加工座4、第二加工座5和第三加工座6的底端连接,第一钻头卡具7、第二钻头卡具8和第三钻头卡具9位于第一加工座4、第二加工座5和第三加工座6的上方,第一钻头卡具7、第二钻头卡具8和第三钻头卡具9设置有第一钻头10、第二钻头11和第三钻头12;通过将板材放在第一加工座4上经过第一钻头10对板材进行打孔,之后通过第二钻头卡具8和第三钻头卡具9更换不同的第二钻头11和第三钻头12对特殊孔的板材进行加工穿孔,提高打孔效率。本技术的一种模具打孔装置,还包括第一固定柱13、第二固定柱14、第三固定柱15,第一固定柱13、第二固定柱14、第三固定柱15、第一固定块16、第二固定块17、第三固定块18、第一套筒19、第二套筒20和第三套筒21,第一固定柱13、第二固定柱14和第三固定柱15均安装在第一底座1、第二底座2和第三底座3的后端,第一钻头卡具7、第二钻头卡具8和第三钻头卡具9的顶端安装在第一固定块16、第二固定块17和第三固定块18的底端,第一固定块16、第二固定块17和第三固定块18通过第一套筒19、第二套筒20和第三套筒21与第一固定柱13、第二固定柱14和第三固定柱15滑动连接,第一套筒19、第二套筒20和第三套筒21套装在第一固定柱13、第二固定柱14和第三固定柱15上;通过第一套筒19、第二套筒20和第三套筒21固定调节第一钻头卡具7、第二钻头卡具8和第三钻头卡具9高度位置,方便工作人员调试合适的高度进行打孔。本技术的一种模具打孔装置,还包括第一保护壳22、第二保护壳23、第三保护壳24、第一电机25、第二电机26、第三电机27、第一转动轴28、第二转动轴29和第三转动轴30,第三钻头12、第二固定柱14和第三固定柱15的顶端与第一保护壳22、第二保护壳23和第三保护壳24的底端连接,第一保护壳22、第二保护壳23和第三保护壳24均设置有皮带传动装置,第一电机25、第二电机26和第三电机27安装在第一保护壳22、第二保护壳23和第三保护壳24的底端,第一电机25、第二电机26和第三电机27的输出端与皮带传动装置传动连接,第一转动轴28、第二转动轴29和第三转动轴30的顶端穿过第一保护壳22、第二保护壳23和第三保护壳24的底端与皮带传动装置传动连接,第一转动轴28、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具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底座(1)、第二底座(2)、第三底座(3)、第一加工座(4)、第二加工座(5)、第三加工座(6)、第一钻头卡具(7)、第二钻头卡具(8)和第三钻头卡具(9),第一底座(1)、第二底座(2)和第三底座(3)的顶端与第一加工座(4)、第二加工座(5)和第三加工座(6)的底端连接,第一钻头卡具(7)、第二钻头卡具(8)和第三钻头卡具(9)位于第一加工座(4)、第二加工座(5)和第三加工座(6)的上方,第一钻头卡具(7)、第二钻头卡具(8)和第三钻头卡具(9)设置有第一钻头(10)、第二钻头(11)和第三钻头(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底座(1)、第二底座(2)、第三底座(3)、第一加工座(4)、第二加工座(5)、第三加工座(6)、第一钻头卡具(7)、第二钻头卡具(8)和第三钻头卡具(9),第一底座(1)、第二底座(2)和第三底座(3)的顶端与第一加工座(4)、第二加工座(5)和第三加工座(6)的底端连接,第一钻头卡具(7)、第二钻头卡具(8)和第三钻头卡具(9)位于第一加工座(4)、第二加工座(5)和第三加工座(6)的上方,第一钻头卡具(7)、第二钻头卡具(8)和第三钻头卡具(9)设置有第一钻头(10)、第二钻头(11)和第三钻头(1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固定柱(13)、第二固定柱(14)、第三固定柱(15),第一固定柱(13)、第二固定柱(14)、第三固定柱(15)、第一固定块(16)、第二固定块(17)、第三固定块(18)、第一套筒(19)、第二套筒(20)和第三套筒(21),第一固定柱(13)、第二固定柱(14)和第三固定柱(15)均安装在第一底座(1)、第二底座(2)和第三底座(3)的后端,第一钻头卡具(7)、第二钻头卡具(8)和第三钻头卡具(9)的顶端安装在第一固定块(16)、第二固定块(17)和第三固定块(18)的底端,第一固定块(16)、第二固定块(17)和第三固定块(18)通过第一套筒(19)、第二套筒(20)和第三套筒(21)与第一固定柱(13)、第二固定柱(14)和第三固定柱(15)滑动连接,第一套筒(19)、第二套筒(20)和第三套筒(21)套装在第一固定柱(13)、第二固定柱(14)和第三固定柱(15)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具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保护壳(22)、第二保护壳(23)、第三保护壳(24)、第一电机(25)、第二电机(26)、第三电机(27)、第一转动轴(28)、第二转动轴(29)和第三转动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爱峰张志华何国富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青准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