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区道路等级的判断与优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310050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28
一种山区道路等级的判断与优化方法,步骤1:获得一段道路近m年内每年交通量大小的变化趋势:步骤2:获得最大交通量时间段;步骤3:获得标准交通量;步骤4:以步骤3所得出的平均日交通量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山区道路等级的判断与优化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山区道路等级领域,尤其是山区道路等级的判断与优化方法。技术背景目前,更新道路等级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由采集人员实地测量道路的车道数及道路是否存在隔离带等信息确定道路的道路等级,并根据确定得到的道路等级更新交通路网数据中该道路的道路等级。另一种是由工作人员通过辨认卫星图片获得道路的路宽等信息,根据该信息确定道路的道路等级,并根据确定出的道路等级更新交通路网数据中该道路的道路等级。基于一种实时更新的道路等级更新方法,优点在于结合该地区所有道路的通行能力,之后再分配道路等级。这样便能做到更新的即时性。正因为该方法的即时性使其不能够满足对未来交通通行能力的判断。由于其考虑整个地区道路的通行能力,使其工作量和更新代价较大。一种基于城市道路等级配优化研究下的方法,以整个城市路网系统为研究对象,依据路网容量是否达到供需平衡来判断是否需要对主要路段进行加宽提高等级的方法。优点在于从整体道路与支线道路的供需平衡关系出发,能够很好的解决通行能力的要求。但其对于山区道路的优化起到片面性的作用,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山区道路等级的判断与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n步骤1:获得一段道路近m年内每年交通量大小的变化趋势:利用统计学的原理,统计m年内每个月的交通量平均值,然后将每年12个月的交通量平均值按照月份进行从大到小排序;/n步骤2:获得最大交通量时间段:从步骤1得出该段道路在m年内出现交通量平均值最大的月份,将一组数取众数或者利用平均值最大的统计学方法,便可得出该段道路m年内出现交通量平均值最大的月份,记该交通量平均值最大月份为“最大交通量时间段”;/n步骤3:获得标准交通量:在得出的最大交通量时间段内对当前道路进行交通量的统计,并且将非标准交通量换算为标准交通量;每2天统计一次换算后的标准交通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山区道路等级的判断与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获得一段道路近m年内每年交通量大小的变化趋势:利用统计学的原理,统计m年内每个月的交通量平均值,然后将每年12个月的交通量平均值按照月份进行从大到小排序;
步骤2:获得最大交通量时间段:从步骤1得出该段道路在m年内出现交通量平均值最大的月份,将一组数取众数或者利用平均值最大的统计学方法,便可得出该段道路m年内出现交通量平均值最大的月份,记该交通量平均值最大月份为“最大交通量时间段”;
步骤3:获得标准交通量:在得出的最大交通量时间段内对当前道路进行交通量的统计,并且将非标准交通量换算为标准交通量;每2天统计一次换算后的标准交通量,计为ni(i=1-16),然后对ni求平均值以作为局部交通量,采用当地长期观测结果所得的周日分布不均匀系数进行换算,将局部交通量按照相应的换算系数换算为年平均日交通量N1;
交通量周日分布不均匀系数Kw(存在地区差异性)按下式计算:



式中Kwi-星期i的交通量周日分布不均匀系数;
ADTi-周i的月平均日交通量
WADT-为一周的周平均日交通量,亦可为任意几周的平均日交通量;i-星期一至星期日,
计算时可直接选择当地不均匀系数,若当地没有不均匀系数可按照上式计算,
年平均日交通量N1按下式计算:



式中N1-为年平均日交通量;
Kwi-星期i的交通量周日分布不均匀系数;

-局部交通量;
步骤4:以步骤3所得出的平均日交通量N1为基础,得出设计年限内的年平均日交通量N;



N为设计年限内年平均日交通量;
t=设计年限-m;
γ为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
N1为局部交通量换算后的初始年平均日交通量;
步骤5:查阅该段道路设计资料确定该段道路的设计车速以及道路等级;
步骤6:根据道路等级以及设计车速计算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秦华李想彭永恒孙建刚万成亮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民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