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破碎能力好的土壤修复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09898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破碎能力好的土壤修复釜,涉及土壤修复釜的技术领域,其包括箱体,所述箱体顶壁和底壁上分别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箱体内转动连接有相对的破碎辊,两个所述破碎辊均位于所述箱体的顶部且二者相互抵接;所述箱体内还转动连接有分散螺带,所述分散螺带的轴线与所述破碎辊的轴线平行,所述分散螺带位于两个所述破碎辊抵接处的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对土壤的破碎能力强,土壤修复效果较好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破碎能力好的土壤修复釜
本技术涉及土壤修复釜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破碎能力好的土壤修复釜。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土壤污染作为一个制约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正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造成土壤污染的原因主要有过量使用化学肥料、化学农药,各种污水、污泥及有机废弃物的不当处置,有害物质的事故性排放及各类污染物在土壤中的长期积累等。土壤污染对地下水、地表水造成次污染,通过饮用水或土壤—植物系统经由食物链进入人体而危及人类健康。土壤修复是使遭受污染的土壤恢复正常功能的技术措施,是指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转移、吸收、降解和转化土壤中的污染物,使其浓度降低到可接受水平,或将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从根本上说,污染土壤修复的技术原理可包括为:(1)改变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或同土壤的结合方式,降低其在环境中的可迁移性与生物可利用性;(2)降低土壤中有害物质的浓度。公告号为CN20834135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土壤修复釜,包括内罐与外壳,所述内罐的底部与外壳之间设有震动马达,所述土壤修复釜的上方设有盖板,所述盖板的内侧设有至少一个喷淋头,所述喷淋头与外周的储液罐连通;所述土壤修复釜内设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第一搅拌轴和第二搅拌轴,所述第二搅拌轴的下方设有滤网,所述滤网包括磁性材料网层和金属网层,所述土壤修复釜的下端设有排液口,所述排液口连接修复液回收装置。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通过第一搅拌轴和第二搅拌轴进行搅拌,对物料进行搅拌,将物料打散,但是搅拌轴的破碎能力较为有限,容易留下较多的块状土壤,块状的土壤不仅修复效果较差,还容易堆积在滤网上,增加滤网的工作负荷。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破碎能力好的土壤修复釜,具有对土壤的破碎能力强,土壤修复效果较好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破碎能力好的土壤修复釜,包括箱体,所述箱体顶壁和底壁上分别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箱体内转动连接有相对的破碎辊,两个所述破碎辊均位于所述箱体的顶部且二者相互抵接;所述箱体内还转动连接有分散螺带,所述分散螺带的轴线与所述破碎辊的轴线平行,所述分散螺带位于两个所述破碎辊抵接处的下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利用相对设置的破碎辊对土壤进行破碎,因两个破碎辊相互抵接,故可将土壤碾压的较为细小,再通过分散螺带将土壤分散,使土壤成为粉末状,利于提升土壤修复的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分散螺带的两侧设有相对的斜板,所述斜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箱体的内壁上,两个所述斜板间设有落料口;所述落料口的下方设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上密布有过滤孔,所述过滤板的四侧均设有挡板,所述过滤板的侧壁上设有振动电机,所述过滤板安装于所述箱体内壁上且位于所述出料口上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被分散螺带分散的土壤沿着斜板滑动至落料口处,再穿过落料口落在过滤板上,振动电机对过滤板产生振动,加快粉末状的土壤从过滤孔穿过,并通过出料口排出,金属等无法破碎的物料则被过滤板截留。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过滤板上设有电磁铁装置,所述电磁铁装置包括链传动组件、电极板和电磁铁,所述链传动组件和所述电极板均沿所述分散螺带的轴向相对设置,所述电磁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链传动组件连接,且所述电磁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电极板连接;所述链传动组件包括传动轴、链轮和链条,所述传动轴与所述箱体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传动轴相对设置,所述传动轴的轴线方向与所述分散螺带的轴线方向一致,两个所述链轮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传动轴上,所述链条与两个所述链轮啮合;所述电磁铁内转动连接有绝缘转杆,两个所述链条朝向所述电磁铁的一侧均设有弧形套,所述绝缘转杆的两端分别放置于两个所述弧形套上,所述弧形套与所述绝缘转杆通过螺栓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磁铁跟随链条移动,电磁铁与电极板抵接,电磁铁产生磁力,吸附过滤板上的金属物料,减少重金属对突然继续产生污染的可能。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电极板通过所述绝缘板安装于所述箱体侧壁上,所述电极板呈U形,所述电极板的长度与所述过滤板的宽度一致,所述电极板的开口朝向的一侧设有金属收纳盒,所述金属收纳盒设置于所述过滤板沿其宽度方向的一侧,所述金属收纳盒与所述过滤板等高。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金属收纳盒的上方没有电极板,电磁铁运动到金属收纳盒上方时,即与电极板脱开抵接,其吸附力消失,金属物料落入金属收纳盒中,当电磁铁沿着链条的轨迹继续移动时,再次与电极板抵接,通电产生磁力,吸附金属物料。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箱体内还设有修复液装置,所述修复液装置包括修复液盒和喷头,所述修复液盒安装于所述箱体底部,所述喷头插设于所述箱体的底壁上,所述喷头沿所述分散螺带的轴向均匀阵列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喷头均与所述修复液盒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喷头将修复液盒的修复液喷出,对被破碎分散成粉状的土壤进行修复。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箱体的底部设有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包括移动轴和移动轮,所述移动轴与所述箱体转动连接,所述移动轴相对设置且其轴线方向与所述分散螺带的轴线方向一致,所述移动轮固定连接于所述移动轴上,所述移动轮沿所述移动轴的轴向相对设置;所述移动轮的侧面上沿其周向均匀插设有若干个撑杆,所述撑杆远离所述移动轮的一端设有撑头,所述撑杆位于移动轮内的一端设有挡块,所述撑杆上套设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位于所述撑头和所述移动轮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移动装置实现箱体的移动,撑杆和压缩弹簧的设置,则可使移动轮适应崎岖不平的道路,减少移动轮陷入土壤中,导致箱体无法移动的可能。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撑头的形状为圆弧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弧形的撑头可减少移动轮移动时遇到的阻力。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箱体沿所述链条移动方向的一侧设有侧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打开侧门,即可将金属收纳盒内的金属进行清理,还可方便对箱体内的零部件进行维修或更换。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破碎辊和分散螺带的设置,能够起到提升对土壤的破碎能力,利于土壤修复的效果;2.通过电磁铁装置的设置,能够起到吸附土壤中的金属物料,减少重金属对土壤产生污染的可能的效果;3.通过修复液盒和喷头的设置,将修复液喷洒于被破碎分散的土壤上,对土壤进行修复。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电磁铁装置和修复液装置的剖切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实施例中拆去侧门和斜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B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是图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破碎能力好的土壤修复釜,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顶壁和底壁上分别设有进料口(11)和出料口(12),所述箱体(1)内转动连接有相对的破碎辊(13),两个所述破碎辊(13)均位于所述箱体(1)的顶部且二者相互抵接;/n所述箱体(1)内还转动连接有分散螺带(14),所述分散螺带(14)的轴线与所述破碎辊(13)的轴线平行,所述分散螺带(14)位于两个所述破碎辊(13)抵接处的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破碎能力好的土壤修复釜,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顶壁和底壁上分别设有进料口(11)和出料口(12),所述箱体(1)内转动连接有相对的破碎辊(13),两个所述破碎辊(13)均位于所述箱体(1)的顶部且二者相互抵接;
所述箱体(1)内还转动连接有分散螺带(14),所述分散螺带(14)的轴线与所述破碎辊(13)的轴线平行,所述分散螺带(14)位于两个所述破碎辊(13)抵接处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破碎能力好的土壤修复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螺带(14)的两侧设有相对的斜板(15),所述斜板(15)固定连接于所述箱体(1)的内壁上,两个所述斜板(15)间设有落料口(163);
所述落料口(163)的下方设有过滤板(16),所述过滤板(16)上密布有过滤孔(161),所述过滤板(16)的四侧均设有挡板(162),所述过滤板(16)的侧壁上设有振动电机(164),所述过滤板(16)安装于所述箱体(1)内壁上且位于所述出料口(12)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破碎能力好的土壤修复釜,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板(16)上设有电磁铁装置(2),所述电磁铁装置(2)包括链传动组件(21)、电极板(22)和电磁铁(23),所述链传动组件(21)和所述电极板(22)均沿所述分散螺带(14)的轴向相对设置,所述电磁铁(2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链传动组件(21)连接,且所述电磁铁(2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电极板(22)连接;
所述链传动组件(21)包括传动轴(211)、链轮(212)和链条(213),所述传动轴(211)与所述箱体(1)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传动轴(211)相对设置,所述传动轴(211)的轴线方向与所述分散螺带(14)的轴线方向一致,两个所述链轮(212)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传动轴(211)上,所述链条(213)与两个所述链轮(212)啮合;
所述电磁铁(23)内转动连接有绝缘转杆(231),两个所述链条(213)朝向所述电磁铁(23)的一侧均设有弧形套(2131),所述绝缘转杆(231)的两端分别放置于两个所述弧形套(2131)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显朱雪松潘嘉凯张蕾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普泽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