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外饰油漆光老化试验的评估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30909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外饰油漆光老化试验的评估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S1,对多个试样进行光老化试验,得到评价指标与光老化时间关系曲线或评价指标与辐照量关系曲线;S2,选取光老化试验合格的试样,计算关系曲线对应函数的各个系数的平均值,以得到的平均值作为函数系数绘制曲线I;S2,将曲线I各个系数进行微调,得到曲线II,所述曲线II位于曲线I上侧;S4,对待测试样进行光老化试验,将光老化试验周期均分为多个评价节点,通过评价节点对应的评价指标与曲线I和曲线II对应光老化时间或辐照量的评价指标进行比较,预估待测试样的试验结果是否合格。其在不缩短试验验证周期的前提下,能够缩短试验评价周期,加快项目开发进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外饰油漆光老化试验的评估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漆光老化试验,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外饰油漆光老化试验的评估方法。
技术介绍
在汽车开发过程中,为了模拟户外暴晒条件,外饰油漆需要开展光老化试验,以验证油漆的耐老化能力。外饰油漆的光老化试验周期较长,一般需要3~4个月。随着汽车开发周期的不断缩短,对光老化试验的周期提出了更高要求。能否缩短光老化试验周期成为了各汽车厂家关注的问题。汽车外饰油漆在光老化试验中会存在变色,失光等现象。因此,颜色变化(色差)、光泽度变化率是光老化试验中评价的主要指标。在光老化试验中,这些指标随着辐照量及光老化时间的累计而变化。通常情况下,二者之间的关系不是线性变化的,也会因为油漆的成分、颜色等存在差异。目前,汽车外饰油漆光老化试验辐照完成后,根据得到的数据结果对汽车外饰耐老化能力进行评价,即在光老化试验后还有评价阶段,使得整个试验周期更长,影响项目开发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外饰油漆光老化试验的评估方法,其在不缩短试验验证周期的前提下,能够缩短试验评价周期,加快项目开发进度。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汽车外饰油漆光老化试验的评估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S1,对多个试样进行光老化试验,以光老化时间或辐照量为横坐标,评价指标为纵坐标,得到评价指标与光老化时间关系曲线或评价指标与辐照量关系曲线;S2,选取光老化试验合格的试样,计算评价指标与光老化时间关系曲线或评价指标与辐照量关系曲线对应函数的各个系数的平均值,以得到的平均值作为函数系数绘制曲线I;S3,将曲线I对应函数的各个系数进行微调,得到曲线II,所述曲线II位于曲线I上侧且曲线II上光老化试验周期末端的评价指标等于光老化试验的技术指标;所述光老化试验的技术指标为试样合格与否的标准,试样在完成整个光老化辐照后,若最终测得的评价指标≤光老化试验的技术指标,表明试样光老化试验合格,若最终测得的评价指标>光老化试验的技术指标,表明试样光老化试验不合格;S4,对待测试样进行光老化试验,将光老化试验周期均分为多个评价节点,通过评价节点对应的评价指标与曲线I和曲线II对应光老化时间或辐照量的评价指标进行比较,预估待测试样的试验结果是否合格。进一步,所述S1中的评价指标为色差或光泽度变化率。进一步,所述S1中的试样为不同厂家或不同颜色的汽车外饰件。进一步,所述汽车外饰件材质为非金属。进一步,所述S1具体为:对多个试样进行光老化试验,定期测量试样的评价指标,然后以光老化时间或辐照量为横坐标、评价指标为纵坐标,绘制成散点图,再利用数据处理软件中的拟合工具,添加拟合曲线,进行多次曲线拟合,直至拟合度达到90%以上,评价指标与光老化时间关系曲线或评价指标与辐照量关系曲线。进一步,所述曲线拟合的公式为:y=ax3+bx2+cx+d,其中,x为辐照量,y为色差,a、b、c和d为系数。进一步,所述S4中若评价节点对应的评价指标≤曲线I上的评价指标,则认为待测试样的试验结果合格的概率较大,若评价节点对应的评价指标>曲线II上的评价指标,则认为待测试样的试验结果合格的概率较小,若曲线I上的评价指标<评价节点对应的评价指标≤曲线II上的评价指标,则通过下一评价节点再进行预估。本专利技术根据光老化试验合格的试样的试验数据,计算评价指标与光老化时间关系曲线或评价指标与辐照量关系曲线对应函数的各个系数的平均值,以得到的平均值作为函数系数绘制曲线I,通过对曲线I对应函数的各个系数进行微调,得到曲线II,所述曲线II位于曲线I上侧,得到光老化试验评估模型。曲线I和曲线II将评价指标与光老化时间关系图或评价指标与辐照量关系图划分为三个区域,曲线I下方对应低风险区,曲线I和曲线II之间的区域为待观察区,曲线II上方为高风险区。待测试样进行光老化试验时,在试验不同阶段测得其评价指标,将待测试样的评价指标与曲线I和曲线II对应光老化时间或辐照量的评价指标进行比较,预估待测试样的试验结果是否合格,在光老化试验早期就能够通过评价指标预判该待测试样最终的结果,在不缩短试验验证周期的前提下,能够缩短试验评价周期,将评价结果提前反馈给项目组,进行风险评估,指导项目开发,加快项目开发进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曲线I和曲线II的示意图,横坐标为辐照量,纵坐标为评价指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说明。汽车外饰油漆光老化试验的评估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S1,对多个试样置于氙灯老化箱中进行光老化试验,定期测量试样的色差得到多组数据,然后以辐照量为横坐标、色差为纵坐标,绘制成散点图。利用数据处理软件中的拟合工具,添加拟合曲线,进行多次曲线拟合,直至拟合度达到90%以上,得到色差与辐照量关系曲线。每一个试样的光老化数据均可拟合一条曲线,拟合公式为:y=ax3+bx2+cx+d,其中,x为辐照量,y为色差,a、b、c和d为系数。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多个试样可以选自多个厂家不同颜色的汽车外饰件,所述汽车外饰件材质为非金属。S2,选取所有光老化试验合格的试样,计算色差与辐照量关系曲线对应函数的各个系数的平均值,以得到的平均值作为函数系数绘制曲线I。S2,将曲线I对应函数的各个系数进行微调,得到曲线II,所述曲线II位于曲线I上侧,参见图1,曲线I和曲线II组成汽车外饰光老化试验风险评估模型。曲线I和曲线II将色差与辐照量关系图划分为三个区域,曲线I下方对应的区域为低风险区,即在试验过程中,评价指标在这个区域,能够认为试验最终合格的概率较大。曲线I和曲线II之间的区域为待观察区,即在试验过程中,评价指标在这个区域,则无法判断,待下一个评价节点再进行预估。曲线II上方对应的区域为高风险区,即在试验过程中,评价指标在这个区域,能够认为试验最终合格的概率较小。需要说明的是,合格的试样数量越多,由曲线I和曲线II构成的预估模型越精确。S4,对待测试样进行光老化试验,将光老化试验周期均分为N个评价节点,通过评价节点对应的色差与曲线I和曲线II对应辐照量的色差进行比较,预估待测试样的试验结果是否合格。若评价节点对应的评价指标≤曲线I上的评价指标,则认为待测试样的试验结果合格的概率较大,若评价节点对应的评价指标>曲线II上的评价指标,则认为待测试样的试验结果合格的概率较小,若曲线I上的评价指标<评价节点对应的评价指标≤曲线II上的评价指标,则通过下一评价节点再进行预估。在光老化试验早期就能够通过评价指标预判该待测试样最终的结果,进而在不缩短试验验证周期的前提下,能够缩短试验评价周期,将评价结果提前反馈给项目组,进行风险评估,指导项目开发,加快项目开发进度。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光老化试验周期均分为N个评价节点,对于每一个待测样品,N个评价节点分别对应有相应的色差值,在每一个评价节点都可以通过与曲线I和曲线II对应辐照量的色差进行比较,预估待测试样的试验结果是否合格,但准确度存在差异。光老化试验前期评价的准确度偏低,经过的评价节点越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外饰油漆光老化试验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对多个试样进行光老化试验,以光老化时间或辐照量为横坐标,评价指标为纵坐标,得到评价指标与光老化时间关系曲线或评价指标与辐照量关系曲线;/nS2,选取光老化试验合格的试样,计算评价指标与光老化时间关系曲线或评价指标与辐照量关系曲线对应函数的各个系数的平均值,以得到的平均值作为函数系数绘制曲线I;/nS3,将曲线I对应函数的各个系数进行微调,得到曲线II,所述曲线II位于曲线I上侧且曲线II上光老化试验周期末端的评价指标等于光老化试验的技术指标;/nS4,对待测试样进行光老化试验,将光老化试验周期均分为多个评价节点,通过评价节点对应的评价指标与曲线I和曲线II对应光老化时间或辐照量的评价指标进行比较,预估待测试样的试验结果是否合格。/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外饰油漆光老化试验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对多个试样进行光老化试验,以光老化时间或辐照量为横坐标,评价指标为纵坐标,得到评价指标与光老化时间关系曲线或评价指标与辐照量关系曲线;
S2,选取光老化试验合格的试样,计算评价指标与光老化时间关系曲线或评价指标与辐照量关系曲线对应函数的各个系数的平均值,以得到的平均值作为函数系数绘制曲线I;
S3,将曲线I对应函数的各个系数进行微调,得到曲线II,所述曲线II位于曲线I上侧且曲线II上光老化试验周期末端的评价指标等于光老化试验的技术指标;
S4,对待测试样进行光老化试验,将光老化试验周期均分为多个评价节点,通过评价节点对应的评价指标与曲线I和曲线II对应光老化时间或辐照量的评价指标进行比较,预估待测试样的试验结果是否合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外饰油漆光老化试验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的评价指标为色差或光泽度变化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外饰油漆光老化试验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的试样为不同厂家或不同颜色的汽车外饰件。


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茜元蓝永豪孙鹏飞朱军王志白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