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级氢氟酸蒸馏加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30510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电子级氢氟酸蒸馏加热系统,包括蒸馏塔、热水控制塔和冷却器,蒸馏塔包括第三罐体,第三罐体内侧设有不锈钢罐体,不锈钢罐体内侧设有第一罐体,第一罐体内设有盘管,第一罐体的内腔底部固定有环形加热管;该系统通过改变蒸馏内胆的设计,采用水浴方式减小热媒和介质之间的温差,使得加热温度易于控制,从而降低了能源损耗;利用蒸汽入管、第一进水管和回流管将热水控制塔、蒸馏塔以及冷却器连接起来,形成冷热水循环,进一步减少了能源损耗;通过温度探测仪的温度传感器和环形加热管检测并调节水温,保证蒸馏塔中的水浴腔恒温,为蒸馏反应续航,使得蒸馏过程可持续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级氢氟酸蒸馏加热系统
本技术涉及加热设备
,具体为电子级氢氟酸蒸馏加热系统。
技术介绍
电子级氢氟酸(DHF)是集成电路、芯片、光伏电池生产的主要化工原料之一,其应用领域对产品的纯度要求非常高,需要将普通工业级氢氟酸中的硅、砷通过氧化后再经过蒸馏去除。目前国内大部分企业采用蒸汽加热的方式蒸馏,由于氢氟酸的沸点较低,常压下只有19.5℃,使用蒸汽加热的方式,热媒和介质之间温差大,不易于控制,切换热后蒸汽冷凝水温度高,造成能源浪费,为此,提出电子级氢氟酸蒸馏加热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电子级氢氟酸蒸馏加热系统,通过水浴方式加热以及水流循环装置降低换热后蒸汽冷凝水的温度,减少能源浪费,减少了公司日常生产的开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电子级氢氟酸蒸馏加热系统,包括蒸馏塔、热水控制塔和冷却器,所述蒸馏塔包括第三罐体,所述第三罐体内侧设有不锈钢罐体,所述不锈钢罐体内侧设有第一罐体,所述第一罐体内设有盘管,所述第一罐体的内腔底部固定有环形加热管,所述不锈钢罐体壁内设有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通过第二管道与第一罐体相连通,所述第一罐体的底部开设有圆槽,所述热水控制塔包括第四罐体,所述第四罐体的底部通过输送管与第二输送泵的进液口相连通,所述第二输送泵的出液口通过排出管与环形加热管的一侧相连通,所述环形加热管的另一侧连通有插入第四罐体内的回流管,所述冷却器包括筒状外罩,所述筒状外罩的内侧固定有水箱,所述水箱的底部通过第三管道与第一输送泵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一输送泵的出水口通过第一进水管与盘管的底端相连通,所述第一输送泵固定于筒状外罩的外侧,所述盘管的顶端通过第一出水管连通于水箱的顶部,所述第四罐体的顶部和上部一侧分别设有排气口和溢流口,所述第四罐体的下部一侧设有温度计,所述第四罐体的顶部插入有蒸汽进管,所述蒸汽进管的管口处设有电磁阀,所述第四罐体的上部一侧通过循环管与排出管相连通,所述循环管的一侧设有压力表,所述第一罐体的上部一侧连通有溢流管。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筒状外罩的底部固定有筒体,所述筒体内侧固定有风扇,所述水箱的顶部连通有第二注水管,所述筒状外罩的内侧均匀固定有插入水箱内的翅片。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第一罐体的内腔底部固定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顶部固定于第二罐体的底部,所述环形加热管固定于支撑座的中部。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第三罐体的底部固定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的进液口连通有插入于圆槽内的吸管,所述循环泵的出液口与第一管道相连通。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第一罐体内固定有温度探测仪。作为优选,上述所述水箱的底部连通有第四排水管,所述第二罐体的底部连通有料管,所述第一罐体的上部一侧连通有第一注水管,所述第四排水管、料管和第一注水管的管口处均设有阀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系统通过改变蒸馏内胆的设计,采用水浴方式减小热媒和介质之间的温差,使得加热温度易于控制,从而降低了能源损耗;利用蒸汽入管、第一进水管和回流管将热水控制塔、蒸馏塔以及冷却器连接起来,形成冷热水循环,进一步减少了能源损耗;通过温度探测仪的温度传感器和环形加热管检测并调节水温,保证蒸馏塔中的水浴腔恒温,为蒸馏反应续航,使得蒸馏过程可持续化。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蒸馏塔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热水控制塔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冷却器结构示意图。图中:1-蒸馏塔;2-热水控制塔;3-冷却器;4-不锈钢罐体;5-第一罐体;6-第二罐体;7-支撑座;8-环形加热管;9-排出管;10-圆槽;11-循环泵;12-吸管;13-盘管;14-第一进水管;15-第一出水管;16-溢流管;17-温度探测仪;18-第一管道;19-第二管道;20-料管;21-回流管;22-第一注水管;23-排气口;24-温度计;25-翅片;26-水箱;27-第二注水管;28-第四排水管;29-筒体;30-风扇;31-第一输送泵;32-第三管道;34-第三罐体;35-第四罐体;36-筒状外罩;37-蒸汽进管;38-电磁阀;39-循环管;40-压力表;41-第二输送泵;42-输送管;43-溢流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电子级氢氟酸蒸馏加热系统,包括蒸馏塔1、热水控制塔2和冷却器3,所述蒸馏塔1包括第三罐体34,所述第三罐体34内侧设有不锈钢罐体4,所述不锈钢罐体4内侧设有第一罐体5,所述第一罐体5内设有盘管13,所述第一罐体5的内腔底部固定有环形加热管8,所述不锈钢罐体4壁内设有第一管道18,所述第一管道18通过第二管道19与第一罐体5相连通,所述第一罐体5的底部开设有圆槽10,所述热水控制塔2包括第四罐体35,所述第四罐体35的底部通过输送管42与第二输送泵41的进液口相连通,所述第二输送泵41的出液口通过排出管9与环形加热管8的一侧相连通,所述环形加热管8的另一侧连通有插入第四罐体35内的回流管21,所述冷却器3包括筒状外罩36,所述筒状外罩36的内侧固定有水箱26,所述水箱26的底部通过第三管道32与第一输送泵31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一输送泵31的出水口通过第一进水管14与盘管13的底端相连通,所述第一输送泵31固定于筒状外罩36的外侧,所述盘管13的顶端通过第一出水管15连通于水箱26的顶部,所述第四罐体35的顶部和上部一侧分别设有排气口23和溢流口43,所述第四罐体的下部一侧设有温度计24,所述第四罐体35的顶部插入有蒸汽进管37,所述蒸汽进管37的管口处设有电磁阀38,所述第四罐体35的上部一侧通过循环管39与排出管9相连通,所述循环管39的一侧设有压力表40,所述第一罐体5的上部一侧连通有溢流管16。所述筒状外罩36的底部固定有筒体29,所述筒体29内侧固定有风扇30,所述水箱26的顶部连通有第二注水管27,所述筒状外罩36的内侧均匀固定有插入水箱26内的翅片25;可以提高对水的散热速度。所述第一罐体5的内腔底部固定有支撑座7,所述支撑座7的顶部固定于第二罐体6的底部,所述环形加热管8固定于支撑座7的中部;支撑座7用于对第一罐体5进行支撑。所述第三罐体34的底部固定有循环泵11,所述循环泵11的进液口连通有插入于圆槽10内的吸管12,所述循环泵11的出液口与第一管道18相连通;吸管12用于抽液,经循环泵11输送至第一管道18内重新回流至第一罐体5内形成液体的循环搅拌。所述第一罐体5内固定有温度探测仪17;温度探测仪17用于探测水的温度。所述水箱26的底部连通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电子级氢氟酸蒸馏加热系统,包括蒸馏塔、热水控制塔和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蒸馏塔包括第三罐体,所述第三罐体内侧设有不锈钢罐体,所述不锈钢罐体内侧设有第一罐体,所述第一罐体内设有盘管,所述第一罐体的内腔底部固定有环形加热管,所述不锈钢罐体壁内设有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通过第二管道与第一罐体相连通,所述第一罐体的底部开设有圆槽,所述热水控制塔包括第四罐体,所述第四罐体的底部通过输送管与第二输送泵的进液口相连通,所述第二输送泵的出液口通过排出管与环形加热管的一侧相连通,所述环形加热管的另一侧连通有插入第四罐体内的回流管,所述冷却器包括筒状外罩,所述筒状外罩的内侧固定有水箱,所述水箱的底部通过第三管道与第一输送泵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一输送泵的出水口通过第一进水管与盘管的底端相连通,所述第一输送泵固定于筒状外罩的外侧,所述盘管的顶端通过第一出水管连通于水箱的顶部,所述第四罐体的顶部和上部一侧分别设有排气口和溢流口,所述第四罐体的下部一侧设有温度计,所述第四罐体的顶部插入有蒸汽进管,所述蒸汽进管的管口处设有电磁阀,所述第四罐体的上部一侧通过循环管与排出管相连通,所述循环管的一侧设有压力表,所述第一罐体的上部一侧连通有溢流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电子级氢氟酸蒸馏加热系统,包括蒸馏塔、热水控制塔和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蒸馏塔包括第三罐体,所述第三罐体内侧设有不锈钢罐体,所述不锈钢罐体内侧设有第一罐体,所述第一罐体内设有盘管,所述第一罐体的内腔底部固定有环形加热管,所述不锈钢罐体壁内设有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通过第二管道与第一罐体相连通,所述第一罐体的底部开设有圆槽,所述热水控制塔包括第四罐体,所述第四罐体的底部通过输送管与第二输送泵的进液口相连通,所述第二输送泵的出液口通过排出管与环形加热管的一侧相连通,所述环形加热管的另一侧连通有插入第四罐体内的回流管,所述冷却器包括筒状外罩,所述筒状外罩的内侧固定有水箱,所述水箱的底部通过第三管道与第一输送泵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一输送泵的出水口通过第一进水管与盘管的底端相连通,所述第一输送泵固定于筒状外罩的外侧,所述盘管的顶端通过第一出水管连通于水箱的顶部,所述第四罐体的顶部和上部一侧分别设有排气口和溢流口,所述第四罐体的下部一侧设有温度计,所述第四罐体的顶部插入有蒸汽进管,所述蒸汽进管的管口处设有电磁阀,所述第四罐体的上部一侧通过循环管与排出管相连通,所述循环管的一侧设有压力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巫旭阳朱博超陈志建章志成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森田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