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行攀爬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0499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侧行攀爬车,属于智能玩具车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的玩具车仅能进行简单的前进后退操作,想要侧移只能转动前面或后面的轮子,实现左转和右转,进行90度转弯后才能实现侧移动作;包括蓄电池、车架、电机架、驱动电机、避震器、遥控主板、遥控器和车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改变车轮设计,车轮由简单的轮皮套在轮毂上,改进成为单个车轮由8个车轮组成,车轮由错开45°角的一套滚轮小组;每个车轮由单独的电机牵引,并且通过线路板的集成电路发出指令,实现不改变车身朝向的情况下,直接进行侧移动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侧行攀爬车
本技术涉及智能玩具车
,具体为侧行攀爬车。
技术介绍
目前,智能玩具受到各个年龄阶段的人员喜爱,尤其是智能遥控玩具车,不仅受到儿童喜爱,成年使用者也很是喜爱。现有的智能遥控车,因结构影响,仅能实现前进和后退,想要向前进的垂直方向进行移动时,必须要左右转动前轮或者后轮,改变车头朝向,然后继续向前行驶,完成侧移,转弯动作比较生硬,转角比较大,不灵活,需要调头时,需要跑180度的路程才能完成调头,当操作环境比较狭小时,调头比较困难,影响用户的使用感受。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改变车轮设计,车轮由简单的轮皮套在轮毂上,改进成为单个车轮由8个车轮组成,车轮由错开45°角的一套滚轮小组;每个车轮由单独的电机牵引,并且通过线路板的集成电路发出指令,实现不改变车身朝向的情况下,直接进行侧移动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侧行攀爬车,包括蓄电池、车架、电机架、驱动电机、避震器、遥控主板、遥控器和车轮,蓄电池和遥控主板置于车架上,电机架活动设置在车架底部,驱动电机设置在电机架内,车轮转动设置在电机架两端,驱动电机和蓄电池分别与遥控主板电性连接,避震器的一端铰接在车架底部,另一端铰接在电机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前端底部和后端底部均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铰接设有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电机架上,所述第二支架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电机架上且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及所述电机架形成一个闭合三角形;所述车轮包括第一轮辐、与所述第一轮辐相对的第二轮辐和设置在所述第一轮辐和第二轮辐之间的滚轮;所述第一轮辐的外边缘设有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二轮辐的外边缘设有第二支撑件,所述滚轮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支撑件,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沿所述滚轮的周向错开预设角度;所述车轮置于所述驱动电机的转轴上。优选地,所述滚轮包括轮轴和可转动套设在所述轮轴上的轮体,所述轮体上套设有防滑套。优选地,所述车架上端设有罩盖。优选地,所述预设角度为4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改变车轮设计,车轮由简单的轮皮套在轮毂上,改进成为单个车轮由8个车轮组成,车轮由错开45°角的一套滚轮小组;每个车轮由单独的电机牵引,并且通过线路板的集成电路发出指令,实现不改变车身朝向的情况下,直接进行侧移动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侧行攀爬车的结构示意图(壳体透明示意)。附图标记说明:电机架1、车轮2、车架3、罩盖4、避震器5、第一支架6、第二支架7、滚轮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包括蓄电池、车架3、电机架1、驱动电机、避震器5、遥控主板、遥控器和车轮2,蓄电池和遥控主板置于车架3上,电机架1活动设置在车架3底部,驱动电机设置在电机架1内,车轮2转动设置在电机架1两端,驱动电机和蓄电池分别与遥控主板电性连接,避震器5的一端铰接在车架3底部,另一端铰接在电机架1上,车架3前端底部和后端底部均设有固定杆,固定杆上铰接设有第一支架6和第二支架7,第一支架6的另一端铰接在电机架1上,第二支架7的另一端铰接在电机架1上且第一支架6、第二支架7及电机架1形成一个闭合三角形;车轮2包括第一轮辐、与第一轮辐相对的第二轮辐和设置在第一轮辐和第二轮辐之间的滚轮8;第一轮辐的外边缘设有第一支撑件,第二轮辐的外边缘设有第二支撑件,滚轮8的一端连接第一支撑件,另一端连接第二支撑件;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沿滚轮的周向错开预设角度;车轮2置于驱动电机的转轴上。进一步的,滚轮8包括轮轴和可转动套设在轮轴上的轮体,轮体上套设有防滑套。进一步的,车架3上端设有罩盖4。进一步的,预设角度为45°。本技术中的设计通过改变车轮设计,车轮由简单的轮皮套在轮毂上,改进成为单个车轮由8个车轮组成,车轮由错开45°角的一套滚轮小组,前后车轮上的滚轮倾斜方向相反;每个车轮由单独的驱动电机牵引,进行侧移动作时,前后两组车轮反向转动,通过45°设置的滚轮与地面挤压,产生的反作用力,使车身产生原地侧移的动作;通过线路板的集成电路发出指令,实现不改变车身朝向的情况下,直接进行侧移;一侧的两个轮子和另一侧的两个轮子转向相反时,可以实现原地快速转圈,在狭小空间内原地调头,操作更灵活。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技术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技术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侧行攀爬车,包括蓄电池、车架、电机架、驱动电机、避震器、遥控主板、遥控器和车轮,蓄电池和遥控主板置于车架上,电机架活动设置在车架底部,驱动电机设置在电机架内,车轮转动设置在电机架两端,驱动电机和蓄电池分别与遥控主板电性连接,避震器的一端铰接在车架底部,另一端铰接在电机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前端底部和后端底部均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铰接设有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电机架上,所述第二支架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电机架上且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及所述电机架形成一个闭合三角形;/n所述车轮包括第一轮辐、与所述第一轮辐相对的第二轮辐和设置在所述第一轮辐和第二轮辐之间的滚轮;所述第一轮辐的外边缘设有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二轮辐的外边缘设有第二支撑件,所述滚轮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支撑件,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沿所述滚轮的周向错开预设角度;所述车轮置于所述驱动电机的转轴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侧行攀爬车,包括蓄电池、车架、电机架、驱动电机、避震器、遥控主板、遥控器和车轮,蓄电池和遥控主板置于车架上,电机架活动设置在车架底部,驱动电机设置在电机架内,车轮转动设置在电机架两端,驱动电机和蓄电池分别与遥控主板电性连接,避震器的一端铰接在车架底部,另一端铰接在电机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前端底部和后端底部均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铰接设有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电机架上,所述第二支架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电机架上且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及所述电机架形成一个闭合三角形;
所述车轮包括第一轮辐、与所述第一轮辐相对的第二轮辐和设置在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晓键杨晓文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长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