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式燃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304877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太极式燃烧系统。它包括炉头下座、炉头上座、喷咀固定座、导流盘、火盖座及火盖,在炉头下座和炉头上座之间设有文丘里管引射腔体,文丘里管引射腔体一侧设有固定在喷咀固定座上的大火喷嘴,另一侧设有大火输气口,设于炉头下座上的小火喷咀位于小火引射管下方,且与小火进气通道相连,火盖座与火盖相配合,且均为圆环形太极状通孔结构,在火盖上分布有火孔及火齿。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合理、节约成本、燃烧热效率高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太极式燃烧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燃烧器,尤其与燃气灶用燃烧器有关。
技术介绍
现有的家用燃气灶由于采用上进风燃烧器炉头,具有可防止因开关橱柜门而回火熄灭,降低玻璃面板温度而防爆,灶具易清洁等优点,但由于炉头多数采用外焰燃烧结构等传统结构设计上的原因,炉头引射空间小,存在着空气引射力不够,燃烧热效率低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节约成本、燃烧热效率高的太极式燃烧系统。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解决方案实现的。太极式燃烧系统,包括炉头下座、炉头上座、喷咀固定座、导流盘、火盖座及火盖,炉头下座设于燃烧系统最下部并与炉头上座分体式连接,喷咀固定座设于炉头下座侧面,在炉头上座中间设有小火引射管,导流盘及火盖座套在小火引射管上,导流盘位于炉头上座与火盖座之间,在炉头下座开有文丘里管引射腔体下半部,在炉头上座开有文丘里管引射腔体上半部,二者共同构成文丘里管引射腔体,文丘里管引射腔体一侧设有固定在喷咀固定座上的大火喷嘴,另一侧设有大火输气口,在炉头下座设有小火进气通道,设于炉头下座上的小火喷咀位于小火引射管下方,且与小火进气通道相连,火盖座与火盖相配合,且均为圆环形太极状通孔结构,在火盖座上设有通气孔与炉头上座的大火输气口相连通,在火盖上分布有火孔及火齿。所述的太极式燃烧系统,其炉头下座为凸圆盘形壳体,其小凸端设有二个大火喷嘴定位口,炉头下座中间设有二个文丘里管引射腔体下半部,炉头下座底部与大火喷嘴垂直方向设置小火进气通道,小火喷咀二侧设有点火针和热电偶安装孔,炉头下座底部通过螺钉与灶具底板相连,炉头下座凸圆盘边缘通过螺钉与接水盘相连,炉头上座为二端凸起的异形壳体,其底部设有二个文丘里管引射腔体上半部,与炉头下座二个文丘里管引射腔体下半部相连接形成二个文丘里管引射腔体,炉头下座与炉头上座通过螺钉固定连接,炉头上座大端为呈扇形状大火输气口,小端为二个L形火盖支撑面,在二个文丘里管引射腔体上半部的上部设有二个导流槽。所述的太极式燃烧系统,其火盖座为圆锥形壳体,其圆锥下部一端设有扇形通气孔与炉头上座上呈扇形状大火输气口相对应连通,中心沉孔与炉头上座的小火引射管相连接,另一端设有二个L形凸台与炉头上座二个L形火盖支撑面相接,壳体中间为太极八卦状镂空,壳体上部为二个太极形状凸台与外圈形成的腔体,其一端为扇形通气孔,中间为小火进气孔,小火进气孔二边设有二个密封槽。所述的太极式燃烧系统,其火盖为中间太极状通孔的圆环形壳体,火盖上部为内凹外平面状,火盖外圈设有斜向火孔,外圈底部为圆周凸起上设有齿形稳焰火孔,外圈底部和中间呈太极状凸起形成的腔体,太极状凸起分布内向火齿,中间设有大小火隔断筋与火盖座上的密封槽相配合连接,二大小火隔断筋中间为小火齿,其余均为大火齿。所述的太极式燃烧系统,其喷咀固定座为烟斗状圆柱体,其一端为进气口,中间设有二个螺孔法兰与炉头下座相连接,其另一端为齿轮状定位凸台与进气口相通,凸台中心设有二个喷咀安装口。所述的太极式燃烧系统,其导流盘为钣金冲压而成的圆形片体,左右二侧呈太极形状下凹,左右二侧太极中心各设一导流孔,其中间分别设有二个通风槽、一点火针通孔、一热电偶通孔。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解决方案,因而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一)是本专利技术创新设计了太极形状火齿分布,具有外形美观,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理念,同时使大小火分二块区域内向聚能燃烧,大大提高燃烧热效率;(二)是本专利技术创新设计了采用隔断筋的方式,使大小火分离,同时大小火盖又是一体的方式,这样既节约成本又使用方便;(三)是本专利技术创新设计了内置双文丘里管引射腔分体结构,加大了引射通道,提高一次空气引射力,使燃气充分燃烧,降低CO烟气排放;(四)是内外焰混合呈太极方式燃烧热效率大幅提高;(五)是由于炉头下座与炉头上座采用分体式连接,加工及安装方便,节约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太极式燃烧系统的总体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太极式燃烧系统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太极式燃烧系统炉头下座的上侧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太极式燃烧系统炉头下座的下侧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太极式燃烧系统炉头上座的上侧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太极式燃烧系统炉头上座的下侧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太极式燃烧系统火盖座的上侧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太极式燃烧系统火盖座的下侧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太极式燃烧系统火盖的上侧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太极式燃烧系统火盖的下侧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太极式燃烧系统喷咀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太极式燃烧系统导流盘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实施例1:如图1及图2所示,太极式燃烧系统,包括炉头下座1、炉头上座2、喷咀固定座3、导流盘4、火盖座5及火盖6,炉头下座1设于燃烧系统最下部并与炉头上座2分体式连接,喷咀固定座3设于炉头下座1侧面,在炉头上座2中间设有小火引射管7,导流盘4及火盖座5套在小火引射管7上,导流盘4位于炉头上座2与火盖座5之间,在炉头下座1开有文丘里管引射腔体下半部8,在炉头上座2开有文丘里管引射腔体上半部9,二者共同构成文丘里管引射腔体10,文丘里管引射腔体10一侧设有固定在喷咀固定座3上的大火喷嘴11,另一侧设有大火输气口12,在炉头下座1设有小火进气通道13,设于炉头下座1上的小火喷咀14位于小火引射管7下方,且与小火进气通道13相连,火盖座5与火盖6相配合,且均为圆环形太极状通孔结构,在火盖座5上设有通气孔15与炉头上座2的大火输气口12相连通,在火盖6上分布有火孔16及火齿17,如图3及图4所示,炉头下座1为凸圆盘形壳体,其小凸端18设有二个大火喷嘴定位口48,炉头下座1中间设有二个文丘里管引射腔体下半部8,炉头下座1底部与大火喷嘴11垂直方向设置小火进气通道13,小火喷咀14二侧设有点火针19和热电偶安装孔20,炉头下座1底部通过螺钉21与灶具底板相连,炉头下座1凸圆盘边缘22通过螺钉21与接水盘相连,如图5及图6所示,炉头上座2为二端凸起的异形壳体,其底部23设有二个文丘里管引射腔体上半部9,与炉头下座1二个文丘里管引射腔体下半部8相连接形成二个文丘里管引射腔体10,炉头下座1与炉头上座2通过螺钉21固定连接,炉头上座2大端为呈扇形状大火输气口12,小端为二个L形火盖支撑面24,在二个文丘里管引射腔体上半部9的上部设有二个导流槽25,如图7及图8所示,火盖座5为圆锥形壳体,其圆锥下部26一端设有扇形通气孔15与炉头上座2上呈扇形状大火输气口12相对应连通,中心沉孔27与炉头上座2的小火引射管7相连接,另一端设有二个L形凸台28与炉头上座2二个L形火盖支撑面24相接,壳体中间为太极八卦状镂空29,壳体上部30为二个太极形状凸台31与外圈32形成的腔体33,其一端为扇形通气孔15,中间为小火进气孔35,小火进气孔35二边设有二个密封槽36,如图9及图10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太极式燃烧系统,包括炉头下座(1)、炉头上座(2)、喷咀固定座(3)、导流盘(4)、火盖座(5)及火盖(6),其特征在于:炉头下座(1)设于燃烧系统最下部并与炉头上座(2)分体式连接,喷咀固定座(3)设于炉头下座(1)侧面,在炉头上座(2)中间设有小火引射管(7),导流盘(4)及火盖座(5)套在小火引射管(7)上,导流盘(4)位于炉头上座(2)与火盖座(5)之间,在炉头下座(1)开有文丘里管引射腔体下半部(8),在炉头上座(2)开有文丘里管引射腔体上半部(9),二者共同构成文丘里管引射腔体(10),文丘里管引射腔体(10)一侧设有固定在喷咀固定座(3)上的大火喷嘴(11),另一侧设有大火输气口(12),在炉头下座(1)设有小火进气通道(13),设于炉头下座(1)上的小火喷咀(14)位于小火引射管(7)下方,且与小火进气通道(13)相连,火盖座(5)与火盖(6)相配合,且均为圆环形太极状通孔结构,在火盖座(5)上设有通气孔(15)与炉头上座(2)的大火输气口(12)相连通,在火盖(6)上分布有火孔(16)及火齿(1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极式燃烧系统,包括炉头下座(1)、炉头上座(2)、喷咀固定座(3)、导流盘(4)、火盖座(5)及火盖(6),其特征在于:炉头下座(1)设于燃烧系统最下部并与炉头上座(2)分体式连接,喷咀固定座(3)设于炉头下座(1)侧面,在炉头上座(2)中间设有小火引射管(7),导流盘(4)及火盖座(5)套在小火引射管(7)上,导流盘(4)位于炉头上座(2)与火盖座(5)之间,在炉头下座(1)开有文丘里管引射腔体下半部(8),在炉头上座(2)开有文丘里管引射腔体上半部(9),二者共同构成文丘里管引射腔体(10),文丘里管引射腔体(10)一侧设有固定在喷咀固定座(3)上的大火喷嘴(11),另一侧设有大火输气口(12),在炉头下座(1)设有小火进气通道(13),设于炉头下座(1)上的小火喷咀(14)位于小火引射管(7)下方,且与小火进气通道(13)相连,火盖座(5)与火盖(6)相配合,且均为圆环形太极状通孔结构,在火盖座(5)上设有通气孔(15)与炉头上座(2)的大火输气口(12)相连通,在火盖(6)上分布有火孔(16)及火齿(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极式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炉头下座(1)为凸圆盘形壳体,其小凸端(18)设有二个大火喷嘴定位口(48),炉头下座(1)中间设有二个文丘里管引射腔体下半部(8),炉头下座(1)底部与大火喷嘴(11)垂直方向设置小火进气通道(13),小火喷咀(14)二侧设有点火针(19)和热电偶安装孔(20),炉头下座(1)底部通过螺钉(21)与灶具底板相连,炉头下座(1)凸圆盘边缘(22)通过螺钉(21)与接水盘相连,炉头上座(2)为二端凸起的异形壳体,其底部(23)设有二个文丘里管引射腔体上半部(9),与炉头下座(1)二个文丘里管引射腔体下半部(8)相连接形成二个文丘里管引射腔体(10),炉头下座(1)与炉头上座(2)通过螺钉(21)固定连接,炉头上座(2)大端为呈扇形状大火输气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观峰王建伟王永伟詹骁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三峰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