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鳞专利>正文

一种蓄能缓熄吊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04792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蓄能缓熄吊灯,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上端固定有吊柱,所述外壳的下部内壁固定有集热板,所述集热板的底部固定有吸附板和安装板,所述吸附板和安装板的底部分别固定有灯管和备用灯,所述外壳的内壁螺纹连接有灯罩,所述集热板的上端固定有吸热箱,所述外壳的内顶部固定有散热箱。优点在于:随着灯管的持续工作,热量的不断的产生,吸热箱内部的二氯甲烷将逐步气化集聚,在集聚到一定程度时,将突破压力阀而进入到上流管中,再进入到回流管中,并在散热箱内部冷却液的降温作用下冷凝,最后回流至吸热箱中,通过二氯甲烷的形态转换,完成热量交换,保证持续的吸热散热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蓄能缓熄吊灯
本专利技术涉及吊灯
,尤其涉及一种蓄能缓熄吊灯。
技术介绍
吊灯是指吊装在室内天花板上的高级装饰用照明灯;欧式吊灯灵感来源于古时人们的烛台照明方式,而中式吊灯灵感来源于中国古时的灯笼方式,不同的装修风格适用于不同形式的吊灯,在现代装修中吊灯是必不可少的装饰品;目前的吊灯装饰性较强,功能性较差,自身产生的热量被装饰的灯罩包裹不易散失,散热性能较差,并且在停电后灯管损坏时将瞬间熄灭,无法给用于时间适应和处理失去照明的问题,给用户使用带来较大的不便,同时灯管热量直接浪费没有再利用,造成能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吊灯故障后瞬间熄灭使用不便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蓄能缓熄吊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蓄能缓熄吊灯,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上端固定有吊柱,所述外壳的下部内壁固定有集热板,所述集热板的底部固定有吸附板和安装板,所述吸附板和安装板的底部分别固定有灯管和备用灯,所述外壳的内壁螺纹连接有灯罩,所述集热板的上端固定有吸热箱,所述外壳的内顶部固定有散热箱,所述吸热箱的顶部贯穿插设有延伸至散热箱内部的上流管,所述散热箱内部底部贯穿插设有与吸热箱内部连通的回流管,所述上流管与回流管内部连通,所述上流管内部设有蓄电机构。在上述的蓄能缓熄吊灯中,所述蓄电机构包括固定于上流管内壁上的压电陶瓷块,所述上流管的内壁通过扭簧转动连接有转板,所述吸热箱的上端固定有电容器和电磁铁,所述散热箱的底部固定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接电柱,所述散热箱的底部通过弹簧连接有接电板。在上述的蓄能缓熄吊灯中,所述电容器通过导线与压电陶瓷块形成闭合回路,所述电磁铁通过导线与灯管串联接入外电路。在上述的蓄能缓熄吊灯中,所述集热板内部填充有低沸点蒸发液,所述散热箱内部填充有冷却液,所述吸附板为永磁铁。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专利技术中,在灯管点亮产生热量时,集热板能够将热量集聚吸收,使得灯管周围稳定稳定,集热板的热量将被吸热箱内部的二氯甲烷快速吸收,从而使得集热板有持续吸热能力,从而使得灯管持续工作过程中保持周围温度的稳定,避免高温降低使用寿命;2、本专利技术中,随着灯管的持续工作,热量的不断的产生,吸热箱内部的二氯甲烷将逐步气化集聚,在集聚到一定程度时,将突破压力阀而进入到上流管中,再进入到回流管中,并在散热箱内部冷却液的降温作用下冷凝,最后回流至吸热箱中,通过二氯甲烷的形态转换,完成热量交换,保证持续的吸热散热能力;3、本专利技术中,在气流进入上流管时,将冲击转板使其偏转挤压压电陶瓷块,从而使得压电陶瓷块受压产生电能,并且压电陶瓷块产生的电能输送至电容器,实现对电容器的充电同时储存电能,将灯管产生的热能转换为电能储存,实现能源的再利用,避免能源浪费,节约能源;4、本专利技术中,在灯管故障或停电时,电磁铁断电不再吸引接电板,使得接电板在弹簧作用下复位将两个接电柱连通,从而使得电容器对备用灯供电,使得备用灯点亮保持吊灯的照明能力,使得故障时能够避免突然的熄灭,避免用户慌乱,同时给与用户一定的时间处理照明问题,并在更换灯管时提供照明并与更换。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蓄能缓熄吊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方向的剖视图。图中:1外壳、2吊柱、3集热板、4吸附板、5安装板、6灯管、7备用灯、8灯罩、9吸热箱、10散热箱、11上流管、12回流管、13电容器、14电磁铁、15接电柱、16弹簧、17接电板、18压电陶瓷块、19转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仅处于说明性目的,而不是想要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参照图1-2,一种蓄能缓熄吊灯,包括外壳1,外壳1的上端固定有吊柱2,外壳1的下部内壁固定有集热板3,集热板3的底部固定有吸附板4和安装板5,吸附板4和安装板5的底部分别固定有灯管6和备用灯7,外壳1的内壁螺纹连接有灯罩8,集热板3的上端固定有吸热箱9,外壳1的内顶部固定有散热箱10,吸热箱9的顶部贯穿插设有延伸至散热箱10内部的上流管11,散热箱10内部底部贯穿插设有与吸热箱9内部连通的回流管12,上流管11与回流管12内部连通,回流管12内部设有单向阀,避免吸热箱9内部气体直接进入回流管12,上流管11内部设有蓄电机构。蓄电机构包括固定于上流管11内壁上的压电陶瓷块18,上流管11的内壁通过扭簧转动连接有转板19,上流管11与吸热箱9内部连通的一端设有压力阀,在吸热箱9内部气体集聚气压达到指定值时,才会喷入上流管11中,从而冲击带动转板19转动并挤压压电陶瓷块18,使得压电陶瓷块18受压产生电能,吸热箱9的上端固定有电容器13和电磁铁14,散热箱10的底部固定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接电柱15,散热箱10的底部通过弹簧16连接有接电板17。电容器13通过导线与压电陶瓷块18形成闭合回路,电磁铁14通过导线与灯管6串联接入外电路,电容器13、备用灯7、一侧接电柱15、接电板17、另一侧接电柱15、电容器13由导线一次连接形成闭合回路,在外电路连通时,电磁铁14得电产生磁场吸附接电板17,压电陶瓷块18对电容器13充电,在外电路故障断开后,接电板17复位将两个接电柱15接通,电容器13向备用灯7供电,点亮备用灯7。集热板3内部填充有低沸点蒸发液,取用二氯甲烷溶液,受热后容易气化,散热箱10内部填充有冷却液,回流管12位于散热箱10内部的部分浸没在冷却液中,使得进入回流管12的气体得到充分的降温冷凝,吸附板4为永磁铁,通过磁力吸附固定在集热板3上,便于更换灯管6。本专利技术中,在灯管6正常通电点亮时,电磁铁14通电产生磁场而吸引接电板17,使得接电板17拉伸弹簧16而与两个接电柱15分离,灯管6在使用过程中将不断的产生热量,并且热量通过集热板3传递至吸热箱9内部的二氯甲烷溶液,使得二氯甲烷溶液不断的吸收热量,从而使得灯管6附近的热量得到及时有效的吸收,避免灯管6过热影响使用寿命;随着二氯甲烷溶液吸收热量的增多,使得二氯甲烷逐步气化,由于上流管11内部压力阀的存在,使得气化的二氯甲烷在吸热箱9内部集聚,在气压达到一定值后突破压力阀而进入到上流管11中,从而移动至回流管12内部,由于回流管12部分区域浸没在散热箱10内部的冷却液中,使得进入回流管12的二氯甲烷气体将迅速将热量传出自身液化,并在回流管12内部积累,最终通过回流管12回到吸热箱9中,通过二氯甲烷形态的转换,实现持续的吸热散热,保证灯管6能够高效的工作;在吸热箱9内部集聚的二氯甲烷气体突破压力阀喷入上流管11内部时,二氯甲烷气体将在流动过程中冲击阻碍的转板19,从而使得转板19快速向上偏转,对压电陶瓷块18造成冲击,使得压电陶瓷块18产生电能,并通过导线向电容器13供电,使得电容器13不断地收集压电陶瓷块18产生的电能;在灯管6故障或区域停电时,灯管6将熄灭,在外电路因故断开后,电磁铁14将不再产生磁场,从而不再吸引接电板17,使得接电板17在弹簧16的弹力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蓄能缓熄吊灯,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上端固定有吊柱(2),所述外壳(1)的下部内壁固定有集热板(3),所述集热板(3)的底部固定有吸附板(4)和安装板(5),所述吸附板(4)和安装板(5)的底部分别固定有灯管(6)和备用灯(7),所述外壳(1)的内壁螺纹连接有灯罩(8),所述集热板(3)的上端固定有吸热箱(9),所述外壳(1)的内顶部固定有散热箱(10),所述吸热箱(9)的顶部贯穿插设有延伸至散热箱(10)内部的上流管(11),所述散热箱(10)内部底部贯穿插设有与吸热箱(9)内部连通的回流管(12),所述上流管(11)与回流管(12)内部连通,所述上流管(11)内部设有蓄电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能缓熄吊灯,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上端固定有吊柱(2),所述外壳(1)的下部内壁固定有集热板(3),所述集热板(3)的底部固定有吸附板(4)和安装板(5),所述吸附板(4)和安装板(5)的底部分别固定有灯管(6)和备用灯(7),所述外壳(1)的内壁螺纹连接有灯罩(8),所述集热板(3)的上端固定有吸热箱(9),所述外壳(1)的内顶部固定有散热箱(10),所述吸热箱(9)的顶部贯穿插设有延伸至散热箱(10)内部的上流管(11),所述散热箱(10)内部底部贯穿插设有与吸热箱(9)内部连通的回流管(12),所述上流管(11)与回流管(12)内部连通,所述上流管(11)内部设有蓄电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能缓熄吊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鳞
申请(专利权)人:李鳞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