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部消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04067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手部消毒装置,通过多个传动杆联动,实现通过脚踏的方式喷出消毒液,对双手同时进行消毒,避免出现双手交叉污染的现象。同时通过在喷壶内设置盛装消毒液的软袋,实现防倒吸功能,防止消毒液被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部消毒装置
本技术涉及消毒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手部消毒装置。
技术介绍
A/B级洁净区为高风险操作区,如灌装区,放置胶塞桶、敞口安瓿瓶、敞口西林瓶的区域及无菌装配或连接操作的区域。通常用层流操作台(罩)来维持该区的环境状态,层流系统在其工作区域必须均匀送风,风速为0.36-0.54m/s。人员进入A/B级洁净区时,由于手上存在微生物,需要使用喷壶对手部进行消毒,步骤是先消毒一只手后,再消毒另外一只手,在左右手去拿喷壶时,会出现已经消毒好的手又被喷壶污染,达不到对双手消毒的目的。通过自动喷手消毒装置能够对双手进行同时消毒,但现有的该类装置由于没有设置防止倒吸的功能,使用一段时间后,内部消毒剂由于倒吸也会有微生物滋生,出现污染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手部消毒装置,通过脚踏的方式喷出消毒液,对双手同时进行消毒,避免出现双手交叉污染的现象,同时设置防倒吸功能,防止消毒液被污染。本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手部消毒装置,包括支架、脚踏板及传动杆;该支架包括位于底部的一支撑块和位于顶部的用于固定喷壶的一固定架;该传动杆包括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传动杆;第一传动杆的中部通过一第一枢轴枢接于支撑块上,可于竖直方向内与水平方向呈一锐角范围内转动,首端连接于脚踏板,末端通过一第二枢轴枢接于第二传动杆首端;第二传动杆竖直布置,位于上部的末端通过一第三枢轴枢接于第三传动杆的首端;第三传动杆的末端与第四传动杆的首端固定连接,连接处枢接于一固定在支架上的第四枢轴,第三、第四传动杆通过该第四枢轴可于竖直平面内的一锐角范围内转动;第四传动杆自首端至末端倾斜向下布置,末端用于作为按压喷壶扳手的作用端。进一步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传动杆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第一、第三、第四传动杆位于第二传动杆的同一侧。进一步地,第三传动杆与第四传动杆之间的最小夹角为一钝角。进一步地,于一非踩踏状态下,第一传动杆的首端脚踏板转动至锐角范围内的最高处;于一踩踏状态下,第一传动杆的首端脚踏板转动至锐角范围内的最低处。进一步地,于一非踩踏状态下,第三传动杆处于水平状态;于一踩踏状态下,第三传动杆处于一倾斜状态,其首端高于末端。进一步地,喷壶内腔设有一用于盛装消毒液的软袋,该软袋的端口与喷壶的喷头连接。进一步地,软袋的端口通过一密封喷嘴和一密封盖子与喷壶的喷头连接。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手部消毒装置,在使用时,踩踏脚踏板,第一传动杆的首端向下转动,以第一枢轴为支点,使得末端向上转动,通过可活动的第二枢轴,将竖直布置的第二传动杆向上推动,第二传动杆通过可活动的第三枢轴带动第三传动杆的首端向上移动,由于第四枢轴固定于支架上,第三传动杆首端的移动会给第三传动杆一个绕第四枢轴的转动,进而带动第四传动杆绕第四枢轴同方向的转动,此时第四传动杆末端作为作用端会按压喷壶的扳手,使得消毒液从喷头喷出。由此可见,通过采用脚踏式按压喷壶,即可对手部进行消毒,解放了双手,避免交叉污染。此外,由于喷壶内腔使用的是软袋,当喷出一部分消毒液后,软袋内空间会随着缩小,维持软袋内压力平衡而不产生负压,可以防止倒吸,有效避免微生物倒吸入消毒液内而滋生,并且通过密封喷嘴和密封盖子阻隔外界空气的进入,确保内部消毒液不受到污染。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的一种手部消毒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架,11-支撑块,12-固定架,2-脚踏板,31-第一传动杆,32-第二传动杆,33-第三传动杆,34-第四传动杆,341-作用端,41-第一枢轴,42-第二枢轴,43-第三枢轴,44-第四枢轴,5-喷壶,51-喷头,52-扳手。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本实施例公开一种手部消毒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支架1、脚踏板2及传动杆;该支架1包括位于底部的一支撑块11和位于顶部的用于固定喷壶5的一固定架12;该传动杆包括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传动杆34;第一传动杆31的中部通过一第一枢轴41枢接于支撑块11上,可于竖直方向内与水平方向呈一锐角范围内转动,首端连接于脚踏板2,末端通过一第二枢轴42枢接于第二传动杆32首端;第二传动杆32竖直布置,位于上部的末端通过一第三枢轴43枢接于第三传动杆33的首端;第三传动杆33的末端与第四传动杆34的首端固定连接,连接处枢接于一固定在支架1上的第四枢轴44,第三、第四传动杆34通过该第四枢轴44可于竖直平面内的一锐角范围内转动;第四传动杆34自首端至末端倾斜向下布置,末端用于作为按压喷壶5扳手52的作用端341。其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传动杆34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第一、第三、第四传动杆34位于第二传动杆32的同一侧。第三传动杆33与第四传动杆34之间的最小夹角为一钝角。于一非踩踏状态下,第一传动杆31的首端脚踏板2转动至锐角范围内的最高处,第三传动杆33处于水平状态。于一踩踏状态下,第一传动杆31的首端脚踏板2转动至锐角范围内的最低处,第三传动杆33处于一倾斜状态,其首端高于末端。喷壶5内腔设有一用于盛装消毒液的软袋,该软袋的端口与喷壶5的喷头51连接。本手部消毒装置在使用时,踩踏脚踏板2,第一传动杆31的首端向下转动,以第一枢轴41为支点,使得末端向上转动,通过可活动的第二枢轴42,将竖直布置的第二传动杆32向上推动,第二传动杆32通过可活动的第三枢轴43带动第三传动杆33的首端向上移动,由于第四枢轴44固定于支架1上,第三传动杆33首端的移动会给第三传动杆33一个绕第四枢轴44的转动,进而带动第四传动杆34绕第四枢轴44同方向的转动,此时第四传动杆34末端作为作用端341会按压喷壶5的扳手52,使得消毒液从喷头51喷出。由此可见,通过采用脚踏式按压喷壶5,即可对手部进行消毒,解放了双手,避免交叉污染。此外,由于喷壶5内腔使用的是软袋,当喷出一部分消毒液后,软袋内空间会随着缩小,维持软袋内压力平衡而不产生负压,可以防止倒吸,有效避免微生物倒吸入消毒液内而滋生,并且通过密封喷嘴和密封盖子阻隔外界空气的进入,确保内部消毒液不受到污染。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在对技术方案进行表述时,使用的“竖直”“水平”“向上”“向下”等词汇只是为了方便表述,是对本手部消毒装置通常使用时处于竖直摆设时的表述,但并不用于限定相应部件必须处于“竖直”“水平”“向上”“向下”等状态,亦即,这些词汇并不用于限制本手部消毒装置必须摆设于一种方向上使用,应可理解。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书所述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部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脚踏板及传动杆;该支架包括位于底部的一支撑块和位于顶部的用于固定喷壶的一固定架;该传动杆包括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传动杆;第一传动杆的中部通过一第一枢轴枢接于支撑块上,可于竖直方向内与水平方向呈一锐角范围内转动,首端连接于脚踏板,末端通过一第二枢轴枢接于第二传动杆首端;第二传动杆竖直布置,位于上部的末端通过一第三枢轴枢接于第三传动杆的首端;第三传动杆的末端与第四传动杆的首端固定连接,连接处枢接于一固定在支架上的第四枢轴,第三、第四传动杆通过该第四枢轴可于竖直平面内的一锐角范围内转动;第四传动杆自首端至末端倾斜向下布置,末端用于作为按压喷壶扳手的作用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部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脚踏板及传动杆;该支架包括位于底部的一支撑块和位于顶部的用于固定喷壶的一固定架;该传动杆包括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传动杆;第一传动杆的中部通过一第一枢轴枢接于支撑块上,可于竖直方向内与水平方向呈一锐角范围内转动,首端连接于脚踏板,末端通过一第二枢轴枢接于第二传动杆首端;第二传动杆竖直布置,位于上部的末端通过一第三枢轴枢接于第三传动杆的首端;第三传动杆的末端与第四传动杆的首端固定连接,连接处枢接于一固定在支架上的第四枢轴,第三、第四传动杆通过该第四枢轴可于竖直平面内的一锐角范围内转动;第四传动杆自首端至末端倾斜向下布置,末端用于作为按压喷壶扳手的作用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部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传动杆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第一、第三、第四传动杆位于第二传动杆的同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雪峰
申请(专利权)人:天士力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