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永华专利>正文

一种急诊科用呼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03757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急诊科用呼吸装置,包括海绵垫一、弧形夹板一、弹簧、把手一、把手二、弧形夹板二以及海绵垫二,所述海绵垫一通过胶水固定在弧形夹板一弧形内表面,所述弧形夹板一固定在把手一左端,所述把手一与把手二铰接,所述弧形夹板二固定在把手二左端,所述海绵垫二通过胶水固定在弧形夹板二弧形内表面,所述海绵垫一和海绵垫二分别设置在气囊上方以及气囊下方,该设计解决了原有急诊科用呼吸装置中无单手功能,两手同时挤压气囊时无法固定面罩在患者面部的位置,增加操作难度,降低呼吸质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单手挤压功能,反复使用,结构合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急诊科用呼吸装置
本技术是一种急诊科用呼吸装置,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技术介绍
急诊医学科或急诊医学中心是医院中重症病人最集中、病种最多、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是所有急诊病人入院治疗的必经之路,急诊科在抢救时需要对患者进行辅助呼吸,由于气囊的体积需要医护人员两手反复挤压方能实现气囊内的空气通过硬质导管二和硬质导管一流向面罩,继而进入患者鼻部,但现有的急诊科用呼吸装置依然存在着不足之处,其无单手功能,两手同时挤压气囊时无法固定面罩在患者面部的位置,增加操作难度,降低呼吸质量,所以需要一种急诊科用呼吸装置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急诊科用呼吸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具有单手挤压功能,反复使用,结构合理。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急诊科用呼吸装置,包括挤压组件以及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包括面罩、硬质导管一、硬质导管二以及气囊,所述面罩安装在硬质导管一下端,所述硬质导管一固定在硬质导管二环形侧面下侧,所述硬质导管二安装在气囊左端,所述挤压组件安装在气囊外表面,所述挤压组件包括海绵垫一、弧形夹板一、弹簧、把手一、把手二、弧形夹板二以及海绵垫二,所述海绵垫一通过胶水固定在弧形夹板一弧形内表面,所述弧形夹板一固定在把手一左端,所述把手一与把手二铰接,所述弹簧固定在把手一和把手二之间,所述弧形夹板二固定在把手二左端,所述海绵垫二通过胶水固定在弧形夹板二弧形内表面,所述海绵垫一和海绵垫二分别设置在气囊上方以及气囊下方。进一步地,所述海绵垫一和海绵垫二规格相同,所述弧形夹板一和弧形夹板二规格相同,所述把手一和把手二规格相同。进一步地,所述弧形夹板一和把手一为一体成型塑料结构,所述弧形夹板二和把手二为一体成型塑料结构。进一步地,所述把手一和把手二外表面右侧均加工有防滑纹。进一步地,所述面罩内表面上侧加工有内螺纹,所述硬质导管一环形侧面下侧加工有外螺纹,所述面罩通过内螺纹以及外螺纹与硬质导管一相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急诊科用呼吸装置,因本技术添加了海绵垫一、弧形夹板一、弹簧、把手一、把手二、弧形夹板二以及海绵垫二,该设计通过转动把手一和把手二迫使弹簧发生形变扩大弧形板一和弧形板二之间的距离,然后将气囊夹持在弧形板一和弧形板二弧形内表面,通过反复转动把手一和把手二实现弧形夹板一和弧形夹板二挤压气囊的目的,实现单手操作,解决了原有急诊科用呼吸装置中无单手功能,两手同时挤压气囊时无法固定面罩在患者面部的位置,增加操作难度,降低呼吸质量的问题。因添加了防滑纹,该设计增加了把手一和把手二的摩擦系数,因添加了外螺纹和内螺纹,该设计便于面罩的拆装,本技术具有单手挤压功能,反复使用,结构合理。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急诊科用呼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面罩、2-硬质导管一、3-硬质导管二、4-气囊、5-海绵垫一、6-弧形夹板一、7-弹簧、8-把手一、9-把手二、10-弧形夹板二、11-海绵垫二。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急诊科用呼吸装置,包括挤压组件以及装置主体,装置主体包括面罩1、硬质导管一2、硬质导管二3以及气囊4,面罩1安装在硬质导管一2下端,硬质导管一2固定在硬质导管二3环形侧面下侧,硬质导管二3安装在气囊4左端。挤压组件安装在气囊4外表面,挤压组件包括海绵垫一5、弧形夹板一6、弹簧7、把手一8、把手二9、弧形夹板二10以及海绵垫二11,海绵垫一5通过胶水固定在弧形夹板一6弧形内表面,弧形夹板一6固定在把手一8左端,把手一8与把手二9铰接,弹簧7固定在把手一8和把手二9之间,弧形夹板二10固定在把手二9左端,海绵垫二11通过胶水固定在弧形夹板二10弧形内表面,海绵垫一5和海绵垫二11分别设置在气囊4上方以及气囊4下方,相对挤压把手一8和把手二9,迫使弹簧7发生弹性形变,同时把手一8和把手二9分别带动弧形夹板一6和弧形夹板二10发生相向运动,扩大弧形夹板一6和弧形夹板二10之间的距离,一只手将面罩1罩在患者面部后,将弧形夹板一6和弧形夹板二10分别设置在气囊4上下两侧,缓慢松开把手一8和把手二9,在弹簧7回弹力的作用下弧形夹板一6和弧形夹板二10相对运动,并实现海绵垫一5和海绵垫二11均与气囊4外表面相接触,弧形夹板一6和弧形夹板二10继续运动挤压气囊4,使得气囊4内的空气通过硬质导管二3和硬质导管一2流入面罩1,最后进入患者鼻部,再次挤压把手一8和把手二9,实现弧形夹板一6和弧形夹板二10之间的距离扩大,从而气囊4在自身回弹力的作用下恢复性变,空气通过面罩1、硬质导管一2以及硬质导管二3重新填充在气囊4内,保持海绵垫一5和海绵垫二11与气囊4接触,重复上述动作,完成辅助呼吸操作。海绵垫一5和海绵垫二11规格相同,弧形夹板一6和弧形夹板二10规格相同,把手一8和把手二9规格相同,采用相同规格的设计思路提高挤压的稳定性。弧形夹板一6和把手一8为一体成型塑料结构,弧形夹板二10和把手二9为一体成型塑料结构,一体成型结构的设计降低了加工难度,便于生产。把手一8和把手二9外表面右侧均加工有防滑纹,把握把手一8和把手二9时,因存在防滑纹降低了把手一8和把手二9从手中脱落的概率。面罩1内表面上侧加工有内螺纹,硬质导管一2环形侧面下侧加工有外螺纹,面罩1通过内螺纹以及外螺纹与硬质导管一2相连接,通过外螺纹和内螺纹的互相装配便于面罩1的拆装。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急诊科用呼吸装置,包括挤压组件以及装置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包括面罩(1)、硬质导管一(2)、硬质导管二(3)以及气囊(4),所述面罩(1)安装在硬质导管一(2)下端,所述硬质导管一(2)固定在硬质导管二(3)环形侧面下侧,所述硬质导管二(3)安装在气囊(4)左端;/n所述挤压组件安装在气囊(4)外表面,所述挤压组件包括海绵垫一(5)、弧形夹板一(6)、弹簧(7)、把手一(8)、把手二(9)、弧形夹板二(10)以及海绵垫二(11),所述海绵垫一(5)通过胶水固定在弧形夹板一(6)弧形内表面,所述弧形夹板一(6)固定在把手一(8)左端,所述把手一(8)与把手二(9)铰接,所述弹簧(7)固定在把手一(8)和把手二(9)之间,所述弧形夹板二(10)固定在把手二(9)左端,所述海绵垫二(11)通过胶水固定在弧形夹板二(10)弧形内表面,所述海绵垫一(5)和海绵垫二(11)分别设置在气囊(4)上方以及气囊(4)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急诊科用呼吸装置,包括挤压组件以及装置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包括面罩(1)、硬质导管一(2)、硬质导管二(3)以及气囊(4),所述面罩(1)安装在硬质导管一(2)下端,所述硬质导管一(2)固定在硬质导管二(3)环形侧面下侧,所述硬质导管二(3)安装在气囊(4)左端;
所述挤压组件安装在气囊(4)外表面,所述挤压组件包括海绵垫一(5)、弧形夹板一(6)、弹簧(7)、把手一(8)、把手二(9)、弧形夹板二(10)以及海绵垫二(11),所述海绵垫一(5)通过胶水固定在弧形夹板一(6)弧形内表面,所述弧形夹板一(6)固定在把手一(8)左端,所述把手一(8)与把手二(9)铰接,所述弹簧(7)固定在把手一(8)和把手二(9)之间,所述弧形夹板二(10)固定在把手二(9)左端,所述海绵垫二(11)通过胶水固定在弧形夹板二(10)弧形内表面,所述海绵垫一(5)和海绵垫二(11)分别设置在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华
申请(专利权)人:李永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