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弯曲疲劳的钢质抽油光杆及其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0370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22
一种耐弯曲疲劳的钢质抽油光杆,包括镦粗端头、杆体、耐弯曲疲劳圆杆段和封闭端头,所述杆体与耐弯曲疲劳圆杆段之间采用焊接工艺连接,所述封闭端头与所述耐弯曲疲劳圆杆段之间采用焊接工艺连接;其加工工艺包括耐弯曲疲劳圆杆段的承载体加工、耐弯曲疲劳体加工、耐弯曲疲劳圆杆段的自蔓延高温合成焊接加工、摩擦焊接加工、焊缝局部化热处理和表面机械抛光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耐弯曲疲劳钢质抽油光杆专门针对光杆卡子下方10公分及其影响范围内弯曲疲劳作用下高比例断裂区域,引入弹簧钢的复合结构,具有优异的抗弯曲疲劳性能,可以有效解决抽油光杆的断裂问题,延长抽油光杆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弯曲疲劳的钢质抽油光杆及其加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采油领域的部件,更具体涉及一种耐弯曲疲劳的钢质抽油光杆及其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作为有杆泵采油部件中的关键杆件,抽油光杆的力学性能非常的重要,其中疲劳断裂是其最为主要的失效形式,其疲劳性能是直接影响抽油光杆服役寿命和油田正常采油的关键性能。光杆断裂问题的解决一直是行业的难题,尤其是在多种应力叠加作用下,其疲劳断裂更是难以有效解决。对于光杆来说,除了拉拉交变应力外,光杆卡子下方10公分及其下方1米左右影响的范围内存在严重的弯曲交变应力的叠加,导致大部分的光杆断裂都是发生在该范围内。已有的改进产品中,BZ11、FG20等材料型抽油光杆由于高成本、加工难度大、性能稳定性问题,均逐渐被舍弃。目前的问题在于,如何能够针对抽油光杆的复杂应力条件,开发一种具有优异韧性和抗弯能力,可以有效改善弯曲疲劳应力叠加作用下的疲劳性能的抽油光杆,有效解决油田人工举升采油中存在的光杆断裂问题,确保油井高效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从结构和材料两方面结合,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改善弯曲应力叠加作用下的弯曲疲劳性能的钢质抽油光杆及其加工工艺。按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耐弯曲疲劳的钢质抽油光杆,其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为:按照连接次序,所述钢质抽油光杆依次包括镦粗端头、杆体、耐弯曲疲劳圆杆段和封闭端头,所述杆体为圆截面钢质直杆,所述杆体与耐弯曲疲劳圆杆段之间采用焊接工艺连接,所述封闭端头与所述耐弯曲疲劳圆杆段之间采用焊接工艺连接,所述耐弯曲疲劳圆杆段与所述杆体的直径大小一致,所述耐弯曲疲劳圆杆段的长度为1~3米,所述耐弯曲疲劳圆杆段包括承载体和耐弯曲疲劳体,所述承载体为钢质杆体,所述耐弯曲疲劳体为弹簧钢,所述承载体和所述耐弯曲疲劳体均为等截面杆体,所述承载体和所述耐弯曲疲劳体的对接表面为相互匹配的平面或波浪形起伏弧面,该对接表面外形的设计,兼顾了其良好的结合强度和镍铝自粘层自蔓延过程的顺利进行,所述耐弯曲疲劳圆杆段的承载体和耐弯曲疲劳体对接表面之间设有镍铝自粘层。镍铝自粘层的自蔓延高温合成焊接加工技术可以确保耐弯曲疲劳圆杆段的承载体和耐弯曲疲劳体之间的良好连接和对其力学性能影响小。对于弯曲变形的杆件,所受弯曲应力包括剪应力和正应力两类,对于细长杆来说,剪应力可以忽略;对于光杆卡子下方10公分及其影响范围内,剪应力的作用非常重要,在该范围内,抽油光杆发生外凸变形的一面在拉伸作用和弯曲作用下,不只是拉拉正应力得到明显增大,而且剪应力的存在会引起横截面内的错动,进而加速产生疲劳裂纹,因此现有的碳钢和低合金CrMo钢会在该区域发生较快疲劳断裂。而本专利技术在该危险区域段内针对性的引入了1~3米长度的耐弯曲疲劳圆杆段,较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耐弯曲疲劳圆杆段中的所述耐弯曲疲劳体为弹簧钢,屈强比高,抵抗弹性变形能力优异,有利于抵抗疲劳性能,可以很好的满足抽油光杆对这类复杂应力作用下疲劳性能的要求。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耐弯曲疲劳的钢质抽油光杆,还采用如下附属技术方案:所述耐弯曲疲劳圆杆段的横截面圆包括承载体横截面圆冠、镍铝自粘层条带和耐弯曲疲劳体横截面圆冠,所述耐弯曲疲劳体横截面圆冠的面积小于所述承载体横截面圆冠面积,且在沿所述耐弯曲疲劳圆杆段的横截面圆的直径方向上,所述耐弯曲疲劳体横截面圆冠的最大厚度范围为整个光杆横截面直径的10%~30%。该尺寸和比例的限定,确保了承载体的良好承载能力。所述耐弯曲疲劳圆杆段还可以包括两个耐弯曲疲劳体,两个所述耐弯曲疲劳体横截面圆冠分置于所述承载体横截面圆冠的两侧。该技术方案的限定使得抽油光杆在实际使用中的灵活性更大,没有特殊要求,而对于只有一个耐弯曲疲劳体的技术方案,在使用时,需要将该耐弯曲疲劳体所处的一侧作为抽油光杆弯曲变形时向外突出的一侧使用,从而在服役过程中,承载体一侧所受到的弯曲应力与轴向拉拉应力叠加后,应力水平降低,而将剪应力与更大拉拉正应力叠加后的复杂应力施加在耐弯曲疲劳体一侧,从而使其抗弯曲疲劳的效果才能充分体现。与所述镍铝自粘层条带相接的所述承载体横截面圆冠轮廓曲线粗糙度范围为1~5微米;与所述镍铝自粘层条带相接的所述耐弯曲疲劳体横截面圆冠轮廓曲线粗糙度范围为1~3微米。所述镍铝自粘层的厚度为20~50微米。所述承载体,残余变形0.2%的屈服强度不低于500Mpa,抗拉强度700-950Mpa,延伸率不低于10%,断面收缩率不低于50%,该力学性能指标的限定是为了在满足大多数实际抽油光杆承载的条件下,对抗拉强度的数值进行了限定,突出了承载体的承载功能,放弃了通常为了获得更好的疲劳性能而对高强度的抽油光杆的更高“追求”,将疲劳性能的承担转移到了耐弯曲疲劳体身上,可降低成本和加工难度;所述耐弯曲疲劳体,残余变形0.2%的屈服强度不低于900Mpa,抗拉强度1000-1500Mpa,屈强比不低于0.85。所述镍铝自粘层为粒度范围1~10微米的镍粉和铝粉的混合粉末层,或单层厚度为100~500纳米的镍薄层与铝薄层的相互交替层。所述耐弯曲疲劳圆杆段的承载体和所述镍铝自粘层之间界面的合金扩散过渡层厚度范围不超过2微米,所述耐弯曲疲劳体和所述镍铝自粘层之间界面的合金扩散过渡层厚度范围不超过1微米。一种耐弯曲疲劳的钢质抽油光杆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耐弯曲疲劳圆杆段的承载体加工:根据需要加工获得长度为1~3米的钢质等截面承载体,其力学性能满足残余变形0.2%的屈服强度不低于500Mpa,抗拉强度700-950Mpa,延伸率不低于10%,断面收缩率不低于50%,确保其处于耐弯曲疲劳圆杆段横截面圆内部的轮廓曲线粗糙度范围为1~5微米;该粗糙度可以使得镍铝自粘层实现良好贴合和紧密接触,进而改善后期的焊接效果;(2)耐弯曲疲劳圆杆段的耐弯曲疲劳体加工:根据需要加工与上一步骤获得的耐弯曲疲劳圆杆段的承载体相当长度的耐弯曲疲劳体,其力学性能满足残余变形0.2%的屈服强度不低于900Mpa,抗拉强度1000-1500Mpa,屈强比不低于0.85,确保其处于耐弯曲疲劳圆杆段横截面圆内部的轮廓曲线粗糙度范围为1~3微米;(3)耐弯曲疲劳圆杆段的自蔓延高温合成焊接加工:将厚度为20~50微米的镍铝自粘层均匀置于已加工完毕的耐弯曲疲劳圆杆段的承载体和耐弯曲疲劳体之间,所述镍铝自粘层采用粒度范围1~10微米的镍粉和铝粉完全均匀混合得到,或采用单层厚度为100~500纳米的镍薄层与铝薄层相互交替叠加而成;采用机械方式分别从两侧对耐弯曲疲劳圆杆段的承载体和耐弯曲疲劳体的外表面施加恒压,利用直流电源产生的电火花打火来引燃镍铝自粘层,利用镍铝自粘层在承载体和耐弯曲疲劳体之间的内部快速加热方式迅速达到燃烧温度,进而发生自蔓延高温合成反应,在很短时间内完成对承载体和耐弯曲疲劳体之间的焊接,使得耐弯曲疲劳圆杆段的承载体和所述镍铝自粘层之间界面的合金扩散过渡层厚度范围不超过2微米,耐弯曲疲劳体和所述镍铝自粘层之间界面的合金扩散过渡层厚度范围不超过1微米;在引燃镍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弯曲疲劳的钢质抽油光杆,其特征在于,按照连接次序,依次包括镦粗端头、杆体、耐弯曲疲劳圆杆段和封闭端头,所述杆体为圆截面钢质直杆,所述杆体与耐弯曲疲劳圆杆段之间采用焊接工艺连接,所述封闭端头与所述耐弯曲疲劳圆杆段之间采用焊接工艺连接,所述耐弯曲疲劳圆杆段与所述杆体的直径大小一致,所述耐弯曲疲劳圆杆段的长度为1~3米,所述耐弯曲疲劳圆杆段包括承载体和耐弯曲疲劳体,所述承载体为钢质杆体,所述耐弯曲疲劳体为弹簧钢,所述承载体和所述耐弯曲疲劳体均为等截面杆体,所述承载体和所述耐弯曲疲劳体的对接表面为相互匹配的平面或波浪形起伏弧面,所述耐弯曲疲劳圆杆段的承载体和耐弯曲疲劳体对接表面之间设有镍铝自粘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弯曲疲劳的钢质抽油光杆,其特征在于,按照连接次序,依次包括镦粗端头、杆体、耐弯曲疲劳圆杆段和封闭端头,所述杆体为圆截面钢质直杆,所述杆体与耐弯曲疲劳圆杆段之间采用焊接工艺连接,所述封闭端头与所述耐弯曲疲劳圆杆段之间采用焊接工艺连接,所述耐弯曲疲劳圆杆段与所述杆体的直径大小一致,所述耐弯曲疲劳圆杆段的长度为1~3米,所述耐弯曲疲劳圆杆段包括承载体和耐弯曲疲劳体,所述承载体为钢质杆体,所述耐弯曲疲劳体为弹簧钢,所述承载体和所述耐弯曲疲劳体均为等截面杆体,所述承载体和所述耐弯曲疲劳体的对接表面为相互匹配的平面或波浪形起伏弧面,所述耐弯曲疲劳圆杆段的承载体和耐弯曲疲劳体对接表面之间设有镍铝自粘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弯曲疲劳的钢质抽油光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耐弯曲疲劳圆杆段的横截面圆包括承载体横截面圆冠、镍铝自粘层条带和耐弯曲疲劳体横截面圆冠,所述耐弯曲疲劳体横截面圆冠的面积小于所述承载体横截面圆冠面积,且在沿所述耐弯曲疲劳圆杆段的横截面圆的直径方向,所述耐弯曲疲劳体横截面圆冠的最大厚度范围为抽油光杆横截面直径的10%~3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弯曲疲劳的钢质抽油光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耐弯曲疲劳圆杆段还可以包括两个耐弯曲疲劳体,两个所述耐弯曲疲劳体横截面圆冠处于所述承载体横截面圆冠的两侧。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弯曲疲劳的钢质抽油光杆,其特征在于,与所述镍铝自粘层条带相接的所述承载体横截面圆冠轮廓曲线粗糙度Ra范围为1~5微米;与所述镍铝自粘层条带相接的所述耐弯曲疲劳体横截面圆冠轮廓曲线粗糙度Ra范围为1~3微米。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弯曲疲劳的钢质抽油光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镍铝自粘层的厚度为20~50微米。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弯曲疲劳的钢质抽油光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体,残余变形0.2%的屈服强度不低于500Mpa,抗拉强度700-950Mpa,延伸率不低于10%,断面收缩率不低于50%;所述耐弯曲疲劳体,残余变形0.2%的屈服强度不低于900Mpa,抗拉强度1000-1500Mpa,屈强比不低于0.85。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弯曲疲劳的钢质抽油光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镍铝自粘层为粒度范围1~10微米的镍粉和铝粉的混合粉末层,或单层厚度为100~500纳米的镍薄层与铝薄层的相互交替层所述镍铝自粘层。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斌谷勇霞王建利张小青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工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