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区泊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0352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22
一种小区泊车装置,涉及智能停车装置领域,包括两侧设有的车库主体,两车库主体之间设有辅助斜面,车库主体上设有楼梯,所述的两侧车库主体之间设有用于停车的旋转传送平台总成。旋转传送平台总成包括旋转平面,固定在旋转涡轮的上表面;两车库主体相对的内侧设有传送齿条,传动齿条通过车库主体上的传送齿条支撑进行定位和固定,旋转传送平台总成放置在传送齿条上。有益效果是:通过旋转平台实现车辆方向的旋转,通过旋转传送平台总成与车库主体的传送齿条的连接实现车辆停放位置的移动,通过车库设有的激光传感器信号发射端和激光传感器信号接收端实现目标车库的选择,不但节省了车辆停放空间,而且使停车绿色、环保、智能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区泊车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停车装置领域,主要解决居民小区等,需求小型实用、安全、绿色泊车设备的需求。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车的拥有量呈快速上升趋势,车辆猛增和与之配套停车设施滞后的矛盾由此产生,城市泊车压力越来越大。面对各大城市日益严重的“停车难”问题。智能立体车库将会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繁华的城市中心地带。作为一个公共场所,智能立体车库不仅要满足使用者的要求,同时要注意到给周边环境带来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包括噪声、废气以及其本身造型等公共艺术性。绿色环保已经成为全人类生存的永恒主题,未来的智能立体车库必将采用更加环保运行方式和节能模式,以及简便易懂便捷的操作使用方法。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一种既能合理利用城市空间,又能有效缓解城市停车难的智能立体车库。并且产品还需要具备经济实惠,占地面积小,空间利用率高,投资省,操作简便,节能环保等优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帮助解决,基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社会环境下,现代化小区车位紧张的问题。本产品可以提高空间利用率,在有效的空间内,高效便捷的停放车辆。采用基本的机电系统,达到快速存车取车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通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小区泊车装置,包括两侧设有的车库主体,两车库主体之间设有辅助斜面,车库主体上设有楼梯,所述的两侧车库主体之间设有用于停车的旋转传送平台总成。进一步的,所述的旋转传送平台总成包括旋转平面,固定在旋转涡轮的上表面,并通过涡轮轴与旋转涡轮相连接,通过旋转涡轮带动旋转;包括旋转电机,与蜗杆相连接,旋转蜗轮与蜗杆相啮合;包括传动电机,与旋转传送平台总成的下支撑平板固定连接,包括传动主动齿轮,连接在传动电机上;包括辅助齿轮,辅助齿轮固定在辅助齿轮轴承上,辅助齿轮轴承连接在辅助齿轮支撑上。进一步的,车库主体为两侧设置,两侧车库主体包括平板和立柱,在两侧车库主体上,将车库立柱和车库平板通过螺栓固定;两车库主体相对的内侧设有传送齿条,传动齿条通过车库主体上的传送齿条支撑进行定位和固定;上下车库板面通过车库立柱和立柱与车库板链接件连接,旋转传送平台总成放置在传送齿条上。进一步的,车库的中心顶部安装激光传感器信号发射端,在中心的底部安装激光传感器信号接收端,激光传感器信号发射端和激光传感器信号接收端相配合用于传送该车库是否停放车辆的信息。进一步的,辅助斜坡与旋转传送平台总成和车库主体不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极大的扩大了停车空间紧张的场所的空间利用率。两层的车库设计,提高了空间的利用率,使得原本的停车容量达到了提高。2、机电系统一体化设计。通过plc系统,用户只需要选择自己停放的车位,就可以通过旋转平台到达目的为止,完成停车后,就可以从楼梯离开设备。3、简洁、可塑性强的外观设计。本产品采用简洁的外观设计,拥有大面积的可塑性空间,通过装饰和修改即可达到不同场所需要的,不同风格的外观风格。4、整个设备结构简单紧凑。为了达到最大化利用空间,本产品结构上采用紧凑设计,在保证安全性和功能性的前提下,高效利用空间。附图说明图1是本装置整体装配结构图。图2是本装置旋转平台整体装配模型结构图。图3是本装置旋转平台内部结构图。图4是本装置传动齿条与车库结构图。图中:1、车库主体;2、旋转传送平台总成;3、辅助斜面;4、楼梯;1-1、车库顶盖;1-2、立柱与车库板链接件;1-3、车库立柱;1-4、传送齿条;1-5、传送齿条支架;1-6、激光传感器信号发射端;1-7、激光传感器信号接收端;2-1、旋转平面;2-2、中央控制器;2-3、传动电机;2-4、辅助齿轮支撑;2-5、辅助齿轮;2-6、辅助齿轮轴承;2-7、旋转蜗轮;2-8、蜗轮轴;2-9、旋转电机;2-10、旋转电机支撑;2-11、蜗杆支撑;2-12、蜗杆;2-13、传送平台固定柱;2-14、传动主动齿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详细内容及其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3,本专利技术的安全、绿色小区泊车机电装置,包括两侧车库主体1、旋转传送平台总成2、辅助斜面3、楼梯4,车库主体1顶部设有车库顶盖1-1。驾驶人通过辅助斜面3,将自己的车辆停放在旋转传送平台总成2上设有的旋转平面2-1上,通过选择自己需要停放的位置,接到系统指令后,旋转平台总成2会将车辆传送到相应的位置,驾驶人将车辆开下平台到达车库主体1指定位置后,从车库主体1后方的楼梯4离开设备,旋转传送平台总成2进行复位。当需要用车时,驾驶人从平台的楼梯4到达自己车辆位置后,旋转平台总成2接到指令后到达车辆所在的指定位置,驾驶人驾驶车辆进入旋转传送平台总成2上的旋转平面2-1,旋转传送平台总成2将车辆传送到辅助斜面3位置后,驾驶人驾驶车辆驶下辅助斜面3。参见附图2和图3,为了达到旋转和传动的目的,设计了旋转传送平台总成2。所述的旋转传送平台总成2由传动部分和旋转部分两部分组成。在旋转传送平台总成2中,旋转电机2-9通过螺栓固定在旋转电机支撑2-10上,并与固定在蜗杆支撑2-11的蜗杆2-12相连接,将蜗轮轴2-8固定在旋转平台下支撑平板上,使旋转蜗轮2-7与蜗杆2-12相啮合配合。通过传送平台固定柱2-13将旋转平台上下平板固定。将旋转平面2-1固定在旋转涡轮2-7的上表面,并通过涡轮轴2-8与旋转涡轮2-7相连接,通过旋转涡轮2-7带动旋转,这就构成了完成旋转运动的机构部分。传动电机2-3与旋转传送平台总成2的下支撑平板采用螺栓固定,传动主动齿轮2-14连接在传动电机2-3上,构成了传动的主动机构。将辅助齿轮轴承2-6连接在辅助齿轮支撑2-4上,再将辅助齿轮2-5固定在辅助齿轮轴承2-6上,辅助齿轮2-5、辅助齿轮轴承2-6以及辅助齿轮支撑构成了图2中的辅助齿轮结构。本专利技术设有3个辅助齿轮结构与旋转平台下支撑平板进行连接。传动机构与旋转机构共同构成了旋转传送平台总成2。同时传动部分还起到支撑作用,通过如传动电机2-3带动传动主动齿轮2-14旋转并在辅助齿轮结构的协助下完成传动动作之后,旋转电机2-9工作,带动旋转平面2-1进行旋转。本专利技术装置依靠plc数控系统实现旋转传送平台总成2的转动和平移,以及对二楼停车位的相关信息的接收和发出指令,实现对旋转蜗轮2-7和蜗杆2-12的控制。首先控制涡轮蜗杆啮合齿数,将车旋转九十度,然后接受到车库传感器的停车信息,选择最优的停车方案,控制涡轮蜗杆的啮合齿数,平台向前平移对应的位移,直至达到目标车库。本专利技术中央控制器2-2设置在旋转传送平台总成2的底部位置。参见附图4,在二楼车库的中心顶部车库顶盖1-1上安装激光传感器信号发射端1-6,在中心的底部地板上安装激光传感器信号接收端1-7。当激光传感器信号接收端1-7接收到激光传感器信号发射端1-6发出的激光时,表示此时这个车库没有停着车辆,当不能接收到激光信号时,表明此刻车库有障碍物,不能停车。激光传感器将这些信号发送到p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区泊车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两侧设有的车库主体(1),两车库主体(1)之间设有辅助斜面(3),车库主体(1)上设有楼梯(4),所述的两侧车库主体(1)之间设有用于停车的旋转传送平台总成(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区泊车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两侧设有的车库主体(1),两车库主体(1)之间设有辅助斜面(3),车库主体(1)上设有楼梯(4),所述的两侧车库主体(1)之间设有用于停车的旋转传送平台总成(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区泊车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旋转传送平台总成(2)包括旋转平面(2-1),固定在旋转涡轮(2-7)的上表面,并通过涡轮轴(2-8)与旋转涡轮(2-7)相连接,通过旋转涡轮(2-7)带动旋转;包括旋转电机(2-9),与蜗杆(2-12)相连接,旋转蜗轮(2-7)与蜗杆(2-12)相啮合;包括传动电机(2-3),与旋转传送平台总成(2)的下支撑平板固定连接,包括传动主动齿轮(2-14),连接在传动电机(2-3)上;包括辅助齿轮(2-5),辅助齿轮(2-5)固定在辅助齿轮轴承(2-6)上,辅助齿轮轴承(2-6)连接在辅助齿轮支撑(2-4)上。


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玉维李亚雄张泽远彭静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