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术后患儿转运的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0133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术后患儿转运的保护装置,包括固定连接于转运车床体上的固定床单、用于穿戴于患儿的上躯干并将患儿的上躯干进行固定的上躯干固定部、用于穿戴于患儿的骨盆并将患儿的骨盆进行固定的骨盆固定部、用于穿戴于患儿的上肢并将患儿的上肢进行固定的上肢固定部以及用于穿戴于患儿的下肢并将患儿的下肢进行固定的下肢固定部,固定床单的上表面设有第一可拆卸连接结构,上躯干固定部、骨盆固定部、上肢固定部和下肢固定部的背面均设有与第一可拆卸连接结构可拆卸连接的第二可拆卸连接结构以使得上躯干固定部、骨盆固定部、上肢固定部和下肢固定部与固定床单可拆卸地固定在一起。患儿各部位牢靠固定于转运车上,提高了转运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术后患儿转运的保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术后患儿转运的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病人的安全问题是当今医疗工作中的重要问题,备受全球人民的重视。院内转运并不是单纯的运输,而是将接诊的危重病人经急诊室妥善处理后安全送到下一个科室进行监护和治疗的过程。虽然整个过程持续时间不长,但存在的安全隐患较多。小儿由于处于发育阶段,语言、智能等功能均不成熟,常不能较好的表达自己的感受,故转运过程中面临的风险更高。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逐步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对卫生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如何降低和排除医疗护理工作中安全隐患成为医疗机构在发展和建设过程中函待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手术病人的转运过程极易出现意外。由于小儿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使得小儿手术复杂,风险远远高于一般成人患者。手术后由于麻醉或创伤等原因,小儿常不能活动或需要限制活动,任何意外颠簸或延时运送均可能意外风险。麻醉恢复室是观察全麻术后患儿病情,使其由麻醉状态逐渐苏醒、由手术室安全回到病房的中转站。手术后麻醉苏醒期间,患儿自主意识逐渐恢复,通常出现不同程度的烦躁,多发于2~5岁患儿,国内研究证实,有13%的患儿手术后会发生躁动,躁动比例较成人患者高。国外研究报告,术后患儿躁动发生率可达10%~67%。患儿躁动可造成坠床、静脉管道脱落、切口裂开出血等,威胁患儿的安全。手术均需要放置引流管和深静脉留置管,手术结束后从手术床转运到术后复苏室,再由复苏室转运到病区的床单位,均可能造成管道脱落的意外事件,如移动患儿时动作不能协调一致,导致各种管道因牵拉、脱落,严重者需重新手术或重新置管方可解决问题。患儿转运,尤其是手术后患儿转运过程中,存在较多风险,如搬运不当导致导管松脱、滑脱;在搬运过程中患者出现躁动,因搬运工具或约束不当可导致意外伤害等的发生。这不但存在影响手术效果的隐患,而且对患者身心带来不可预知的伤害,同时可能会引起医患矛盾的发生,导致患者对整个医疗过程满意度下降。因此,保证手术患者术后安全转运尤为重要。已有研究指出有70%~77%的危重症患儿在转运途中发生不同程度的转运相关不良事件。患儿院内转运时,传统的方法为采用普通转运车,存在坠床等的安全隐患。为了做好安全转运,消除转运过程中的坠床等安全隐患,本申请将探索一种小儿转运保护装置,旨在对患儿进行安全转运管理,保证手术患者在交接时的安全,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可提高转运安全性的一种用于术后患儿转运的保护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术后患儿转运的保护装置,包括固定连接于转运车床体上的固定床单、用于穿戴于患儿的上躯干并将患儿的上躯干进行固定的上躯干固定部、用于穿戴于患儿的骨盆并将患儿的骨盆进行固定的骨盆固定部、用于穿戴于患儿的上肢并将患儿的上肢进行固定的上肢固定部以及用于穿戴于患儿的下肢并将患儿的下肢进行固定的下肢固定部,所述固定床单的上表面设有第一可拆卸连接结构,所述上躯干固定部、骨盆固定部、上肢固定部和下肢固定部的背面均设有与所述第一可拆卸连接结构可拆卸连接的第二可拆卸连接结构以使得所述上躯干固定部、骨盆固定部、上肢固定部和下肢固定部与所述固定床单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在一起。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将穿戴于患儿身上的上躯干固定部、骨盆固定部、上肢固定部和下肢固定部通过第二可拆卸连接结构与第一可拆卸连接结构而与固定床单连接固定,从而将患儿的各部位牢靠地固定于转运车上,其有效减少了患儿在转运过程中的意外伤害,避免患者的再次损伤及各种引流管滑脱的危险,在患者的转运过程中杜绝了诸多安全隐患,从而提高患儿转运的安全性。如上所述的一种用于术后患儿转运的保护装置,所述第一可拆卸连接结构为魔术贴毛面结构,相应的,所述第二可拆卸连接结构为可与所述第一可拆卸连接结构相贴合匹配的魔术贴勾面结构,通过魔术贴毛面结构与魔术贴勾面结构之间的贴合作用可牢靠地固定于固定床单上,而且其拆卸方便。如上所述的一种用于术后患儿转运的保护装置,所述上躯干固定部包括穿戴于患儿背部的背垫、设于所述背垫的两侧且用于缠绕于患儿腰部并可相互固定的腰带、设于所述背垫的顶部且用于缠绕于患儿肩部的肩带以及设于所述背垫的上侧部且用于缠绕于患儿腋下并与同侧的肩带可拆卸连接的腋下固定带,所述第二可拆卸连接结构设于所述背垫的背面。通过肩带与腋下固定带的连接固定以及腰带的固定作用下,将背垫牢靠地穿戴于患儿的背部,然后通过背垫背面的第二可拆卸连接结构与固定床单固定连接而将患儿的上躯干牢靠的固定于转运车上。如上所述的一种用于术后患儿转运的保护装置,所述骨盆固定部包括穿戴于患儿臀部的臀垫、底部与所述臀垫相连接且用于穿戴于患儿裆部的前挡片以及设于所述臀垫的两侧且与所述前挡片的上侧部可拆卸连接的骨盆固定带,所述第二可拆卸连接结构设于所述臀垫的背面。骨盆固定带将臀垫和前挡片拉紧,从而将骨盆固定部牢靠地穿戴于患儿的骨盆位置处,然后通过臀垫背面的第二可拆卸连接结构与固定床单固定连接而将患儿的骨盆牢靠的固定于转运车上。如上所述的一种用于术后患儿转运的保护装置,所述上肢固定部包括用于穿戴于患儿手臂的手臂垫、设于所述手臂垫的端部且用于套入患儿手掌的手掌套以及设于所述手臂垫的两侧且可相互固定以将患儿的手臂进行包围的手臂包围片,所述第二可拆卸连接结构设于所述手臂垫和所述手掌套的背面。将患儿的手掌套入手掌套内,并通过手臂包围片将患儿的手臂包住,使得上肢固定部牢靠地穿戴于患儿的上肢部,然后通过手臂垫背面的第二可拆卸连接结构与固定床单固定连接而将患儿的上肢牢靠的固定于转运车上。如上所述的一种用于术后患儿转运的保护装置,所述下肢固定部包括用于穿戴于患儿腿部的腿垫以及设于所述腿垫的两侧且可相互固定以将患儿的腿部进行包围的腿部包围片,所述腿部包围片呈上宽下窄结构以更好地包覆患儿的大腿和小腿,所述第二可拆卸连接结构设于所述腿垫的背面。通过腿部包围片将患儿的腿部包住,使得下肢固定部牢靠地穿戴于患儿的下肢部,然后通过腿垫背面的第二可拆卸连接结构与固定床单固定连接而将患儿的下肢牢靠的固定于转运车上。如上所述的一种用于术后患儿转运的保护装置,所述肩带与所述腋下固定带的端部之间设有可相互固定且可调节松紧度的调节扣,两所述腰带之间设有魔术贴连接结构以使其之间可相互固定并可调节松紧度,两所述肩带之间设有胸前连接带以增强连接牢靠度,所述胸前连接带上也设有调节扣以使得所述胸前连接带可调节松紧度或断开连接。调节扣可将肩带和腋下固定带的端部连接起来,并可调节其之间的松紧度,从而使其适应不同的使用者,而通过腰带上的魔术贴连接结构也可以调节腰带的松紧度以适配不同的使用者,同理胸前连接带上的调节扣也可调节其松紧度以适应不同的使用者。如上所述的一种用于术后患儿转运的保护装置,所述骨盆固定带与所述前挡片的上侧部之间设有可相互固定且可调节松紧度的调节扣,所述前挡片上设有开裆开口。通过调节扣可调节骨盆固定带与前挡片之间的松紧度以适应不同的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术后患儿转运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连接于转运车床体上的固定床单(1)、用于穿戴于患儿的上躯干并将患儿的上躯干进行固定的上躯干固定部(2)、用于穿戴于患儿的骨盆并将患儿的骨盆进行固定的骨盆固定部(3)、用于穿戴于患儿的上肢并将患儿的上肢进行固定的上肢固定部(4)以及用于穿戴于患儿的下肢并将患儿的下肢进行固定的下肢固定部(5),所述固定床单(1)的上表面设有第一可拆卸连接结构(6),所述上躯干固定部(2)、骨盆固定部(3)、上肢固定部(4)和下肢固定部(5)的背面均设有与所述第一可拆卸连接结构(6)可拆卸连接的第二可拆卸连接结构(7)以使得所述上躯干固定部(2)、骨盆固定部(3)、上肢固定部(4)和下肢固定部(5)与所述固定床单(1)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在一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术后患儿转运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连接于转运车床体上的固定床单(1)、用于穿戴于患儿的上躯干并将患儿的上躯干进行固定的上躯干固定部(2)、用于穿戴于患儿的骨盆并将患儿的骨盆进行固定的骨盆固定部(3)、用于穿戴于患儿的上肢并将患儿的上肢进行固定的上肢固定部(4)以及用于穿戴于患儿的下肢并将患儿的下肢进行固定的下肢固定部(5),所述固定床单(1)的上表面设有第一可拆卸连接结构(6),所述上躯干固定部(2)、骨盆固定部(3)、上肢固定部(4)和下肢固定部(5)的背面均设有与所述第一可拆卸连接结构(6)可拆卸连接的第二可拆卸连接结构(7)以使得所述上躯干固定部(2)、骨盆固定部(3)、上肢固定部(4)和下肢固定部(5)与所述固定床单(1)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术后患儿转运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可拆卸连接结构(6)为魔术贴毛面结构,相应的,所述第二可拆卸连接结构(7)为可与所述第一可拆卸连接结构(6)相贴合匹配的魔术贴勾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术后患儿转运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躯干固定部(2)包括穿戴于患儿背部的背垫(21)、设于所述背垫(21)的两侧且用于缠绕于患儿腰部并可相互固定的腰带(22)、设于所述背垫(21)的顶部且用于缠绕于患儿肩部的肩带(23)以及设于所述背垫(21)的上侧部且用于缠绕于患儿腋下并与同侧的肩带(23)可拆卸连接的腋下固定带(24),所述第二可拆卸连接结构(7)设于所述背垫(21)的背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术后患儿转运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骨盆固定部(3)包括穿戴于患儿臀部的臀垫(31)、底部与所述臀垫(31)相连接且用于穿戴于患儿裆部的前挡片(32)以及设于所述臀垫(31)的两侧且与所述前挡片(32)的上侧部可拆卸连接的骨盆固定带(33),所述第二可拆卸连接结构(7)设于所述臀垫(31)的背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术后患儿转运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肢固定部(4)包括用于穿戴于患儿手臂的手臂垫(41)、设于所述手臂垫(41)的端部且用于套入患儿手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迪生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