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骨科四肢牵引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0082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骨科四肢牵引架,包括纵向支撑杆、横向支撑机构、立杆、纵向丝杆、第一骨针和第二骨针,所述纵向丝杆穿过所述立杆与所述第二骨针连接,所述横向支撑机构包括平衡设置的第一横向支撑杆和第二横向支撑杆以及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主体为螺纹结构,所述旋转杆的一端外周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一横向支撑杆和第二横向支撑杆上均设置连接孔,所述第一横向支撑杆的连接孔内壁设置有一周凹槽,所述旋转杆穿过所述第二横向支撑杆的连接孔与所述第一横向支撑杆上的连接孔连接,所述第一横向支撑杆的连接孔内壁的凹槽与旋转杆外周设置的凹槽通过卡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实现两个纵向丝杆同步的牵拉复位,从而提高复位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骨科四肢牵引架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骨科四肢牵引架。
技术介绍
髓内钉内固定是治疗四肢骨折的常用方法,穿钉前需要先将骨折复位,采用牵引床和微创牵开器复位是目前多数骨科医生采用的传统方法,但是由于牵引床特殊体位的原因,限制了术中操作的灵活性,特别是对于体型健壮或肥胖的病人,术中操作尤为困难;而目前市场上的骨科四肢牵引架整体重量较重,医护人员使用、消毒挪动时较困难;所使用的骨牵引针较粗,从而导致给患者造成的创口面积较大;纵向丝杆锁紧的速度较慢,操作不太方便,虽然已有可解决上述问题的四肢牵引架,但是两个纵向丝杆无法同时牵拉变动,复位的准确性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骨科四肢牵引架,包括纵向支撑杆、横向支撑机构、立杆、纵向丝杆、第一骨针和第二骨针,所述横向支撑机构包括平衡设置的第一横向支撑杆和第二横向支撑杆以及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主体为螺纹结构,所述旋转杆的一端外周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一横向支撑杆和第二横向支撑杆上均设置连接孔,所述第一横向支撑杆的连接孔内壁设置有一周凹槽,所述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骨科四肢牵引架,包括纵向支撑杆、横向支撑机构、立杆、纵向丝杆、第一骨针和第二骨针,所述纵向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骨针连接,所述横向支撑机构与所述立杆连接,所述纵向丝杆穿过所述立杆与所述第二骨针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支撑机构包括平衡设置的第一横向支撑杆和第二横向支撑杆以及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主体为螺纹结构,所述旋转杆的一端外周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一横向支撑杆和第二横向支撑杆上均设置连接孔,所述第一横向支撑杆的连接孔内壁设置有一周凹槽,所述旋转杆穿过所述第二横向支撑杆的连接孔与所述第一横向支撑杆上的连接孔连接,所述第一横向支撑杆的连接孔内壁的凹槽与旋转杆外周设置的凹槽通过卡簧连接,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骨科四肢牵引架,包括纵向支撑杆、横向支撑机构、立杆、纵向丝杆、第一骨针和第二骨针,所述纵向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骨针连接,所述横向支撑机构与所述立杆连接,所述纵向丝杆穿过所述立杆与所述第二骨针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支撑机构包括平衡设置的第一横向支撑杆和第二横向支撑杆以及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主体为螺纹结构,所述旋转杆的一端外周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一横向支撑杆和第二横向支撑杆上均设置连接孔,所述第一横向支撑杆的连接孔内壁设置有一周凹槽,所述旋转杆穿过所述第二横向支撑杆的连接孔与所述第一横向支撑杆上的连接孔连接,所述第一横向支撑杆的连接孔内壁的凹槽与旋转杆外周设置的凹槽通过卡簧连接,所述旋转杆一端通过卡簧与所述第一横向支撑杆内的连接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骨科四肢牵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向支撑杆和第二横向支撑杆的两端通过连接杆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骨科四肢牵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杆远离所述卡簧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丹青赵亚攀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博克尼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