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用脱肟型硅酮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300826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用脱肟型硅酮密封胶,由包括以下组分的原料制备而成:基础聚合物20重量份~70重量份;补强填料70重量份~130重量份;功能性填料0~5重量份;交联剂2重量份~12重量份;增粘剂0~2重量份;催化剂0.05重量份~0.5重量份;所述基础聚合物为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所述基础聚合物在25℃下的粘度为1000mPa.s~300000mPa.s。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建筑用脱肟型硅酮密封胶采用特定含量的组分,实现较好的相互作用,得到的建筑用脱肟型硅酮密封胶为橡皮泥状,不需要胶枪等工具即可直接使用,能够手工塑型,使用方便,并且具有较大的初粘力,瞬间即可粘接定型,较好的绝缘性和阻燃性,可在建筑家用领域作为免钉或填缝或其他密封粘接等使用,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用脱肟型硅酮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密封胶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建筑用脱肟型硅酮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硅酮密封胶是室温硫化硅橡胶的一种,主要成分为线型聚硅氧烷,其主链硅氧硅键键能高于紫外线键能,相对其他种类密封胶而言,具有优异的耐候性、耐高低温、防潮及耐老化性能,同时粘接性强,相容性好,是目前建筑行业首选的密封剂。硅酮密封胶根据组份可分为双组份和单组份,单组份又根据交联剂的不同主要分为脱酮肟型、脱醇型、脱醋酸型、脱胺型等;其中脱醋酸型和脱胺型密封胶气味较重,主要用于玻璃和其他建筑材料之间的一般性粘接,并且会腐蚀金属材料;而脱酮肟型和脱醇型均为中性胶,克服了酸性胶腐蚀金属材料和与碱性材料发生反应的特点,其中脱醇型属于环保胶,但存在不耐候、储存稳定性差、耐黄变性能差等缺点,而脱肟型属于耐候胶,气味小,粘接广泛,对水泥、金属、玻璃、门窗等都有优异的粘接性能,在建筑领域占有较大份额。现国内用于建筑领域的单组份脱肟型硅酮密封胶,通过配方调整可以达到低、中、高各种模量,在玻璃幕墙、门窗、伸缩填缝等位置的粘接有很好的应用,但其从外观上来看基本都为膏状流体,使用时需要用到胶枪等类似工具施加一定压力将其挤出至所需位置;而橡皮泥状的硅酮胶产品虽然可提供很好的手感,使用方便,但主要是用来塑型或密封,没有粘接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用脱肟型硅酮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建筑用脱肟型硅酮密封胶为橡皮泥状,不需要胶枪等工具即可直接使用,能够手工塑型,使用方便,并且具有较大的初粘力,瞬间即可粘接定型,较好的绝缘性和阻燃性,可在建筑家用领域作为免钉或填缝或其他密封粘接等使用,安全可靠。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用脱肟型硅酮密封胶,由包括以下组分的原料制备而成:基础聚合物20重量份~70重量份;补强填料70重量份~130重量份;功能性填料0~5重量份;交联剂2重量份~12重量份;增粘剂0~2重量份;催化剂0.05重量份~0.5重量份;所述基础聚合物为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所述基础聚合物在25℃下的粘度为1000mPa.s~300000mPa.s。优选的,所述补强填料选自白炭黑、氢氧化镁、氢氧化铝、滑石粉、碳酸钙、氧化镁、氧化铝、硅微粉、云母粉和高岭土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的,所述功能性填料为色粉;所示色粉包括荧光粉、夜光粉、钛白粉、氧化铁红、氧化铁蓝、氧化铁黑、氧化铁黄、氧化铁绿和炭黑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的,所述交联剂选自甲基三丁酮肟基硅烷、乙烯基三丁酮肟基硅烷、二甲基二丁酮肟基硅烷、四丁酮肟基硅烷和苯基三丁酮肟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的,所述增粘剂选自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的,所述催化剂选自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二丁基二醋酸锡、二月桂酸二辛基锡、螯合锡和辛酸亚锡中的一种或多种。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建筑用脱肟型硅酮密封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基础聚合物和交联剂在真空条件下混合后,加入补强填料和功能性填料混匀,得到混合物料;b)在步骤a)得到的混合物料中加入增粘剂和催化剂,进行真空搅拌,得到建筑用脱肟型硅酮密封胶。优选的,步骤a)中所述混合的温度为30℃~60℃,真空度为-0.09MPa~-0.1MPa,时间为30min~60min。优选的,步骤a)中所述混匀的方式为真空条件下搅拌或氮气氛围下搅拌;所述混匀的温度为30℃~80℃,时间为1h~3h。优选的,步骤a)中所述真空搅拌的温度为40℃以下,真空度为-0.09MPa~-0.1MPa,时间为10min~30min。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用脱肟型硅酮密封胶,由包括以下组分的原料制备而成:基础聚合物20重量份~70重量份;补强填料70重量份~130重量份;功能性填料0~5重量份;交联剂2重量份~12重量份;增粘剂0~2重量份;催化剂0.05重量份~0.5重量份;所述基础聚合物为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所述基础聚合物在25℃下的粘度为1000mPa.s~300000mPa.s。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建筑用脱肟型硅酮密封胶采用特定含量的组分,实现较好的相互作用,得到的建筑用脱肟型硅酮密封胶为橡皮泥状,不需要胶枪等工具即可直接使用,能够手工塑型,使用方便,并且具有较大的初粘力,瞬间即可粘接定型,较好的绝缘性和阻燃性,可在建筑家用领域作为免钉或填缝或其他密封粘接等使用,安全可靠。此外,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简单、条件温和,适合大规模工业生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用脱肟型硅酮密封胶,由包括以下组分的原料制备而成:基础聚合物20重量份~70重量份;补强填料70重量份~130重量份;功能性填料0~5重量份;交联剂2重量份~12重量份;增粘剂0~2重量份;催化剂0.05重量份~0.5重量份;所述基础聚合物为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所述基础聚合物在25℃下的粘度为1000mPa.s~300000mPa.s。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建筑用脱肟型硅酮密封胶包括基础聚合物、补强填料、功能性填料、交联剂、增粘剂和催化剂,优选由基础聚合物、补强填料、功能性填料、交联剂、增粘剂和催化剂组成。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基础聚合物为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所述基础聚合物在25℃下的粘度为1000mPa.s~300000mPa.s,优选为5000mPa.s~150000mPa.s。本专利技术对所述基础聚合物的来源没有特殊限制,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市售商品即可。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建筑用脱肟型硅酮密封胶包括20重量份~70重量份的基础聚合物,优选为40重量份~60重量份。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补强填料优选选自白炭黑、氢氧化镁、氢氧化铝、滑石粉、碳酸钙、氧化镁、氧化铝、硅微粉、云母粉和高岭土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为白炭黑、氢氧化镁、氢氧化铝和滑石粉中的两种或三种;其中,所述白炭黑是经过表面改性的疏水性气相二氧化硅,可以使用硅烷(如二甲基二氯硅烷、六甲基二硅氮烷)或D4或硅油进行处理(优选的使用量在0~10wt%之间);所述经过表面改性的疏水性气相二氧化硅的比表面积优选为150~300。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补强填料的粒径优选为200目~12500目,更优选为200目~5000目;所述补强填料的吸油值优选不大于60g/100g,更优选为10g/100g~30g/100g。本专利技术对所述补强填料的来源没有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用脱肟型硅酮密封胶,由包括以下组分的原料制备而成:/n基础聚合物20重量份~70重量份;/n补强填料70重量份~130重量份;/n功能性填料0~5重量份;/n交联剂2重量份~12重量份;/n增粘剂0~2重量份;/n催化剂0.05重量份~0.5重量份;/n所述基础聚合物为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所述基础聚合物在25℃下的粘度为1000mPa.s~300000mPa.s。/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用脱肟型硅酮密封胶,由包括以下组分的原料制备而成:
基础聚合物20重量份~70重量份;
补强填料70重量份~130重量份;
功能性填料0~5重量份;
交联剂2重量份~12重量份;
增粘剂0~2重量份;
催化剂0.05重量份~0.5重量份;
所述基础聚合物为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所述基础聚合物在25℃下的粘度为1000mPa.s~300000mPa.s。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脱肟型硅酮密封胶,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填料选自白炭黑、氢氧化镁、氢氧化铝、滑石粉、碳酸钙、氧化镁、氧化铝、硅微粉、云母粉和高岭土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脱肟型硅酮密封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性填料为色粉;所示色粉包括荧光粉、夜光粉、钛白粉、氧化铁红、氧化铁蓝、氧化铁黑、氧化铁黄、氧化铁绿和炭黑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脱肟型硅酮密封胶,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选自甲基三丁酮肟基硅烷、乙烯基三丁酮肟基硅烷、二甲基二丁酮肟基硅烷、四丁酮肟基硅烷和苯基三丁酮肟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脱肟型硅酮密封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粘剂选自N-(β-氨乙基)-γ-氨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瑞华方淑琴刘继谢江赵翠吴军张世祖金培玉喻琮慧舒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