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保温的两用水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9678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保温的两用水杯,包括具有保温作用的外杯体、可套设在外杯体内的内杯体,外杯体一侧设置有第一把手,外杯体另一侧设置有开口槽,外杯体顶部靠近第一把手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用于覆盖外杯体顶部的保温盖;内杯体一侧设置有第二把手,当内杯体完全嵌入在外杯内时,第二把手嵌入到开口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通过在外杯体一侧设置开口槽,从而在内杯体完全嵌入在外杯体内时,内杯体的第二把手可嵌入在开口槽内,且使得保温盖覆盖在外杯体顶部,从而在内杯体中的热水冷却为温水后嵌入在外杯体中,便于将热水冷却到不同温度后实现良好的保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保温的两用水杯
本技术涉及水杯
,特别涉及一种可保温的两用水杯。
技术介绍
水杯是人们盛装液体的容器,可用于喝茶、喝水、喝饮料等。目前市场上的水杯分为普通水杯和保温水杯,普通水杯不具备保温作用,倒入的热水的冷却速度较快;保温水杯具有保温作用,倒入的热水不易冷却。因此在人们喝温水时,用普通水杯存在热水冷却速度块,热水变为温水、温水变为凉水的速度较快,导致放置一段时间后只能喝到冷水的问题;用保温水杯存在热水的冷却较慢,在短时间内无法喝到温水。申请公布号为CN106263947A,申请公布日为2017年1月4日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可保温的两用水杯,包括水杯,大杯为保温杯,小杯为普通杯,小杯可以套放在大杯中。在需要和温水时,先使得热水在小杯中快速冷却,继而将小杯套入大杯,实现对小杯中的剩余温水保温。但是在上述可保温的两用水杯中,在小杯套入大杯后,小杯的开口处散热较快,且小杯把手的存在,导致小杯无法完全套入在大杯内,最终对温水的保温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保温的两用水杯,通过设置内外杯体,便于将热水冷却到不同温度后实现保温。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可保温的两用水杯,包括具有保温作用的外杯体、可套设在外杯体内的内杯体,所述外杯体一侧设置有第一把手,所述外杯体另一侧设置有开口槽,所述外杯体顶部靠近第一把手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用于覆盖外杯体顶部的保温盖;所述内杯体一侧设置有第二把手,当所述内杯体完全嵌入在外杯内时,所述第二把手嵌入到开口槽内。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杯体的底壁和侧壁设置有相通的空腔。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杯体的内壁设置有多个呈圆周阵列分布的限位条,当所述内杯体完全嵌入在外杯体内时,所述内杯体的外壁抵触在多个限位条上。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杯体的外径沿着竖直向下的方向逐渐缩小,多个所述限位条之间形成的内径沿着竖直向下的方向逐渐缩小,当所述内杯体的外壁抵触在多个限位条上时,所述内杯体的底壁与外杯体的底壁间隔设置。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多个所述限位条的顶部形成有导向弧形角。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温盖包括转动连接在外杯体顶部一侧的盖体、设置在盖体内且当盖体扣合在外杯体顶部时抵紧在内杯体顶部的橡胶密封圈。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在外杯体一侧设置开口槽,从而在内杯体完全嵌入在外杯体内时,内杯体的第二把手可嵌入在开口槽内,且使得保温盖覆盖在外杯体顶部,从而在内杯体中的热水冷却为温水后嵌入在外杯体中,便于将热水冷却到不同温度后实现良好的保温;2、外杯体的底壁和侧壁设置有相通的空腔,从而可减少热量的散失,实现对内杯体中的温水进行保温;在外杯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与内杯体的外壁相抵触的限位条,此时可减少内杯体和外杯体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减少热量的散失,提高保温效果;同时当内杯体的外壁抵触在多个限位条上时,内杯体的底壁与外杯体的底壁间隔设置,进一步减少内杯体的热量的散失,提高保温效果,且可防止滴落在外杯体内的水附着在内杯体的底壁上;3、在盖体扣合在外杯体顶部时,盖体内的橡胶密封圈抵紧在内杯体顶部,从而减少热量从内本体的顶部散失,进一步提高保温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外杯体;11、第一把手;12、开口槽;13、保温盖;131、盖体;132、橡胶密封圈;14、空腔;15、限位条;151、导向弧形角;2、内杯体;21、第二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种可保温的两用水杯,如图1所示,包括具有保温作用的外杯体1、可套设在外杯体1内的内杯体2。如图1所示,外杯体1采用玻璃材料制成,在外杯体1一侧一体设置有第一把手11,在外杯体1的另一侧开设有开口槽12。外杯体1的底壁和侧壁内形成有相通的空腔14,该空腔14内的空气成真空状。同时外杯体1的内壁一体设置有多个呈圆周阵列分布的限位条15,多个限位条15之间形成的内径沿着竖直向下的方向逐渐缩小,且多个限位条15的顶部形成有导向弧形角151。如图1所示,内杯体2也采用玻璃材料制成,在内杯体2的一侧一体设置有第二把手21,内杯体2的外径沿着竖直向下的方向逐渐缩小。内杯体2可完全嵌入在外杯体1内,当内杯体2完全嵌入在外杯体1内时,内杯体2的外壁与多个限位条15的内壁相抵触,内杯体2的底壁和外杯体1的底壁间隔设置,内杯体2的第二把手21嵌入在开口槽12内。如图1所示,在外杯体1顶部靠近第一把手1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用于覆盖外杯体1顶部的保温盖13。保温盖13包括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外杯体1顶部一侧的盖体131、固定设置在盖体131内且当盖体131扣合在外杯体1顶部时抵紧在内杯体2顶部的橡胶密封圈132。实施效果:通过在外杯体1一侧设置开口槽12,从而在内杯体2完全嵌入在外杯体1内时,内杯体2的第二把手21可嵌入在开口槽12内,且使得保温盖13覆盖在外杯体1顶部,从而在内杯体2中的热水冷却为温水后嵌入在外杯体1中,便于将热水冷却到不同温度后实现良好的保温。外杯体1的底壁和侧壁设置有相通的空腔14,从而可减少热量的散失,实现对内杯体2中的温水进行保温;在外杯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与内杯体2的外壁相抵触的限位条15,此时可减少内杯体2和外杯体1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减少热量的散失,提高保温效果;同时当内杯体2的外壁抵触在多个限位条15上时,内杯体2的底壁与外杯体1的底壁间隔设置,进一步减少内杯体2的热量的散失,提高保温效果,且可防止滴落在外杯体1内的水附着在内杯体2的底壁上。在盖体131扣合在外杯体1顶部时,盖体131内的橡胶密封圈132抵紧在内杯体2顶部,从而减少热量从内本体的顶部散失,进一步提高保温效果。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保温的两用水杯,包括具有保温作用的外杯体(1)、可套设在外杯体(1)内的内杯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杯体(1)一侧设置有第一把手(11),所述外杯体(1)另一侧设置有开口槽(12),所述外杯体(1)顶部靠近第一把手(1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用于覆盖外杯体(1)顶部的保温盖(13);所述内杯体(2)一侧设置有第二把手(21),当所述内杯体(2)完全嵌入在外杯内时,所述第二把手(21)嵌入到开口槽(12)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保温的两用水杯,包括具有保温作用的外杯体(1)、可套设在外杯体(1)内的内杯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杯体(1)一侧设置有第一把手(11),所述外杯体(1)另一侧设置有开口槽(12),所述外杯体(1)顶部靠近第一把手(1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用于覆盖外杯体(1)顶部的保温盖(13);所述内杯体(2)一侧设置有第二把手(21),当所述内杯体(2)完全嵌入在外杯内时,所述第二把手(21)嵌入到开口槽(1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保温的两用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杯体(1)的底壁和侧壁设置有相通的空腔(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保温的两用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杯体(1)的内壁设置有多个呈圆周阵列分布的限位条(15),当所述内杯体(2)完全嵌入在外杯体(1)内时,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世航朱国松茹一宁徐江峰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市柯桥区钱清中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