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球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9515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球磨装置,包括球磨单元、加热单元、支撑单元和收集单元,加热单元设置于球磨单元下方,支撑单元支撑球磨单元,球磨单元包括电机、转轴、第一转盘、球磨罐、齿轮、内齿圈和第二转盘,加热单元包括加热箱、保护气体瓶、出气管、供电盒、阀门和氧气测量仪,支撑单元包括壳体301、支撑腿和连接杆,收集单元包括收集漏斗和第二支撑架。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装置球磨罐无需重复拆卸;物料粉碎后的粉末通过收集漏斗直接放进加热箱中,加热箱可以将粉末在保护气体的保护下进行加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球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球磨装置
,特别是一种球磨装置。
技术介绍
球磨机是物料被破碎之后,再进行粉碎的关键设备。这种类型磨矿机是在其筒体内装入一定数量的钢球作为研磨介质。行星式球磨机的工作过程主要包括两个运动,一是球磨罐固定装置围绕电机驱动的中心轴进行公转,二是球磨罐固定装置本身进行自转,这两个运动同时进行。通过两个运动的复合,达到将样品粉碎的目的。现有的球磨罐是可拆卸的,每次使用需要将球磨罐拆下后放入铁球等物品然后再装上去,并且再将物品粉碎后还需要将球磨罐拆下后才能将粉末倒出,操作过于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的球磨装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因此,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在使用球磨装置时如何使球磨罐无需重复拆卸。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球磨装置,其包括,球磨单元,包括电机、与所述电机通过皮带传送副连接的转轴、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的第一转盘、与所述第一转盘配合连接的球磨罐、固定于所述球磨罐上的齿轮、与所述齿轮啮合的内齿圈,以及设置在第一转盘下方并与所述球磨罐底部配合的第二转盘;加热单元,设置于所述球磨单元下方,包括加热箱、与所述加热箱上部通过气管连接的保护气体瓶、设置于所述加热箱底端的出气管,以及与所述加热箱通过导线连接的供电盒;以及,支撑单元,与所述球磨单元配合,包括与所述电机配合的壳体、支撑所述壳体的支撑腿,以及焊接在所述支撑腿上的连接杆;所述转轴与所述壳体旋转配合,所述内齿圈通过所述连接杆固定在所述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之间,所述加热箱内部设置有与所述导线连接的加热板。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球磨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转盘竖直设置有第一孔,所述第一孔内固定连接轴承,所述球磨罐与所述轴承配合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球磨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球磨罐顶部设置有与所述球磨罐铰接的顶部端盖,所述顶部端盖设置有与所述球磨罐配合的第一卡扣。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球磨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二转盘竖直设置有第二孔和第三孔,所述第二孔中部设置有环形凸起,所述球磨罐还包括放置于所述环形凸起上的过滤网,所述球磨罐底端与所述第二孔配合。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球磨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二转盘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转盘铰接的底部端盖,所述第二孔和所述转轴的轴心连线与所述底部端盖旋转轴垂直。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球磨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底部端盖包括与所述第三孔配合的第二卡扣,以及连接所述底部端盖和第二卡扣的弹簧。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球磨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加热箱还包括箱盖、与所述箱盖可拆卸配合的箱身、通过第一支撑架固定在所述箱身内的粉末存放盒,以及设置在所述加热箱底部的万向轮。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球磨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箱盖包括与所述箱盖侧面铰接的第三卡扣,所述箱身设置有与所述第三卡扣配合的第一凹槽。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球磨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加热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出气管上的阀门、以及设置在所述阀门和所述箱身之间的氧气测量仪。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球磨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还包括收集单元,设置于所述球磨罐下方,包括收集漏斗,以及与所述收集漏斗配合的第二支撑架。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球磨罐无需重复拆卸;物料粉碎后的粉末通过收集漏斗直接放进加热箱中,加热箱可以将粉末在保护气体的保护下进行加热。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为实例1中球磨装置的正视图。图2为实例1中球磨装置的侧视图。图3为实例2中球磨装置的球磨单元结构图。图4为实例2中球磨装置的其中一个球磨罐与第二转盘剖视图。图5为实例2中球磨装置的第二转盘俯视图。图6为实例2中球磨装置的底部端盖结构图。图7为实例2中球磨装置的加热单元结构图。图8为实例2中球磨装置的加热箱剖视图。图9为实例2中球磨装置的收集单元结构图。图10为实例2中球磨装置的正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专利技术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s)用双极板应具有较高的耐腐蚀性、较低的界面电阻率、良好的机械强度、疏水性和在PEMFCs工作环境中稳定性等。传统的碳基双极板仍在大量应用,但其强度不高,特别是在汽车或其它涉及高频机械振动的设备中容易损坏。因此强度高、性能稳定的钛和不锈钢材料作为双极板的研究和应用受到广泛关注并成为各大新能源公司发展重点方向之一。而钛及钛合金具有形状记忆效应,后续流道加工困难,不锈钢存在Cr离子对催化剂等有毒害作用,因此开发出一种成本可控,加工和抗腐蚀性能优异应用于双极板材料成为行业发展的趋势之一。但在一种新的钛合金制作方法中,需要将纯铝粉和纯钛粉采用球磨机进行球磨机械合金化,然后再将混合的粉末在保护气体的保护下进行加热,现需要一种装置,可以使纯铝粉和纯钛粉进行粉碎后进加热。实施例1参照图1和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球磨装置,球磨装置包括球磨单元100、加热单元200和支撑单元300,加热单元200设置于球磨单元100下方,支撑单元300支撑球磨单元100,物料在经过球磨单元100的粉碎后装进加热单元200中进行加热。具体的,球磨单元100包括电机101、与电机101通过皮带传送副连接的转轴102、与转轴102固定连接的第一转盘103、与第一转盘103配合连接的球磨罐104、固定于球磨罐104上的齿轮105、与齿轮105啮合的内齿圈106,以及设置在第一转盘103下方并与球磨罐104底部配合的第二转盘107,电机101和转轴102竖直固定在支撑单元300的壳体上,并且电机101和转轴102上均安装有皮带轮,电机101可通过皮带带动转轴102进行转动。转轴102上设置有螺纹和起到防滑作用的凹槽,第一转盘103和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球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球磨单元(100),包括电机(101)、与所述电机(101)通过皮带传送副连接的转轴(102)、与所述转轴(102)固定连接的第一转盘(103)、与所述第一转盘(103)配合连接的球磨罐(104)、固定于所述球磨罐(104)上的齿轮(105)、与所述齿轮(105)啮合的内齿圈(106),以及设置在第一转盘(103)下方并与所述球磨罐(104)底部配合的第二转盘(107);/n加热单元(200),设置于所述球磨单元(100)下方,包括加热箱(201)、与所述加热箱(201)上部通过气管(202)连接的保护气体瓶(203)、设置于所述加热箱(201)底端的出气管(204),以及与所述加热箱(201)通过导线(205)连接的供电盒(206);以及,/n支撑单元(300),与所述球磨单元(100)配合,包括与所述电机(101)配合的壳体(301)、支撑所述壳体(301)的支撑腿(302),以及焊接在所述支撑腿上的连接杆(303);/n所述转轴(102)与所述壳体(301)旋转配合,所述内齿圈(106)通过所述连接杆(303)固定在所述第一转盘(103)和第二转盘(107)之间,所述加热箱(201)内部设置有与所述导线(205)连接的加热板(201a)。/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球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球磨单元(100),包括电机(101)、与所述电机(101)通过皮带传送副连接的转轴(102)、与所述转轴(102)固定连接的第一转盘(103)、与所述第一转盘(103)配合连接的球磨罐(104)、固定于所述球磨罐(104)上的齿轮(105)、与所述齿轮(105)啮合的内齿圈(106),以及设置在第一转盘(103)下方并与所述球磨罐(104)底部配合的第二转盘(107);
加热单元(200),设置于所述球磨单元(100)下方,包括加热箱(201)、与所述加热箱(201)上部通过气管(202)连接的保护气体瓶(203)、设置于所述加热箱(201)底端的出气管(204),以及与所述加热箱(201)通过导线(205)连接的供电盒(206);以及,
支撑单元(300),与所述球磨单元(100)配合,包括与所述电机(101)配合的壳体(301)、支撑所述壳体(301)的支撑腿(302),以及焊接在所述支撑腿上的连接杆(303);
所述转轴(102)与所述壳体(301)旋转配合,所述内齿圈(106)通过所述连接杆(303)固定在所述第一转盘(103)和第二转盘(107)之间,所述加热箱(201)内部设置有与所述导线(205)连接的加热板(201a)。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盘(103)竖直设置有第一孔(103a),所述第一孔(103a)内固定连接轴承(103b),所述球磨罐(104)与所述轴承(103b)配合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球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磨罐(104)顶部设置有与所述球磨罐(104)铰接的顶部端盖(104a),所述顶部端盖(104a)设置有与所述球磨罐(104)配合的第一卡扣(104a-1)。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球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盘(107)竖直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平平彭小敏伍小波陈爽吴安如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