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浓缩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29456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08
本公开提供一种节能浓缩系统,包括:一双氧水储存槽;一热水槽,与双氧水储存槽连接;一冷水槽;一混合槽,与热水槽及冷水槽连接;一浓缩槽,具有一容置空间,其中一待处理样品及一加热单元设置于容置空间中,加热单元加热待处理样品,且浓缩槽与混合槽连接;一冷凝单元,具有一冷却空间及一样品出口,其中冷却空间与容置空间连通,一冷凝管设置于冷却空间中且对应样品出口设置,且冷凝管与冷水槽连接;以及一冷却塔,与冷凝管及与冷水槽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节能浓缩系统
本公开关于一种节能浓缩系统,尤指一种通过双氧水反应时产生的高温气体及热水提供能源的节能浓缩系统。
技术介绍
在化学工厂中,常常有许多废液被直接丢弃,而造成浪费。其中,诸多的废液之一为双氧水废液。双氧水废液于储存时仍会进行分解反应,而产生高温气体及热水。当高温气体产生过多而不受储存槽的负荷时,则有可能会有爆炸的问题产生。有鉴于此,本公开利用双氧水反应产生的高温气体及热水,发展出一种节能的浓缩系统;从而,除了可将双氧水废液再次利用外,还利用双氧水反应产生的高温气体及热水作为电力及热能的来源,进而达到节能及环保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关于一种节能浓缩系统,其通过双氧水反应时产生的高温气体及热水,提供处理待处理样品所需的电力及温度调配。本公开的节能浓缩系统,包括:一双氧水储存槽,包括一液体出口;一热水槽,包括一第一热水入口及一第一热水出口,其中第一热水入口与双氧水储存槽的该液体出口连接;一冷水槽,包括一第一冷水入口、一第一冷水出口及一第二冷水出口;一混合槽,包括一第二热水入口、一第二冷水入口、一第一混合水出口及一第一混合水入口,其中第二热水入口与热水槽的第一热水出口连接,而第二冷水入口与冷水槽的该第一冷水出口连接;一浓缩槽,具有一容置空间,其中一待处理样品及一加热单元设置于容置空间中,加热单元加热待处理样品,浓缩槽包括一第二混合水入口及一第二混合水出口,第二混合水入口与混合槽的第一混合水出口连接,第二混合水出口与混合槽的第一混合水出口连接,且加热单元与第二混合水入口及第二混合水出口连接;一冷凝单元,具有一冷却空间及一样品出口,其中冷却空间与容置空间连通,一冷凝管设置于冷却空间中且对应样品出口设置,冷凝管具有一第三冷水入口及一第三冷水出口,第三冷水入口与冷水槽的第二冷水出口连接;以及一冷却塔,包括一第四冷水入口及一第四冷水出口,其中第四冷水入口与冷凝管的第三冷水出口连接,而第四冷水出口与冷水槽的第一冷水入口连接。在本公开的节能浓缩系统中,主要是以双氧水储存槽中所储存的双氧水进行分解反应,反应后所产生的热水可用以提供热水槽中所需的热水。同时,将热水槽的热水与冷水槽的冷水于混合槽中混合,而可提供所需水温的水至浓缩槽中的加热单元,以处理待处理样品。本公开的节能浓缩系统还包括:一发电单元,其中双氧水储存槽还包括一气体出口,且气体出口与发电单元连接。在本公开的节能浓缩系统中,冷却塔可与发电单元电性连接。此外,本公开的节能浓缩系统可还包括一真空泵,其中真空泵与发电单元电性连接且真空泵与浓缩槽连接。因此,当双氧水储存槽中所储存的双氧水进行分解反应时,所产生的高压蒸气可驱动发电单元,而提供节能浓缩系统所需的电力。还详细而言,于本公开中,双氧水分解时所产生的高压蒸气可驱动发电单元进行发电,以提供如真空泵及/或冷却塔所需的电力。本公开的节能浓缩系统可还包括一热泵,其中热泵包括一第二热水出口与一第五冷水出口,第二热水出口与热水槽的一第二热水入口连接,而第五冷水出口与冷水槽的一第五冷水入口连接。于此,热泵可作为前述以双氧水提供热水的备用装置。在本公开的节能浓缩系统中,热水槽还包括一第三热水出口,冷却塔还包括一第三热水入口,且第三热水出口与第三热水入口连接。当热水槽中的热水过多时,可通过热水槽的第三热水出口输出热水并由冷却塔的第三热水入口将热水输入至冷却塔中,经由冷却塔作用将热水冷却成冷水,并提供至冷水槽,以维持热泵的制热能力。本公开的节能浓缩系统可还包括一样品排出管,其中样品排出管为一存水弯,且样品排出管与样品出口连接。于本公开中,存水弯的种类并无特殊限制,可为U型、S型或L型的存水弯。本公开的节能浓缩系统可还包括一温度检测单元,设于混合槽的第一混合水出口处。在本公开的节能浓缩系统中,加热单元可为一盘管,且盘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混合水入口及第二混合水出口连接。或者,在本公开的节能浓缩系统中,加热单元可包括一加热盘及一样品盘,样品盘设于加热盘上,待处理样品系设置于样品盘中,且加热单元的加热盘与第二混合水入口及第二混合水出口连接。附图说明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1的节能浓缩系统的示意图。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2的节能浓缩系统的示意图。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3的节能浓缩系统的示意图。【符号说明】1双氧水储存槽11液体出口12气体出口13双氧水注入口14排出口2热水槽21第一热水入口22第一热水出口23第二热水入口24第三热水出口3冷水槽31第一冷水入口32第一冷水出口33第二冷水出口34第五冷水入口4混合槽41第二热水入口42第二冷水入口43第一混合水出口44第一混合水入口45温度检测单元5浓缩槽51容置空间52加热单元521加热盘522样品盘53第二混合水入口54第二混合水出口55支撑组件6冷凝单元61冷却空间62样品出口63冷凝管64第三冷水入口65第三冷水出口66样品瓶67样品排出管7冷却塔71第四冷水入口72第四冷水出口73第三热水入口8发电单元9真空泵10热泵101第二热水出口102第五冷水出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公开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公开也可通过其他不同的具体实施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针对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悖离本公开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与变更。再者,说明书与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序数例如”第一”、”第二”等的用词,以修饰权利要求的组件,其本身并不意含及代表该权利要求的组件有任何之前的序数,也不代表某一请求组件与另一请求组件的顺序、或是制造方法上的顺序,该些序数的使用仅用来使具有某命名的一请求组件得以和另一具有相同命名的请求组件能作出清楚区分。此外,可以混合本公开不同实施例的特征以形成另一实施例。实施例1图1为本实施例的节能浓缩系统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节能浓缩系统包括:一双氧水储存槽1、一热水槽2、一冷水槽3、一混合槽4、一浓缩槽5、一冷凝单元6及一冷却塔7。此外,本实施例的节能浓缩系统还包括:一发电单元8及一真空泵9。接下来,将详细描述前述组件间的链接关系。在本实施例的节能浓缩系统中,双氧水储存槽1是用以存放双氧水。于本实施例中,可使用双氧水废液,以达到环保的目的。在本实施例中,双氧水储存槽1可包括:一液体出口11及一气体出口12。其中,当双氧水储存槽1中的双氧水进行分解反应时,分解后的双氧水除了产生水及氧气外,还产生大量的热;故双氧水分解后,会产生大量的高温气体及热水,而高温气体可通过气体出口12排出,热水则可通过液体出口11排出。此外,双氧水储存槽1可还包括:一双氧水注入口13,而待反应的双氧水可通过双氧水注入口13注入至双氧水储存槽1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节能浓缩系统,包括:/n一双氧水储存槽,包括一液体出口;/n一热水槽,包括一第一热水入口及一第一热水出口,其中该第一热水入口与该双氧水储存槽的该液体出口连接;/n一冷水槽,包括一第一冷水入口、一第一冷水出口及一第二冷水出口;/n一混合槽,包括一第二热水入口、一第二冷水入口、一第一混合水出口及一第一混合水入口,其中该第二热水入口与该热水槽的该第一热水出口连接,而该第二冷水入口与该冷水槽的该第一冷水出口连接;/n一浓缩槽,具有一容置空间,其中一待处理样品及一加热单元设置于该容置空间中,该加热单元加热该待处理样品,该浓缩槽包括一第二混合水入口及一第二混合水出口,该第二混合水入口与该混合槽的该第一混合水出口连接,该第二混合水出口与该混合槽的该第一混合水出口连接,且该加热单元与该第二混合水入口及该第二混合水出口连接;/n一冷凝单元,具有一冷却空间及一样品出口,其中该冷却空间与该容置空间连通,一冷凝管设置于该冷却空间中且对应该样品出口设置,该冷凝管具有一第三冷水入口及一第三冷水出口,该第三冷水入口与该冷水槽的该第二冷水出口连接;以及/n一冷却塔,包括一第四冷水入口及一第四冷水出口,其中该第四冷水入口与该冷凝管的该第三冷水出口连接,而该第四冷水出口与该冷水槽的该第一冷水入口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浓缩系统,包括:
一双氧水储存槽,包括一液体出口;
一热水槽,包括一第一热水入口及一第一热水出口,其中该第一热水入口与该双氧水储存槽的该液体出口连接;
一冷水槽,包括一第一冷水入口、一第一冷水出口及一第二冷水出口;
一混合槽,包括一第二热水入口、一第二冷水入口、一第一混合水出口及一第一混合水入口,其中该第二热水入口与该热水槽的该第一热水出口连接,而该第二冷水入口与该冷水槽的该第一冷水出口连接;
一浓缩槽,具有一容置空间,其中一待处理样品及一加热单元设置于该容置空间中,该加热单元加热该待处理样品,该浓缩槽包括一第二混合水入口及一第二混合水出口,该第二混合水入口与该混合槽的该第一混合水出口连接,该第二混合水出口与该混合槽的该第一混合水出口连接,且该加热单元与该第二混合水入口及该第二混合水出口连接;
一冷凝单元,具有一冷却空间及一样品出口,其中该冷却空间与该容置空间连通,一冷凝管设置于该冷却空间中且对应该样品出口设置,该冷凝管具有一第三冷水入口及一第三冷水出口,该第三冷水入口与该冷水槽的该第二冷水出口连接;以及
一冷却塔,包括一第四冷水入口及一第四冷水出口,其中该第四冷水入口与该冷凝管的该第三冷水出口连接,而该第四冷水出口与该冷水槽的该第一冷水入口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浓缩系统,还包括:一发电单元,其中该双氧水储存槽还包括一气体出口,且该气体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豪杰吕志鹏陈韵慈张振钦
申请(专利权)人:义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