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294419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属于消防装置领域,包括两个支柱,两个支柱之间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上沿着支撑杆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喷水管,喷水管上沿着喷水管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喷头,喷头与喷水管连通且朝向远离支撑杆的位置,还包括用于朝喷水管内泵水的泵水装置,支撑杆的两端沿竖直方向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支柱上,支柱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支撑杆移动的驱动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便于提高灭火效果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消防装置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技术介绍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由洒水喷头、报警阀组、水流报警装置(水流指示器或压力开关)等组件,以及管道、供水设施组成,并能在发生火灾时喷水的自动灭火系统。由湿式报警阀组、闭式喷头、水流指示器、控制阀门、末端试水装置、管道和供水设施等组成。系统的管道内充满有压水,一旦发生火灾,喷头动作后立即喷水。现有的申请公布号为CN109731262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精确喷洒功能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包括水箱、稳压泵、入水管、报警阀、警铃、出水管、末端试水装置、控制器、顶板和两个支柱,两个支柱之间设有保温机构和移动机构,所述保温机构包括第一电热丝、金属软管和两个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包括第一电机、滚筒和第二电热丝,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滑动组件、连接杆、连接条和辅助单元。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发生起火时,控制器控制稳压泵将水箱内的水泵入入水管,并通过支柱上的喷头喷出,从而起到灭火的作用,但是由于喷头的高度较高,在进行灭火时,喷头喷出的水无法起到较好的灭火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提高灭火效果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包括两个支柱,两个所述支柱之间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沿着支撑杆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喷水管,所述喷水管上沿着喷水管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喷头,所述喷头与喷水管连通且朝向远离支撑杆的位置,还包括用于朝喷水管内泵水的泵水装置,所述支撑杆的两端沿竖直方向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支柱上,所述支柱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支撑杆移动的驱动装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发生火灾时,泵水装置启动将水泵入喷水管内,水进入喷水管内后从喷头喷出,同时驱动装置启动使撑杆沿着支柱朝下移动,从而使喷头朝下移动,使得喷头与火灾发生处的距离减小,使得喷头喷出的水可以更好地进行灭火,从而提高了灭火效果,使得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使用更加方便。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两个所述支柱相对的面上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支撑杆的两端设置有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侧滑槽内的滑块,所述滑块与滑槽配合设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转动连接于一侧滑槽内的螺纹丝杠,所述螺纹丝杠沿着滑槽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滑块螺纹套接于螺纹丝杠上,所述支柱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螺纹丝杠转动的电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电机,电机带动螺纹丝杠转动,此时,由于滑块位于滑槽内,螺纹丝杠不能带动滑块转动,且滑块螺纹连接于螺纹丝杠上,因此滑块会在螺纹丝杠上沿着螺纹丝杠的长度方向移动,滑块移动则会带动支撑杆移动,从而带动喷头移动,如此便实现了支撑杆的移动,且螺纹丝杠在短距离输送时具有较好的传动精度,可以更好地带动支撑杆移动。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两个所述支柱之间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位于支撑杆上方,所述固定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支柱,所述固定杆为中空设置,所述固定杆内设置有进水管,所述固定杆远离支撑杆的面上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与固定杆内部连通,所述进水管的一端穿过固定孔与泵水装置,所述固定杆朝向支撑杆的面上沿着固定杆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与固定杆内部连通,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穿过固定槽与喷水管连通,所述固定杆内设置有用于使进水管复位的复位装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发生火灾时,泵水装置将水泵入进水管,水再通过进水管进入喷水管并从喷头喷出,同时支撑杆会向下移动,此时支撑杆会带动固定杆内的进水管从固定槽移出,使得进水管可以将水引流至喷水管内,而在灭火完毕后,支撑杆回到原位,此时固定杆内的复位装置会使进水管回到固定杆内,如此便实现了进水管的复位,避免了进水管暴露在外侧而损坏。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复位装置包括转动连接于固定杆内的复位杆,所述复位杆沿着固定杆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进水管沿着复位杆的长度方向缠绕在复位杆上,所述复位杆上位于固定孔的位置设置有固定夹,所述进水管固定于固定夹内,所述复位杆上且位于复位杆的两端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杆和复合杆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杆向下移动时,支撑杆会带动进水管移出,此时由于进水管缠绕在复位杆上,因此进水管会带动复位杆转动,使得转动轴上的复位弹簧扭转,复位弹簧扭转后会产生弹性,在支撑杆回到原位时,复位弹簧的弹性便会带动复位杆回转,从而将进水管重新缠绕在复位杆上。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复位杆上设置有用于固定进水管的固定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夹的设置可以防止出现进水管与复位杆之间相对转动,导致进水管无法正确缠绕在复位杆上的情况。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进水管与泵水装置连通的位置设置有过滤部,所述过滤部内设置有过滤网。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过滤部内的过滤网可以对进入进水管的水进行过滤,从而防止杂质进入进水管和喷水管内后,造成喷头的堵塞的情况出现。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过滤部上开设有更换口,所述过滤网的一侧设置有密封块,所述过滤网通过更换口插入过滤部时,所述密封块将更换口封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过滤网使用一定时间后,可以将过滤框通过更换口取出,并对过滤网进行清理,保证过滤网的过滤效果,密封块则可以防止杂质进入过滤部内。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喷头的流量系数为320。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将喷水管和喷头设置在支撑杆上,并使支撑杆滑动连接于支柱上,再通过驱动装置带动支撑杆在支柱上上移动,使得在发生火灾时,支撑杆可以带动喷头朝下移动,从而减小喷头与起火处的距离,使得喷头喷出的水可以更好地将火浇灭,从而使得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灭火效果更好;2.通过在固定杆内设置进水管,使进水管分别与泵水装置和喷水管连通,使得支撑杆在移动时,进水管可以正常地将水通入喷水管内,同时固定杆内的复位装置可以使进水管在灭火后回到固定杆内,从而防止进水管暴露出来造成损坏;3.通过在进水管上设置过滤部,在过滤部内设置过滤网,使得过滤网可以对进入进水管的水进行过滤,从而减少发生杂质将喷头堵塞的情况,保证喷头的正常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剖开固定杆后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是图2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用于展示过滤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柱;11、滑槽;12、螺纹丝杠;13、电机;2、支撑杆;21、喷水管;22、喷头;23、滑块;3、泵水装置;31、水箱;32、稳压泵;33、入水管;4、固定杆;41、固定孔;42、固定槽;43、复位杆;431、转动轴;43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包括两个支柱(1),两个所述支柱(1)之间设置有支撑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上沿着支撑杆(2)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喷水管(21),所述喷水管(21)上沿着喷水管(2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喷头(22),所述喷头(22)与喷水管(21)连通且朝向远离支撑杆(2)的位置,还包括用于朝喷水管(21)内泵水的泵水装置(3),所述支撑杆(2)的两端沿竖直方向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支柱(1)上,所述支柱(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支撑杆(2)移动的驱动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包括两个支柱(1),两个所述支柱(1)之间设置有支撑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上沿着支撑杆(2)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喷水管(21),所述喷水管(21)上沿着喷水管(2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喷头(22),所述喷头(22)与喷水管(21)连通且朝向远离支撑杆(2)的位置,还包括用于朝喷水管(21)内泵水的泵水装置(3),所述支撑杆(2)的两端沿竖直方向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支柱(1)上,所述支柱(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支撑杆(2)移动的驱动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柱(1)相对的面上均开设有滑槽(11),所述滑槽(11)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支撑杆(2)的两端设置有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侧滑槽(11)内的滑块(23),所述滑块(23)与滑槽(11)配合设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转动连接于一侧滑槽(11)内的螺纹丝杠(12),所述螺纹丝杠(12)沿着滑槽(11)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滑块(23)螺纹套接于螺纹丝杠(12)上,所述支柱(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螺纹丝杠(12)转动的电机(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柱(1)之间设置有固定杆(4),所述固定杆(4)位于支撑杆(2)上方,所述固定杆(4)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支柱(1),所述固定杆(4)为中空设置,所述固定杆(4)内设置有进水管(5),所述固定杆(4)远离支撑杆(2)的面上开设有固定孔(41),所述固定孔(41)与固定杆(4)内部连通,所述进水管(5)的一端穿过固定孔(41)与泵水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寇小鑫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能投建工集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