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辅助下带机构、环形带制带装置和加工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9376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辅助下带机构,包括:分带件,可在竖直方向上移动,位于翻折后的织物带的两端之间,且随所述织物带送带而下降;推带件,可在水平方向上移动,位于翻折后的所述织物带的非送带端背向所述分带件一侧面,且随所述织物带送带而靠近所述分带件的最低下降点。该辅助下带机构可防止所述织物带在向下输送时发生异常的情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环形带制带装置和加工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辅助下带机构、环形带制带装置和加工设备
本技术涉及机械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辅助下带机构、环形带制带装置和加工设备。
技术介绍
环形带制带装置是一种将织物带翻折后对所述织物带进行焊接和剪切,以使所述织物带的两端焊接在一起形成环形带的设备,常用于制作内裤等衣物的环形橡筋裤头。在送带过程中,由于自身重力作用,所述织物带在焊切机构处会自然下垂形成向下输送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理解为一个下带过程。如果所述织物带上存在一些比较硬的折痕,这些折痕在所述织物带的向下输送过程中可能会挂在所述焊切机构或其他机构上,导致所述织物带的送带端在向下输送时发生异常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辅助下带机构,可防止所述织物带在向下输送时发生异常的情况。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环形带制带装置和加工设备。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辅助下带机构,包括:分带件,可在下带方向上升降,位于翻折后的所述织物带的两端之间,且随所述织物带输送而下降至预定位置;推带件,可靠近或远离所述预定位置,位于翻折后的所述织物带的非送带端背向所述分带件一侧面,且随所述织物带输送而靠近所述预定位置,以将所述织物带的非送带端推向位于所述预定位置上的分带件。进一步地,还包括:升降驱动组件,用于连接驱动所述分带件在下带方向上移动。进一步地,还包括:推带驱动组件,用于连接驱动所述推带件靠近或远离所述预定位置。一种环形带制带装置,包括:送带机构,用于输送所述织物带,以将所述织物带的第一焊切位移动至焊切工位上;收带机构,用于收取废带,以将与所述废带连接的所述织物带的第二焊切位移动至焊切工位上;焊切机构,用于将焊切工位上所述织物带翻折后重叠的第一焊切位和第二焊切位焊接在一起并切断形成所述环形带;上述的辅助下带机构,用于辅助所述织物带在送带过程中进行下带。进一步地,所述焊切机构在对重叠的第一焊切位和第二焊切位进行焊接并切断时,同时将所述织物带和废带重新焊接在一起。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焊切位和第二焊切位之间的织物带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于焊切工位下方实现翻折效果。进一步地,还包括:预设机构,用于预设所述第一焊切位和第二焊切位在所述织物带上的位置。进一步地,还包括:对齐机构,用于限定翻折后的所述织物带的两端侧边,使翻折后的所述织物带的两端侧边对齐。进一步地,还包括:定带机构,用于将制好的所述环形带展开至所需长度。一种环形带加工设备,包括上述环形带制带装置。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辅助下带机构采用分带件将翻折后的所述织物带的两端隔开,以防止两端互相干扰,且所述分带件随所述织物带输送而下降时可下压拨动异常的所述织物带,使所述织物带的送带端的下降恢复通畅;同时,所述推带件将所述织物带的非送带端推向位于所述预定位置上的分带件,防止所述织物带的送带端在向下输送时跑偏到所述分带件的另一侧而挂在所述分带件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环形带制带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环形带制带装置的送带收带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环形带制带装置的A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环形带制带装置的送带收带简化图;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环形带制带装置的切带示意图;图6为图5所示的环形带制带装置的B处局部放大图;图7为本技术提供的环形带制带装置的切带简化图;图8为本技术提供的环形带制带装置的定带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提供的环形带加工设备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提供的输送装置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一如图2-4所示,一种辅助下带机构,不限应用于环形带制带装置中,包括:分带件161,可在下带方向上升降,位于翻折后的所述织物带41的两端之间,且随所述织物带41输送而下降至预定位置;推带件162,可靠近或远离所述预定位置,位于翻折后的所述织物带41的非送带端(与收带机构12连接的一端)背向所述分带件161一侧面,且随所述织物带41输送而靠近所述预定位置,以将所述织物带41的非送带端推向位于所述预定位置上的分带件161。该辅助下带机构采用分带件161将翻折后的所述织物带41的两端隔开,以防止两端互相干扰,且所述分带件161随所述织物带输送而下降时可下压拨动异常的所述织物带41,使所述织物带41的送带端(与送带机构11连接的一端)的下降恢复通畅;同时,所述推带件162将所述织物带的非送带端推向位于所述预定位置上的分带件161,防止所述织物带41的送带端在向下输送时跑偏到所述分带件161的另一侧而挂在所述分带件161上。具体的,所述分带件161位于翻折后的所述织物带41的两端之间,可将翻折后的所述织物带41的两端隔开,以防止两端互相干扰,且所述分带件161可在下带方向上升降,在所述送带机构11输送所述织物带41时,所述分带件161随同所述织物带41的输送而下降至位于所述焊切机构13下方的预定位置,若所述织物带41的送带端在向下输送时挂在所述焊切机构13或其他机构上而发生异常的话,则下降的所述分带件161可下压拨动异常的所述织物带41,使所述织物带41的送带端的向下输送过程恢复通畅;同时,所述推带件162可靠近或远离所述预定位置,当所述分带件161下降至所述预定位置时,所述推带件162移动靠近位于所述预定位置(所述推带件162与位于所述预定位置上的分带件161不一定等高),以将所述织物带41的非送带端推向位于所述预定位置上的分带件161,使得所述织物带41的非送带端和分带件161之间的间隙变小以挡住所述织物带41的送带端,防止所述织物带41的送带端在向下输送时跑偏到所述分带件161的另一侧而挂在所述分带件161上。在所述焊切机构13进行焊切前,所述分带件161复位至所述焊切机构13的上方,所述推带件162也复位至远离所述预定位置的地方;当所述焊切机构13同时将所述织物带41和废带43重新焊接在一起后,所述分带件161位于所述织物带41和废带43的焊接位上方。该辅助下带机构还包括:升降驱动组件,用于连接驱动所述分带件161在下带方向上移动;推带驱动组件,用于连接驱动所述推带件162靠近或远离所述预定位置。本实施例中,所述升降驱动组件包括升降气缸,所述推带驱动组件包括推带气缸。实施例二如图1-8所示,一种环形带制带装置,包括:送带机构11,用于输送织物带41,以将所述织物带41的第一焊切位4a移动至焊切工位上;收带机构12,用于收取废带43,以将与所述废带43连接的所述织物带41的第二焊切位4b移动至焊切工位上;焊切机构13,用于将焊切工位上所述织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辅助下带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分带件,可在下带方向上升降,位于翻折后的所述织物带的两端之间,且随所述织物带输送而下降至预定位置;/n推带件,可靠近或远离所述预定位置,位于翻折后的所述织物带的非送带端背向所述分带件一侧面,且随所述织物带输送而靠近所述预定位置,以将所述织物带的非送带端推向位于所述预定位置上的分带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辅助下带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带件,可在下带方向上升降,位于翻折后的所述织物带的两端之间,且随所述织物带输送而下降至预定位置;
推带件,可靠近或远离所述预定位置,位于翻折后的所述织物带的非送带端背向所述分带件一侧面,且随所述织物带输送而靠近所述预定位置,以将所述织物带的非送带端推向位于所述预定位置上的分带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下带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升降驱动组件,用于连接驱动所述分带件在下带方向上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辅助下带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推带驱动组件,用于连接驱动所述推带件靠近或远离所述预定位置。


4.一种环形带制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同一机架上的:
送带机构,用于输送所述织物带,以将所述织物带的第一焊切位移动至焊切工位上;
收带机构,用于收取废带,以将与所述废带连接的所述织物带的第二焊切位移动至焊切工位上;
焊切机构,用于将焊切工位上所述织物带翻折后重叠的第一焊切位和第二焊切位焊接在一起并切断形成所述环形带;
包括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保东邓伟聪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科祺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