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激光散斑血流灌注成像系统的数据库建立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29299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激光散斑血流灌注成像系统的数据库建立方法,使用激光散斑血流成像装置对被测对象的微循环状况进行量化并建立数据库。对测量数据建立数据库,数据库的建立方法包括:基本信息采集;衬比图采集;对衬比图进行数据分析;建立正常微循环数据库和休克微循环数据库;建立休克评估数据库。该数据库分类合理、信息量大、调用方便,实现了数据的规范化保存并且能通过数据库调用实现对休克的评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激光散斑血流灌注成像系统的数据库建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数据库建立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激光散斑血流灌注成像系统的数据库建立方法。
技术介绍
休克是一种以组织器官微循环障碍为主的全身性病理过程,微循环障碍在休克生理病理学至关重要,并且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随着对休克病理生理研究的深入,发现微循环障碍似乎比休克发生得更早。因此了解休克微循环与血管反应性变化,对休克的指导治疗及评估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激光散斑血流成像技术是一种非接触、无创伤、高时空分辨率、大面积血流速度检测技术,该技术可以将被测对象的微循环状况量化,更加精确得实施对微循环的监测。但是使用激光散斑血流成像技术进行对微循环的检测时,使用激光散斑血流成像装置进行测量时,数据的保存没有一个规范化的标准,这样会增加数据对照的难度,也降低了数据查找的效率。另外,休克都是突发性的,无法得到休克患者在休克前的微循环数据,因此无法通过自体对照的方式判断患者的微循环状况是否恢复到了其自身的正常状态。由于年龄、性别等各种因素也会对微循环产生影响,因此也无法设定一个标准值判断患者的微循环状况的恢复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针对微循环数据保存不规范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激光散斑血流灌注成像系统的数据库建立方法,使用激光散斑血流成像装置对被测对象的微循环状况进行量化并建立数据库。数据库中收录了非休克者和休克患者的手指尖微循环数据,其特点是数据库分类合理、信息量大、调用方便,为进一步的休克评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激光散斑血流灌注成像系统的数据库建立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基本信息采集:对于健康人收集被测对象的姓名、性别、年龄、病史;对于休克患者收集被测对象的住院号、姓名、性别、年龄、用药情况、测量日期;2)衬比图采集:使用激光散斑血流成像装置对被测对象的左右手背进行拍摄,拍摄获取衬比图具体步骤如下:2.1)、调整拍摄装置与被测手背的距离,使相机可以拍摄到整个手背;2.2)、设定相机曝光时间为100ms,测量时间为50s,每5s得到一张衬比图;2.3)、调整相机焦距使图像清晰,调整光圈至手背区域与背景区域灰度值差异小于10;2.4)、采集衬比图,最终得到10张衬比图。3)对衬比图进行数据分析:对于一幅衬比图,分别选取图中食指、中指、无名指指尖的区域,分别求得选取区域内的平均衬比值将平均衬比值转换为平均相对速度值转换为的公式为:其中i=1,2,3,分别代表食指尖区域、中指尖区域、无名指尖区域;T为相机的曝光时间,τc为散斑图样的自相关衰减时间,λ为激光散斑血流成像装置中激光器输出激光波长;4)建立正常微循环数据库:将健康人的基本信息和对应的步骤3)得到的健康人指尖微循环数据录入到正常微循环数据库中,在录入时对数据进行分类,分类的依据分别为年龄、性别、血压、心率、身体质量指数、左右手和不同手指;5)建立休克微循环数据库:将休克患者的基本信息和对应的步骤3)得到的休克患者微循环数据录入休克微循环数据库中,数据的分类方法与步骤4)所述相同;6)建立休克评估数据库:将正常微循环数据库和休克微循环数据库合并构建为休克评估数据库,将正常微循环数据库中每个组别中数据的最小值设为阈值a,将休克微循环数据库中每个组别中数据的最大值设为阈值b;当平均相对速度值时,数据库提示“微循环正常”;当时,数据库提示“微循环较差,有休克风险”;当时,数据库提示“微循环极差,已经休克”。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用于激光散斑血流灌注成像系统的数据库建立方法,该数据库分类合理、信息量大、调用方便,实现了数据的规范化保存并且能通过数据库调用实现对休克的评估。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用于激光散斑血流灌注成像系统的数据库建立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数据库分类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用于激光散斑血流灌注成像系统的数据库建立流程图,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基本信息采集:对于健康人收集被测对象的姓名、性别、年龄、病史。对于休克患者收集被测对象的住院号、姓名、性别、年龄、用药情况、测量日期。2、衬比图采集:使用激光散斑血流成像装置(由激光器,扩束镜,CCD相机及PC端构成)对被测对象的左右手背进行拍摄,拍摄获取衬比图具体步骤如下:2.1、调整拍摄装置与被测手背的距离,使相机可以拍摄到整个手背;2.2、设定相机曝光时间为100ms,测量时间为50s。每5s得到一张衬比图;2.3、调整相机焦距使图像清晰,调整光圈至手背区域与背景区域灰度值差异小于10;2.4、采集衬比图,最终得到10张衬比图。3、对衬比图进行数据分析:对于一幅衬比图,分别选取图中食指、中指、无名指指尖的区域,分别求得选取区域内的平均衬比值将平均衬比值转换为平均相对速度值转换为的公式为:其中T为相机的曝光时间,τc为散斑图样的自相关衰减时间,λ为激光散斑血流成像装置中激光器输出激光波长。4、建立正常微循环数据库:将健康人的基本信息和对应的步骤3得到的健康人指尖微循环数据录入到正常微循环数据库中,在录入时对数据进行分类,分类的依据分别为年龄、性别、血压、心率、身体质量指数(BMI)、左右手和不同手指。以性别为依据分为男性与女性,以年龄为依据分为少年(0~17岁)、青年(18~40岁)、中年(41岁~65岁)和老年(65岁以上),以血压分为低血压(血压低于90/60mmHg)、正常血压和高血压(血压高于140/90mmHg),以心率分为心动过速(心率大于100bpm)、正常心率和心动过缓(心率小于60bpm),以BMI指数分为正常体重(18.5~23.9)、超重(24~27.9)和肥胖(28以上),以不同的手分为左手和右手,以不同的手指分为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在数据录入时以上述的分类方法,将测得的数据录入相应的组别中。如图2所示数据库分类结构图。5、建立休克微循环数据库:将休克患者的基本信息和对应的步骤3得到的休克患者微循环数据录入休克微循环数据库中,数据的分类方法与步骤4所述相同。6、建立休克评估数据库:将正常微循环数据库和休克微循环数据库合并构建为休克评估数据库。将正常微循环数据库中每个组别中数据的最小值设为阈值a,将休克微循环数据库中每个组别中数据的最大值设为阈值b。当平均相对速度值时,数据库提示“微循环正常”。当时,数据库提示“微循环较差,有休克风险”。当时,数据库提示“微循环极差,已经休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激光散斑血流灌注成像系统的数据库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n1)基本信息采集:对于健康人收集被测对象的姓名、性别、年龄、病史;对于休克患者收集被测对象的住院号、姓名、性别、年龄、用药情况、测量日期;/n2)衬比图采集:使用激光散斑血流成像装置对被测对象的左右手背进行拍摄,拍摄获取衬比图具体步骤如下:/n2.1)、调整拍摄装置与被测手背的距离,使相机可以拍摄到整个手背;/n2.2)、设定相机曝光时间为100ms,测量时间为50s,每5s得到一张衬比图;/n2.3)、调整相机焦距使图像清晰,调整光圈至手背区域与背景区域灰度值差异小于10;/n2.4)、采集衬比图,最终得到10张衬比图。/n3)对衬比图进行数据分析:对于一幅衬比图,分别选取图中食指、中指、无名指指尖的区域,分别求得选取区域内的平均衬比值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激光散斑血流灌注成像系统的数据库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基本信息采集:对于健康人收集被测对象的姓名、性别、年龄、病史;对于休克患者收集被测对象的住院号、姓名、性别、年龄、用药情况、测量日期;
2)衬比图采集:使用激光散斑血流成像装置对被测对象的左右手背进行拍摄,拍摄获取衬比图具体步骤如下:
2.1)、调整拍摄装置与被测手背的距离,使相机可以拍摄到整个手背;
2.2)、设定相机曝光时间为100ms,测量时间为50s,每5s得到一张衬比图;
2.3)、调整相机焦距使图像清晰,调整光圈至手背区域与背景区域灰度值差异小于10;
2.4)、采集衬比图,最终得到10张衬比图。
3)对衬比图进行数据分析:对于一幅衬比图,分别选取图中食指、中指、无名指指尖的区域,分别求得选取区域内的平均衬比值将平均衬比值转换为平均相对速度值转换为的公式为: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晖于诤李然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