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式电缆桥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9006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移动式电缆桥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连接第一立杆,第一立杆可拆卸的连接第二立杆,第二立杆的顶端连接托板,该托板可拆卸的连接桥架本体,所述桥架本体设有盖板。所述第一立杆、第二立杆均由角钢制成,第一立杆的两侧面分别沿竖向均匀分布若干通孔,第二立杆置于第一立杆的内侧并与第一立杆贴合,第二立杆设有与第一立杆一一对应相通的通孔,第一螺栓依次穿过第一立杆上的通孔、第二立杆上的通孔后拧上螺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便捷,可对施工电缆进行快速、稳定的支撑,节约了施工成本,提高了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移动式电缆桥架
本技术属于线路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移动式电缆桥架。
技术介绍
在施工现场经常需要对施工电缆进行临时支撑,目前在大部分的施工工地,均采用搭建支撑架的方式来实施,这种方法需要使用大量的搭建材料,且费时、费工,效率低,还时常受场地条件的限制,给搭建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施工结束后还需要拆除支撑架,浪费了人力资源和建设材料,降低了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可移动式电缆桥架,该电缆桥架结构简单,使用便捷,可对施工电缆进行快速、稳定的支撑,节约了施工成本,提高了施工效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包括:底座,所述底座连接第一立杆,第一立杆可拆卸的连接第二立杆,第二立杆的顶端连接托板,该托板可拆卸的连接桥架本体,所述桥架本体设有盖板。所述第一立杆、第二立杆均由角钢制成,第一立杆的两侧面分别沿竖向均匀分布若干通孔,第二立杆置于第一立杆的内侧并与第一立杆贴合,第二立杆设有与第一立杆一一对应相通的通孔,第一螺栓依次穿过第一立杆上的通孔、第二立杆上的通孔后拧上螺母。所述托板设有多个螺纹孔,桥架本体的底面设有与托板上的螺纹孔相对应的通孔,第二螺栓穿过桥架本体上的通孔后螺纹连接托板。所述底座由混凝土浇筑而成,所述底座与第一立杆的连接是通过浇筑连接。所述第二立杆与托板的连接为焊接。所述桥架本体的端部还设有固定电缆的通孔。本技术一种可移动式电缆桥架,该电缆桥架结构简单,使用便捷,可对施工电缆进行快速、稳定的支撑,节约了施工成本,提高了施工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利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加清楚的了解,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连接第一立杆2,第一立杆可拆卸的连接第二立杆3,第二立杆的顶端连接托板4,该托板可拆卸的连接桥架本体5,所述桥架本体设有盖板6。所述第一立杆、第二立杆均由角钢制成,第一立杆的两侧面分别沿竖向均匀分布若干通孔,第二立杆置于第一立杆的内侧并与第一立杆贴合,第二立杆设有与第一立杆一一对应相通的通孔,第一螺栓依次穿过第一立杆上的通孔、第二立杆上的通孔后拧上螺母。所述托板设有多个螺纹孔,桥架本体的底面设有与托板上的螺纹孔相对应的通孔,第二螺栓穿过桥架本体上的通孔后螺纹连接托板。所述底座由混凝土浇筑而成,所述底座与第一立杆的连接是通过浇筑连接。所述第二立杆与托板的连接为焊接。进一步的,所述桥架本体的端部还设有固定电缆的通孔。使用时,通过螺栓穿入第一立杆与第二立杆的通孔进行连接,并可通过调整第一立杆与第二立杆的连接位置来调整桥架本体的高度,以满足支撑不同高度的电缆的需要。本技术一种可移动式电缆桥架,该电缆桥架结构简单,使用便捷,可对施工电缆进行快速、稳定的支撑,节约了施工成本,提高了施工效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移动式电缆桥架,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连接第一立杆(2),第一立杆可拆卸的连接第二立杆(3),第二立杆的顶端连接托板(4),该托板可拆卸的连接桥架本体(5),所述桥架本体设有盖板(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式电缆桥架,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连接第一立杆(2),第一立杆可拆卸的连接第二立杆(3),第二立杆的顶端连接托板(4),该托板可拆卸的连接桥架本体(5),所述桥架本体设有盖板(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电缆桥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杆、第二立杆均由角钢制成,第一立杆的两侧面分别沿竖向均匀分布若干通孔,第二立杆置于第一立杆的内侧并与第一立杆贴合,第二立杆设有与第一立杆一一对应相通的通孔,第一螺栓依次穿过第一立杆上的通孔、第二立杆上的通孔后拧上螺母。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仕山严大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