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89324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池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注液装置,包括注液支撑架、装设于注液支撑架的顶部的盖板、位于盖板的下方的注液器、用于承载电池壳的载具及与注液支撑架可拆卸地连接的处理腔,注液器包括升降设置于注液支撑架的升降板、装设于升降板靠近载具的一侧的注液杯、贯穿升降板并与注液杯连通的注液管及装设于注液杯的出液端的注液嘴,升降板设置有与注液杯连通的第一真空孔,注液管的进液端突伸出盖板外,盖板用于与处理腔盖合,处理腔设置有第二真空孔及正压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在外部环境中向注液器及电池壳内注液,再通过高压注液,注液的效率高,且通过负压气体排除电解液中携带的气体,提高了注液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液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池生产
,尤其是指一种注液装置。
技术介绍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智能时代的到来,人们对电子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而为电子产品提供工作动力的电池则成为重点,特别是锂离子电池发展,则成为热门话题。电解液是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注液是将定量的电解液注入到电池壳内部的重要工序,是锂离子电池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但是现有技术中向电池壳内注液的整个过程均需要在正压腔内完成,使得注液的结构复杂,注液效率低下,难以保证注液的质量。因此,缺陷十分明显,亟需提供一种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液效率高,质量好的注液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注液装置,其包括注液支撑架、装设于注液支撑架的顶部的盖板、位于盖板的下方的注液器、活动设置于注液支撑架的底部并用于承载电池壳的载具及与注液支撑架可拆卸地连接的处理腔,所述注液器包括升降设置于注液支撑架的升降板、装设于升降板靠近载具的一侧的注液杯、贯穿升降板并与注液杯连通的注液管及装设于注液杯的出液端的注液嘴,所述升降板设置有与注液杯连通的第一真空孔,所述注液管的进液端突伸出盖板外,盖板用于与处理腔盖合,所述处理腔设置有第二真空孔及正压孔。进一步地,所述注液装置还包括设置于盖板并用于驱动升降板升降的升降驱动机构。进一步地,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包括导杆、导套及连接件,所述导杆的一端与升降板连接,导杆的另一端贯穿盖板后与连接件连接,所述导套装设于盖板并套设于导杆外,所述注液管的进液端与连接件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注液器的数量为多个,所述载具设置有多个用于承载电池壳的承载腔,多个注液器与多个承载腔一一对应设置。进一步地,多个注液器的注液杯为一体式构造。进一步地,所述处理腔的顶部凹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装设有用于密封盖板与处于腔之间的间隙的密封圈。进一步地,所述盖板的顶面装设有把手。进一步地,所述载具包括底板及可拆卸地装设于底板的两个承载定位件,两个承载定位件相对设置,两个承载定位件均设置有彼此一一对应的多个定位槽,两个承载定位件的定位槽配合以形成一排承载腔。进一步地,所述载具还包括可拆装地装设于底板的中间定位件,所述中间定位件位于两个承载定位件的之间,中间定位件的两侧均设置有多个定位槽,中间定位件的两侧的定位槽分别与两个承载定位件的定位槽配合以形成两排承载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实际应用中,向载具的承载腔内放满待注液的电池壳,向载具放置电池壳时,载具可以预先放置在注液支撑架的底部,再向载具放置电池壳,也可以处于注液支撑架外,当载具放满电池壳后,再将载具放置在注液支撑架的底部,使得电池壳位于注液器的下方,然后升降驱动机构驱动升降板连带注液器靠近载具所承载的电池壳移动,直至注液器的注液嘴与电池壳的进液口密封连通,第一真空孔经由注液器对电池壳进行抽真空,使得电池壳以及注液器处于真空的状态,然后供液机构向注液管供应电解液,使得注液杯内储存有设定容量的电解液,注液杯内的电解液会经由注液嘴注入至电池壳内,当电池壳内注有一定的电解液时,在压强的作用下,注液杯内的电解液向电池壳内注液速度较慢且注液困难,此时再将注液支撑架、注液器、载具和电池壳以形成一个整体放置在处理腔内,盖板将处理腔的开口端密封,再通过正压孔向处理腔内通入正压气体,处理腔内正压气体经由第一真空孔将注液杯内的电解液完全注入电池壳内,最后再通过第二真空孔向处理腔内通入负压气体,处理腔内负压气体经由第一真空孔、注液杯对电池壳进行抽真空,以将电池壳内的电解液所携带的气体排出,以提高向电池壳注液的质量。当然,也可以采用间歇且交替的方式向处理腔内通入正压气体和负压气体,有效地提高了注液的效率以及排除电解液中的气体,提高了注液的质量。另外,电池壳在注液时,电池壳的内外压强平衡,电池壳不会出现变形的问题(如:膨胀等),保证了电池壳注液后的质量。本技术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在外部环境中向注液器及电池壳内注液,再通过高压注液,注液的效率高,且通过负压气体排除电解液中携带的气体,提高了注液的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载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注液支撑架;2、盖板;3、注液器;31、升降板;32、注液杯;33、注液管;34、注液嘴;35、第一真空孔;36、把手;4、电池壳;5、载具;51、底板;52、承载定位件;53、中间定位件;54、定位槽;6、处理腔;61、第二真空孔;62、正压孔;63、密封槽;7、升降驱动机构;71、导杆;72、导套;73、连接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注液装置,其包括注液支撑架1、装设于注液支撑架1的顶部的盖板2、位于盖板2的下方的注液器3、活动设置于注液支撑架1的底部并用于承载电池壳4的载具5及与注液支撑架1可拆卸地连接的处理腔6,所述注液器3包括升降设置于注液支撑架1的升降板31、装设于升降板31靠近载具5的一侧的注液杯32、贯穿升降板31并与注液杯32连通的注液管33及装设于注液杯32的出液端的注液嘴34,所述升降板31设置有与注液杯32连通的第一真空孔35,所述注液管33的进液端突伸出盖板2外,盖板2用于与处理腔6盖合,所述处理腔6设置有第二真空孔61及正压孔62。优选地,所述电池壳4为钢质电池壳,所述注液装置还包括设置于盖板2并用于驱动升降板31升降的升降驱动机构7,所述第一真空孔35和第二真空孔61分别与抽真空机构连通,正压孔62与气体发生器连通,注液管33与供液机构连通。本实施例中,所述注液为向电池壳4内注入电解液。实际应用中,向载具5的承载腔内放满待注液的电池壳4,向载具5放置电池壳4时,载具5可以预先放置在注液支撑架1的底部,再向载具5放置电池壳4,也可以处于注液支撑架1外,当载具5放满电池壳4后,再将载具5放置在注液支撑架1的底部,使得电池壳4位于注液器3的下方,然后升降驱动机构7驱动升降板31连带注液器3靠近载具5所承载的电池壳4移动,直至注液器3的注液嘴34与电池壳4的进液口密封连通,第一真空孔35经由注液器3对电池壳4进行抽真空,使得电池壳4以及注液器3处于真空的状态,然后供液机构向注液管33供应电解液,使得注液杯32内储存有设定容量的电解液,注液杯32内的电解液会经由注液嘴34注入至电池壳4内,当电池壳4内注有一定的电解液时,在压强的作用下,注液杯32内的电解液向电池壳4内注液速度较慢且注液困难,此时再将注液支撑架1、注液器3、载具5和电池壳4以形成一个整体放置在处理腔6内,盖板2将处理腔6的开口端密封,再通过正压孔62向处理腔6内通入正压气体,处理腔6内正压气体经由第一真空孔35将注液杯32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注液支撑架、装设于注液支撑架的顶部的盖板、位于盖板的下方的注液器、活动设置于注液支撑架的底部并用于承载电池壳的载具及与注液支撑架可拆卸地连接的处理腔,所述注液器包括升降设置于注液支撑架的升降板、装设于升降板靠近载具的一侧的注液杯、贯穿升降板并与注液杯连通的注液管及装设于注液杯的出液端的注液嘴,所述升降板设置有与注液杯连通的第一真空孔,所述注液管的进液端突伸出盖板外,盖板用于与处理腔盖合,所述处理腔设置有第二真空孔及正压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注液支撑架、装设于注液支撑架的顶部的盖板、位于盖板的下方的注液器、活动设置于注液支撑架的底部并用于承载电池壳的载具及与注液支撑架可拆卸地连接的处理腔,所述注液器包括升降设置于注液支撑架的升降板、装设于升降板靠近载具的一侧的注液杯、贯穿升降板并与注液杯连通的注液管及装设于注液杯的出液端的注液嘴,所述升降板设置有与注液杯连通的第一真空孔,所述注液管的进液端突伸出盖板外,盖板用于与处理腔盖合,所述处理腔设置有第二真空孔及正压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装置还包括设置于盖板并用于驱动升降板升降的升降驱动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包括导杆、导套及连接件,所述导杆的一端与升降板连接,导杆的另一端贯穿盖板后与连接件连接,所述导套装设于盖板并套设于导杆外,所述注液管的进液端与连接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器的数量为多个,所述载具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桂庆钟年生胡维强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超业精密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