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误挖警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28814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误挖警示系统,包括至少一个警示装置;警示装置设置于隧道沿线,包括振动传感模块和报警模块;振动传感模块包括振动传感器及与振动传感器相连的微处理器;振动传感器与隧道沿线上方地面有效同步振动连接,用于检测隧道沿线上方地面的振动信号并将振动信号发送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用于接收振动传感器的振动信号,并发送报警信号给报警模块;报警模块暴露设置于隧道上方地面外,用于接收微处理器的报警信号并进行报警。与现有技术相比,便于及时警示隧道附近的挖掘施工人员,降低由于挖掘工程对隧道主体结构产生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误挖警示系统
本技术属于隧道安全
,具体涉及挖掘施工过程中基于隧道安全的防误挖警示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隧道工程越来越多,比如铁路,高速公路,地铁等工程建设中,隧道随处可见,而隧道的安全性非常重要,但挖掘施工随处可见,误挖情况时有发生,特别是隧道上方地面的开挖,严重影响了隧道的安全运行和人民生命安全。授权公告号为CN207931744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地铁线路安全巡查辅助监控系统,包括与云平台无线通讯的通讯模组、多个与所述通讯模组无线通讯的采集器、摄像头、土层监测传感器以及振动传感器,摄像头、土层监测传感器以及振动传感器分别独立与采集器通讯连接;摄像头、土层监测传感器以及振动传感器布置在地铁线路上,摄像头实时或定期采集图像信息,振动传感器沿着地铁线路间隔布置。上述现有技术中的方案存在如下缺陷:隧道内设置的振动预警系统只能监测轨道或隧道本体结构振动情况,不能及时预警距离隧道较远的隧道上方地面的挖掘施工,往往预警系统触发时,挖掘施工已经对隧道主体结构产生影响,产生了不可避免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防误挖警示系统,具有便于降低由于挖掘工程对隧道主体结构产生的安全隐患的特点。根据本技术提供的防误挖警示系统,包括至少一个警示装置;所述警示装置设置于隧道沿线,包括振动传感模块和报警模块;所述振动传感模块包括振动传感器及与所述振动传感器相连的微处理器;所述振动传感器与隧道沿线上方地面有效同步振动连接,用于检测隧道沿线上方地面的振动信号并将振动信号发送给所述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用于接收振动传感器的振动信号,并发送报警信号给所述报警模块;所述报警模块暴露设置于隧道上方地面外,用于接收所述微处理器的报警信号并进行报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有在隧道沿线或靠近隧道沿线的挖掘工程施工时,如果挖掘施工引起了隧道沿线的地面振动,振动传感器的设置使得振动传感器能够检测到地面的振动,并将振动信号发送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的设置,便于设置振动报警阈值,使得当振动信号达到振动报警阈值时,微处理器发送报警信号给报警模块,从而使得报警模块报警提醒相关挖掘施工工作人员,便于降低由于挖掘工程对隧道主体结构产生的安全隐患。作为进一步地设置,所述系统还包括远端报警装置,所述远端报警装置与所述微处理器通信,用于接收所述微处理器的报警信号并进行报警。作为进一步地设置,所述报警模块包括声光报警器。作为进一步地设置,所述振动传感器包括光纤振动传感器。作为进一步地设置,所述振动传感器埋设于地面下。作为进一步地设置,所述系统还包括防误挖警示牌,所述报警模块设置于所述防误挖警示牌上。作为进一步地设置,所述防误挖警示牌上显示有防开挖警示文字。作为进一步地设置,所述防误挖警示牌上显示有牌号和/或联系电话。作为进一步地设置,所述防误挖警示牌包括部分埋设于地下的水泥桩。作为进一步地设置,所述振动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水泥桩上,与所述水泥桩有效同步振动连接。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便于及时警示隧道附近的挖掘施工人员,降低由于挖掘工程对隧道主体结构产生的安全隐患。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其中一实施例的应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防误挖警示牌;101、防开挖警示文字;102、隧道或隧道类型标识;103、牌号;104、联系电话;2、振动传感模块;3、报警模块;4、远端报警装置;5、地表面;6、地基;7、隧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说明书(包括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者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根据本技术提供的防误挖警示系统,包括至少一个警示装置;警示装置设置于隧道沿线,包括振动传感模块和报警模块;振动传感模块又包括振动传感器及与振动传感器相连的微处理器;振动传感器与隧道沿线上方地面有效同步振动连接,用于检测隧道沿线上方地面的振动信号并将振动信号发送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用于接收振动传感器的振动信号,并发送报警信号给报警模块;报警模块暴露设置于隧道上方地面外,用于接收微处理器的报警信号并进行报警。作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基于上述硬件结构及设置结构,振动传感器与隧道沿线上方地面有效同步振动连接,隧道沿线上方地面振动时,振动传感器能够同步振动,从而检测到隧道沿线上方地面的振动信号。微处理器的设置,便于根据振动传感器的振动信号大小来判断是否达到预设的振动报警阈值,从而便于防止较小振动的误报警,并便于根据实际工况来灵活设置振动报警阈值。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有在隧道沿线或靠近隧道沿线的挖掘工程施工时,如果挖掘施工引起了隧道沿线的地面振动,振动传感器的设置使得振动传感器能够检测到地面的振动,并将振动信号发送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的设置,便于设置振动报警阈值,使得当振动信号达到振动报警阈值时,微处理器发送报警信号给报警模块,从而使得报警模块报警提醒相关挖掘施工工作人员,便于降低由于挖掘工程对隧道主体结构产生的安全隐患。作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提供的硬件设置仅仅是为了便于在硬件设施的基础上实现具体的报警警示功能,具体如何实现报警警示功能以及报警警示方法(如报警阈值的设置和判断),并不作为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保护的对象。同时,装置之间的通信方法均采用现有的通信方法,并不是本申请的专利技术点。作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远端报警装置,能够适用于上述防误挖报警系统。远端报警装置与微处理器通信,用于接收微处理器的报警信号并进行报警。作为具体实施方式,远端报警装置与微处理无线或有线通信。作为具体实施方式,远端报警装置接收到微处理器的报警信号后进行报警,报警的方式可以是信息提示,也可以包括声报警和/或光报警。远端报警装置的设置,便于后台监控人员及时了解安全隐患并进行排查,进一步降低了由于挖掘工程对隧道主体结构产生的安全隐患。另外,利用现有的通信方法,微处理器与远端报警装置通信时携带有地址,因此,远端报警装置能够很容易定位到具有安全隐患的警示装置,从而定位到具体安全隐患地点。作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所提供的报警模块包括声光报警器,还可以仅包括声报警器,也可以仅包括光报警器,也可以包括其他报警器。隧道距离监测站距离一般都比较远,而且附近电磁干扰特别强烈,特别是铁路等轨道交通;而普通的电信号预警系统,一方面不能远距离传输,另外一方面抗电磁干扰能力差,而且防爆能力差;而无线预警系统也存在抗电磁干扰能力差,信号传输受建筑物或者山体阻挡等情况。作为本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误挖警示系统,包括至少一个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警示装置设置于隧道沿线,包括振动传感模块和报警模块;所述振动传感模块包括振动传感器及与所述振动传感器相连的微处理器;所述振动传感器与隧道沿线上方地面有效同步振动连接,用于检测隧道沿线上方地面的振动信号并将振动信号发送给所述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用于接收振动传感器的振动信号,并发送报警信号给所述报警模块;所述报警模块暴露设置于隧道上方地面外,用于接收所述微处理器的报警信号并进行报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误挖警示系统,包括至少一个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警示装置设置于隧道沿线,包括振动传感模块和报警模块;所述振动传感模块包括振动传感器及与所述振动传感器相连的微处理器;所述振动传感器与隧道沿线上方地面有效同步振动连接,用于检测隧道沿线上方地面的振动信号并将振动信号发送给所述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用于接收振动传感器的振动信号,并发送报警信号给所述报警模块;所述报警模块暴露设置于隧道上方地面外,用于接收所述微处理器的报警信号并进行报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误挖警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远端报警装置,所述远端报警装置与所述微处理器通信,用于接收所述微处理器的报警信号并进行报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误挖警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模块包括声光报警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误挖警示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运桥张宾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拜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