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库房料站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28788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库房料站管理系统,包括管理装置、视频监控装置和烟感报警装置,管理装置包括控制中心、RFID电子标签和识别器,视频监控装置和烟感报警装置识别器均与控制中心连接,还包括电子元件保护装置,所述电子元件保护装置包括定位支架和电子元件保护柜,电子元件保护柜的前端铰接有不锈钢柜门,电子元件保护柜由内至外依次设置有硅胶软内层、不锈钢定位层、蜂窝隔热层和不锈钢外层;不锈钢外层的外表面上可拆卸连接有若干个第一温度传感器,每个第一温度传感器均与控制中心连接。上述技术方案,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电子元件防潮效果好,发生意外情况时对电子元件保护效果好,从而减少损失,实用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库房料站管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库房管理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库房料站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电子元件存于库房中,由于种类众多十分繁杂,电子元件存入取出频繁,不利于统计和管理;而且在无人看守时发生意外情况,如火灾,存于库房中的电子元件将得不到及时救助和保护,造成不可估计的损失;或者当库房内湿度增大,过大的湿度将对电子元件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电子元件防潮效果好,发生意外情况时对电子元件保护效果好且能够及时发现火灾的库房料站管理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库房料站管理系统,包括管理装置、视频监控装置和烟感报警装置,所述管理装置包括控制中心、RFID电子标签和识别器,所述视频监控装置和烟感报警装置识别器均与控制中心连接,还包括电子元件保护装置,所述电子元件保护装置包括定位支架和电子元件保护柜,所述电子元件保护柜的前端铰接有不锈钢柜门,且所述电子元件保护柜由内至外依次设置有硅胶软内层、不锈钢定位层、蜂窝隔热层和不锈钢外层,所述硅胶软内层的外表面与不锈钢定位层的内表面粘接固定,不锈钢定位层的外表面与蜂窝隔热层的内表面粘接固定,蜂窝隔热层的外表面与不锈钢外层的内表面粘接固定;所述不锈钢外层的外表面上可拆卸连接有若干个第一温度传感器,每个第一温度传感器均与控制中心连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支架由不锈钢材料制成,定位支架上可拆卸设置有若干个第二温度传感器,每个第二温度传感器均与控制中心连接。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支架呈矩形结构,且定位支架内构成若干个置物空腔,所述电子元件保护柜放置在定位支架上或嵌入式放置在置物空腔内。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蜂窝隔热层由铝材料制成蜂窝状结构,且蜂窝隔热层的厚度为2-10mm。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不锈钢柜门与电子元件保护柜通过合页或销轴构成铰接。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视频监控装置包括摄像机和与摄像机连接的视频接收器,所述烟感报警装置包括烟感传感器和报警器,所述摄像机、视频接收器、烟感传感器和报警器均与控制中心连接。本技术的优点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结构设置更加合理,控制中心控制现有的库房料站内的各装置运行,通过视频监控装置能够实时监控,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报警,能够在电子元件接触火源时得到最快的保护;且电子元件保护装置的电子元件保护柜的不锈钢外层不会着火,蜂窝隔热层由铝材料制成,蜂窝隔热层隔热、散热效果好;硅胶软内层具有弹性,不会损坏电子元件;当电子元件保护柜的柜门关闭时,能够起到防潮、防尘和防火的作用,从而避免因湿度过大将对电子元件造成损坏;整个库房料站管理系统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电子元件防潮效果好,发生意外情况时对电子元件保护效果好且能够及时发现火灾,减少损失,实用性好。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构架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电子元件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电子元件保护柜的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前”、“后”等,其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参见图1、图2和图3,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库房料站管理系统,包括管理装置、视频监控装置和烟感报警装置,所述管理装置包括控制中心1、RFID电子标签2和识别器3,所述视频监控装置和烟感报警装置识别器均与控制中心连接1,还包括电子元件保护装置,所述电子元件保护装置包括定位支架4和电子元件保护柜5,所述电子元件保护柜5的前端铰接有不锈钢柜门6,且所述电子元件保护柜5由内至外依次设置有硅胶软内层51、不锈钢定位层52、蜂窝隔热层53和不锈钢外层54,所述硅胶软内层51的外表面与不锈钢定位层52的内表面粘接固定,不锈钢定位层52的外表面与蜂窝隔热层53的内表面粘接固定,蜂窝隔热层53的外表面与不锈钢外层54的内表面粘接固定;所述不锈钢外层54的外表面上可拆卸连接有若干个第一温度传感器7,每个第一温度传感器7均与控制中心1连接。作为优选的,所述电子元件保护柜5呈矩形结构;硅胶软内层51由现有的硅胶材料制成,耐温230℃不会融化,如现有的硅胶锅铲产品。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7至少设置一个,且第一温度传感器7与不锈钢外层54的外表面通过现有的螺钉连接固定。所述不锈钢柜门6与电子元件保护柜5的柜门口之间通过设置密封胶条,能够使不锈钢柜门6关闭后与电子元件保护柜5之间构成密封,防尘和防潮效果会更好。为使本技术结构设置更加合理,作为优选的,本实施例所述定位支架4由不锈钢材料制成,定位支架4上可拆卸设置有若干个第二温度传感器8,每个第二温度传感器8均与控制中心1连接。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8至少设置一个,且第二温度传感器8与定位支架4通过现有的螺钉连接固定。所述定位支架4呈矩形结构,且定位支架4内构成若干个置物空腔41,所述电子元件保护柜5直接放置在定位支架4上或嵌入式放置在置物空腔41内。所述蜂窝隔热层53由铝材料制成蜂窝状结构,且蜂窝隔热层的厚度为2-10mm。所述不锈钢柜门6与电子元件保护柜5通过合页或销轴构成铰接。所述视频监控装置包括摄像机9和与摄像机连接的视频接收器10,所述烟感报警装置包括烟感传感器11和报警器12,所述摄像机9、视频接收器10、烟感传感器11和报警器12均与控制中心1连接。本实施例经识别器3与RFID电子标签2通信,确认设备唯一编码,并由控制中心1构建相关数据库,由识别器3识别相应编码信息,随时通过控制中心1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查询相关编码予以对应,及时跟踪设备信息、设备状态、出入信息等,从而实现一卡式仓库管理;视频监控装置用于库房料站内部的实时视频监视,随时了解库房料站的空间动态。第一温度传感器7和二温度传感器8用于环境温度测量,并将检测参数传输给控制中心1。实际应用时,控制中心控制现有的库房料站内的各装置运行,通过视频监控装置能够实时监控,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报警,能够在电子元件接触火源时得到最快的保护;且电子元件保护装置的电子元件保护柜的不锈钢外层不会着火,蜂窝隔热层由铝材料制成,蜂窝隔热层隔热、散热效果好;硅胶软内层具有弹性,不会损坏电子元件;当电子元件保护柜的柜门关闭时,能够起到防潮、防尘和防火的作用,从而避免因湿度过大将对电子元件造成损坏;整个库房料站管理系统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库房料站管理系统,包括管理装置、视频监控装置和烟感报警装置,所述管理装置包括控制中心(1)、RFID电子标签(2)和识别器(3),所述视频监控装置和烟感报警装置识别器均与控制中心(1)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子元件保护装置,所述电子元件保护装置包括定位支架(4)和电子元件保护柜(5),所述电子元件保护柜(5)的前端铰接有不锈钢柜门(6),且所述电子元件保护柜(5)由内至外依次设置有硅胶软内层(51)、不锈钢定位层(52)、蜂窝隔热层(53)和不锈钢外层(54),所述硅胶软内层(51)的外表面与不锈钢定位层(52)的内表面粘接固定,不锈钢定位层(52)的外表面与蜂窝隔热层(53)的内表面粘接固定,蜂窝隔热层(53)的外表面与不锈钢外层(54)的内表面粘接固定;所述不锈钢外层(54)的外表面上可拆卸连接有若干个第一温度传感器(7),每个第一温度传感器(7)均与控制中心(1)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库房料站管理系统,包括管理装置、视频监控装置和烟感报警装置,所述管理装置包括控制中心(1)、RFID电子标签(2)和识别器(3),所述视频监控装置和烟感报警装置识别器均与控制中心(1)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子元件保护装置,所述电子元件保护装置包括定位支架(4)和电子元件保护柜(5),所述电子元件保护柜(5)的前端铰接有不锈钢柜门(6),且所述电子元件保护柜(5)由内至外依次设置有硅胶软内层(51)、不锈钢定位层(52)、蜂窝隔热层(53)和不锈钢外层(54),所述硅胶软内层(51)的外表面与不锈钢定位层(52)的内表面粘接固定,不锈钢定位层(52)的外表面与蜂窝隔热层(53)的内表面粘接固定,蜂窝隔热层(53)的外表面与不锈钢外层(54)的内表面粘接固定;所述不锈钢外层(54)的外表面上可拆卸连接有若干个第一温度传感器(7),每个第一温度传感器(7)均与控制中心(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库房料站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支架(4)由不锈钢材料制成,定位支架(4)上可拆卸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希立杨同兴刘瑗叶新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柏瑞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柏瑞安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