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成像镜头及电子装置
本申请涉及摄像
,尤其涉及一种成像镜头及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成像镜头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在数码相机、摄像机及手机等便携电子产品中均带有成像镜头。人们在追求更高拍摄质量的过程中,为了遮挡透过镜片非光学成像区的杂散光,通常在镜筒与镜片之间、镜片与镜片之间或在镜片与间隔环之间设置遮光片,以使透过每个镜片的光学区的光束共同配合成像。然而,在成像镜头的组装过程中,设置遮光片会引入多个部件的厚度公差,影响成像镜头的性能,如发生场曲现象,影响成像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一种成像镜头及电子装置,可以减少多个组件在光路轴线之间的叠放导致的累计公差,提高成像性能。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成像镜头,包括:透光组件,限定出一光路轴线,外部光线沿光路轴线的延伸方向透过透光组件,透光组件包括绕光路轴线延伸的容纳槽;遮光片,用于遮挡所述透光组件中的杂散光,所述遮光片具有第一透光孔,所述光路轴线穿过所述第一透光孔,所述遮光片嵌于所述容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n透光组件,限定出一光路轴线,外部光线沿所述光路轴线的延伸方向透过所述透光组件,所述透光组件包括绕所述光路轴线延伸的容纳槽;/n遮光片,用于遮挡所述透光组件中的杂散光,所述遮光片具有第一透光孔,所述光路轴线穿过所述第一透光孔,所述遮光片嵌于所述容纳槽。/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透光组件,限定出一光路轴线,外部光线沿所述光路轴线的延伸方向透过所述透光组件,所述透光组件包括绕所述光路轴线延伸的容纳槽;
遮光片,用于遮挡所述透光组件中的杂散光,所述遮光片具有第一透光孔,所述光路轴线穿过所述第一透光孔,所述遮光片嵌于所述容纳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
沿平行于所述光路轴线的方向,所述容纳槽的深度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遮光片的厚度尺寸。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组件包括:
镜筒,限定出两端贯通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呈环形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由所述镜筒的内周壁向所述容纳腔内延伸;
其中,所述固定部具有第二透光孔,所述光路轴线穿过所述第二透光孔,所述容纳槽设置于所述固定部的朝向镜头物侧的表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组件包括:
镜筒,限定出两端贯通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呈环形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由所述镜筒的内周壁向所述容纳腔内延伸所述固定部具有第二透光孔,所述光路轴线穿过所述第二透光孔;
第一镜片,贴附于所述固定部的朝向镜头物侧的表面,所述光路轴线穿过所述第一镜片,所述容纳槽设置于所述第一镜片的朝向所述固定部的表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组件包括:
镜筒,限定出两端贯通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环形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由所述镜筒的内周壁向所述容纳腔内延伸,所述固定部具有第二透光孔,所述光路轴线穿过所述第二透光孔;
第一镜片,贴附于所述固定部的朝向镜头物侧的表面,所述光路轴线穿过所述第一镜片,所述容纳槽设置于所述第一镜片的背离所述固定部的表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组件包括:
镜筒,限定出两端贯通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环形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由所述镜筒的内周壁向所述容纳腔内延伸,所述固定部具有第二透光孔,所述光路轴线穿过所述第二透光孔;
第一镜片,贴附于所述固定部的朝向镜头物侧的表面,所述光路轴线穿过所述第一镜片;
间隔环,贴附于所述第一镜片的背离所述固定部的表面,所述间隔环具有第三透光孔,所述光路轴线穿过所述第三透光孔;
第二镜片,贴附于所述间隔环的背离所述第一镜片的表面,所述光路轴线穿过所述第二镜片;
其中,所述容纳槽设置于所述间隔环的朝向所述第一镜片的表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组件包括:
镜筒,限定出两端贯通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环形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由所述镜筒的内周壁向所述容纳腔内延伸,所述固定部具有第二透光孔,所述光路轴线穿过所述第二透光孔;
技术研发人员:朱林波,吳俊甫,邹海荣,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欧菲精密光学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