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识别电路及识别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8744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电子电路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识别电路及识别设备,该识别电路包括多个检测端,每个检测端均连接有控制组件,控制组件包括识别模块和/或导向模块,各个控制组件均相互连接公共端;识别模块用于电流由第一端流向第二端时进行对应识别;导向模块用于电流由第二端流向第一端时进行电流导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多个检测端用于各个被测线的接入,以实现对各个被测线的识别,通过设置的识别模块可用于识别出其对应的被测线的具体类别,通过设置的导向模块可用于使各个检测端与控制组件之间形成循环回路,使得识别电路正常工作,解决了现有无法快速识别被测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识别电路及识别设备
本技术属于电子电路
,尤其涉及一种识别电路及识别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的双控电子开关都是以通讯模式实现的,其对双控电子开关进行接线时存在多根供电线和一根接地线的情况,此时需要安装人员按照电路实际接法对其多根供电线和接地线进行正确的连接。然而,现有安装人员在多根接线中无法迅速判断出哪根是接地线,哪些是电源线,此时需要不断的试错,才能正确判断出每根接线所对应的正确类别,然而现有不断试错过程很大程度浪费了安装人员对接线进行安装连接的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识别电路,旨在解决现有无法快速识别被测线的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识别电路,包括:所述电路包括多个检测端,每个所述检测端均连接有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识别模块和/或导向模块,各个所述控制组件均相互连接公共端;所述识别模块用于电流由第一端流向第二端时进行对应识别;所述导向模块用于电流由所述第二端流向所述第一端时进行电流导通。更进一步的,所述识别模块包括:与所述检测端连接,对所述检测端进行分压的第一分压单元;与所述第一分压单元连接,用于电流由所述第一端流向所述第二端时进行显示的显示单元。更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模块包括:与所述检测端连接,对所述检测端进行分压的第二分压单元;与所述第二分压单元连接,用于电流由所述第二端流向所述第一端时进行电流导向的导向单元。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分压单元为第一分压电阻,所述显示单元为发光二极管,所述第一端为公共端,所述第二端为检测端,所述第一分压电阻的一端与所述检测端连接,所述第一分压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公共端连接。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分压单元为第一分压电阻,所述显示单元为发光二极管,所述第一端为检测端,所述第二端为公共端,所述第一分压电阻的一端与所述检测端连接,所述第一分压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公共端连接。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分压单元为第二分压电阻,所述导向单元为二极管,所述第一端为公共端,所述第二端为检测端,所述第二分压电阻的一端与所述检测端连接,所述第二分压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公共端连接。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分压单元为第二分压电阻,所述导向单元为二极管,所述第一端为检测端,所述第二端为公共端,所述第二分压电阻的一端与所述检测端连接,所述第二分压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公共端连接。更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多个识别模块。本技术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识别设备,所述识别设备上设有如上述所述的识别电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识别电路,通过设置多个检测端用于各个被测线的接入,以实现对各个被测线的识别,通过设置的识别模块可用于识别出其对应的被测线的具体类别,通过设置的导向模块可用于使各个检测端与控制组件之间形成循环回路,使得识别电路正常工作,使得解决了现有无法快速识别被测线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识别电路的模块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识别电路的一实施电路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识别电路的另一实施电路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识别电路的又一实施电路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又一实施例提供的识别电路的一实施电路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又一实施例提供的识别电路的另一实施电路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又一实施例提供的识别电路的又一实施电路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还一实施例提供的识别电路的电路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再一实施例提供的识别电路的电路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本技术设置多个检测端用于各个被测线的接入,以实现对各个被测线的识别,设置识别模块用于识别出其对应的被测线的具体类别,设置导向模块用于使各个检测端与控制组件之间形成循环回路,使得识别电路正常工作,使得解决了现有无法快速识别被测线的问题。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识别电路的模块示意图,该识别电路包括:多个检测端DA,每个检测端DA均连接有控制组件20,控制组件20包括识别模块30和/或导向模块40,各个控制组件20均相互连接公共端;识别模块30用于电流由第一端流向第二端时进行对应识别;导向模块40用于电流由第二端流向第一端时进行电流导通。其中,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其识别电路用于识别当前接入至检测端DA的被测线具体为何种线,具体的,该被测线可以为供电线(VCC)、接地线(GND)、及无电平线中的任意一种。其中,其识别电路上设置有多个检测端DA,其检测端DA至少为两个,可参照的,其检测端DA可以为2、3、4、5等,其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进行设置,在此不做限定。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其每一控制组件20均与对应的检测端DA连接,可以理解的,当检测端DA的数量为两个时,其控制组件20的数量也为两个,且两个控制组件20分别与其对应的检测端DA连接。需要指出的是,其各个控制组件20一端与与其对应的检测端DA连接,各个控制组件20的另一端均相互与一公共端连接。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该控制组件20包括识别模块30和/或导向模块40,其中,可以理解的,其控制组件20可以包括识别模块30和导向模块40,或者其控制组件20可以只包括识别模块30,但需要指出的是,当控制组件20只包括识别模块30时,其识别模块30的个数为多个。其中,具体的,本实施例中,识别模块30用于电流由第一端流向第二端时进行对应识别,以使用户可根据该识别模块30识别出与其连接的检测端DA上的被测线的具体类别,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该第一端可以为公共端,第二端可以为检测端DA,此时电流流经识别模块30的流向为由公共端流向检测端DA。可以理解的,其第一端还可以为检测端DA,第二端可以为公共端,其根据实际使用需要进行设置,在此不做限定。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导向模块40用于电流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识别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包括多个检测端,每个所述检测端均连接有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识别模块和/或导向模块,各个所述控制组件均相互连接公共端;/n所述识别模块用于电流由第一端流向第二端时进行对应识别;/n所述导向模块用于电流由所述第二端流向所述第一端时进行电流导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识别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包括多个检测端,每个所述检测端均连接有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识别模块和/或导向模块,各个所述控制组件均相互连接公共端;
所述识别模块用于电流由第一端流向第二端时进行对应识别;
所述导向模块用于电流由所述第二端流向所述第一端时进行电流导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识别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模块包括:
与所述检测端连接,对所述检测端进行分压的第一分压单元;
与所述第一分压单元连接,用于电流由所述第一端流向所述第二端时进行显示的显示单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识别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模块包括:
与所述检测端连接,对所述检测端进行分压的第二分压单元;
与所述第二分压单元连接,用于电流由所述第二端流向所述第一端时进行电流导向的导向单元。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识别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压单元为第一分压电阻,所述显示单元为发光二极管,所述第一端为公共端,所述第二端为检测端,所述第一分压电阻的一端与所述检测端连接,所述第一分压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公共端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孟胡文涛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公牛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