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机房冷凝水收集回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28493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机房冷凝水收集回用系统,该空调机房冷凝水收集回用系统包括空调冷凝水收集器、储水箱、立式离心泵、净水箱、加压机和冷却塔,其通过预设管道对空调机房冷凝水进行回收,并对回收的空调机房冷凝水进行净化处理和加压处理,以使得该空调机房冷凝水经过该收集回用系统的处理后能够满足相应的日常用水标准,并且该收集回用系统还利用冷凝水自身的低温特性来对冷却塔进行冷却,从而提高冷却塔的冷却降温效率。可见,该调机房冷凝水收集回用系统通过合理的管道布设来对空调机房冷凝水进行回收和再利用,从而提高空调冷凝水的利用效率和降低污水处理的压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调机房冷凝水收集回用系统
本技术涉及废水回收的
,尤其涉及一种空调机房冷凝水收集回用系统。
技术介绍
在工业项目中,为了保证工业机器的正常运作,通常需要设置空调机房对工业机器进行散热,而空调机房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空调冷凝水,现有对于空调冷凝水都是作为废水直接排到污水系统中,这不仅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并且还增加了污水处理厂的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空调机房冷凝水收集回用系统,该空调机房冷凝水收集回用系统包括空调冷凝水收集器、储水箱、立式离心泵、净水箱、加压机和冷却塔,其通过预设管道对空调机房冷凝水进行回收,并对回收的空调机房冷凝水进行净化处理和加压处理,以使得该空调机房冷凝水经过该收集回用系统的处理后能够满足相应的日常用水标准,并且该收集回用系统还利用冷凝水自身的低温特性来对冷却塔进行冷却,从而提高冷却塔的冷却降温效率。可见,该调机房冷凝水收集回用系统通过合理的管道布设来对空调机房冷凝水进行回收和再利用,从而提高空调冷凝水的利用效率和降低污水处理的压力。本技术提供一种空调机房冷凝水收集回用系统,其包括空调冷凝水收集器、储水箱、立式离心泵、净水箱、加压机和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冷凝水收集器与若干空调机房冷凝水排出口相接;所述空调冷凝水收集器通过收集管道与所述储水箱连接;所述储水箱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立式离心泵连接;所述立式离心泵分别通过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与所述净水箱和所述加压机连接;所述加压机通过第四管道与所述冷却塔连接;进一步,所述空调冷凝水收集器包括若干收集漏斗、若干漏斗开关、水流传感器和漏斗开关控制器;所述若干收集漏斗中的每一个分别与每一个所述空调机房冷凝水排出口密封相接;所述若干漏斗开关中与所述若干收集漏斗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水流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空调冷凝水收集器与所述若干空调机房冷凝水排出口之间的相接位置,以检测所述若干空调机房冷凝水排出口的冷凝水排出量;所述漏斗开关控制器与所述若干漏斗开关连接,并根据所述冷凝水排出量,控制所述若干漏斗开关的开关动作;进一步,所述收集管道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和第一电磁阀控制器;所述储水箱上设置有水位传感器,所述水位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储水箱的储水容量;所述第一电磁阀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电磁阀和所述水位传感器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水位传感器检测到的所述储水容量,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开关动作;进一步,所述收集管道包括塑料管和包覆层,所述包覆层包覆与所述塑料管的外周表面;其中,所述塑料管的内壁面设置有螺旋纹结构;所述包覆层包括防爆膜层和隔热膜层,所述防爆膜层与所述塑料管的外周表面直接接触,所述隔热膜层设置于所述防爆膜层的外周表面;进一步,所述第一管道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控制器;所述立式离心泵上设置有水量传感器,所述水量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立式离心泵内部的水量;所述第二电磁阀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二电磁阀和所述水量传感器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阀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水量传感器检测到的所述水量,控制所述第二电磁阀的出水流量;进一步,所述立式离心泵通过第三电磁阀与所述第二管道和所述第三管道连接;所述第三电磁阀还与第三电磁阀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三电磁阀控制器还与所述水量传感器连接;所述第三电磁阀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水量传感器检测到的所述水量,控制第三电磁阀对所述第二管道和所述第三管道各自的输水量;进一步,所述第三管道上还设置有止回阀和止回阀控制器;所述止回阀控制器与所述加压机连接;所述止回阀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加压机的加压工作状态,控制所述止回阀进行不同止回工作模式的切换;进一步,所述第四管道上设置有第四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控制器;所述冷却塔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冷却塔的工作温度;所述第四电磁阀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四电磁阀和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所述第四电磁阀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所述工作温度,控制所述第四电磁阀的输水流量;进一步,所述净水箱还分别通过第五管道和第六管道分别与市政园林灌溉水箱和消防栓水箱连接;进一步,所述净水箱包括多层净水器;所述多层净水器包括砂过滤层、活性炭过滤层和有机薄膜过滤层。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空调机房冷凝水收集回用系统包括空调冷凝水收集器、储水箱、立式离心泵、净水箱、加压机和冷却塔,其通过预设管道对空调机房冷凝水进行回收,并对回收的空调机房冷凝水进行净化处理和加压处理,以使得该空调机房冷凝水经过该收集回用系统的处理后能够满足相应的日常用水标准,并且该收集回用系统还利用冷凝水自身的低温特性来对冷却塔进行冷却,从而提高冷却塔的冷却降温效率。可见,该调机房冷凝水收集回用系统通过合理的管道布设来对空调机房冷凝水进行回收和再利用,从而提高空调冷凝水的利用效率和降低污水处理的压力。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空调机房冷凝水收集回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空调机房冷凝水收集回用系统中收集管道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空调冷凝水收集器;2、储水箱;3、立式离心泵;4、净水箱;5、加压机;6、冷却塔;7、市政园林灌溉水箱;8、消防栓水箱;9、第一电磁阀;10、第二电磁阀;11、第三电磁阀;12、止回阀;13、第四电磁阀;14、隔热膜层;15、防爆膜层;16、塑料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阅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空调机房冷凝水收集回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空调机房冷凝水收集回用系统包括空调冷凝水收集器1、储水箱2、立式离心泵3、净水箱4、加压机5和冷却塔6;其中,该空调冷凝水收集器1与若干空调机房冷凝水排出口相接;该空调冷凝水收集器1通过收集管道与该储水箱连接;该储水箱2通过第一管道与该立式离心泵3连接;该立式离心泵3分别通过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与该净水箱4和该加压机5连接;该加压机5通过第四管道与该冷却塔6连接。优选地,该空调冷凝水收集器包括若干收集漏斗、若干漏斗开关、水流传感器和漏斗开关控制器;该若干收集漏斗中的每一个分别与每一个该空调机房冷凝水排出口密封相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机房冷凝水收集回用系统,其包括空调冷凝水收集器、储水箱、立式离心泵、净水箱、加压机和冷却塔,其特征在于:/n所述空调冷凝水收集器与若干空调机房冷凝水排出口相接;/n所述空调冷凝水收集器通过收集管道与所述储水箱连接;/n所述储水箱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立式离心泵连接;/n所述立式离心泵分别通过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与所述净水箱和所述加压机连接;/n所述加压机通过第四管道与所述冷却塔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机房冷凝水收集回用系统,其包括空调冷凝水收集器、储水箱、立式离心泵、净水箱、加压机和冷却塔,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调冷凝水收集器与若干空调机房冷凝水排出口相接;
所述空调冷凝水收集器通过收集管道与所述储水箱连接;
所述储水箱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立式离心泵连接;
所述立式离心泵分别通过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与所述净水箱和所述加压机连接;
所述加压机通过第四管道与所述冷却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房冷凝水收集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调冷凝水收集器包括若干收集漏斗、若干漏斗开关、水流传感器和漏斗开关控制器;
所述若干收集漏斗中的每一个分别与每一个所述空调机房冷凝水排出口密封相接;
所述若干漏斗开关中与所述若干收集漏斗一一对应设置;
所述水流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空调冷凝水收集器与所述若干空调机房冷凝水排出口之间的相接位置,以检测所述若干空调机房冷凝水排出口的冷凝水排出量;
所述漏斗开关控制器与所述若干漏斗开关连接,并根据所述冷凝水排出量,控制所述若干漏斗开关的开关动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房冷凝水收集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集管道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和第一电磁阀控制器;
所述储水箱上设置有水位传感器,所述水位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储水箱的储水容量;
所述第一电磁阀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电磁阀和所述水位传感器连接;
所述第一电磁阀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水位传感器检测到的所述储水容量,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开关动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房冷凝水收集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集管道包括塑料管和包覆层,所述包覆层包覆与所述塑料管的外周表面;其中,
所述塑料管的内壁面设置有螺旋纹结构;
所述包覆层包括防爆膜层和隔热膜层,所述防爆膜层与所述塑料管的外周表面直接接触,所述隔热膜层设置于所述防爆膜层的外周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卫刘科熊懿何艳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凯德电子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