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电磁大炒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8461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节能电磁大炒炉,其包括炉体,所述炉体上放置有炒锅,所述炉体中间开设有加热槽,所述炒锅置于加热槽内,所述加热槽下方设置有电磁炉,所述炉体内部设置有导热腔,所述导热腔围设在加热槽外侧部,所述导热腔内固定设置有管体,所述管体贴合并绕设在加热槽外侧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炉体内设置导热腔,在导热腔内设置贴合在加热槽槽壁的管体,利用电磁炉产生的磁场作用于炒锅,并在炒锅内产生涡流使得炒锅发热,炒锅发热的部分热量经由加热槽槽壁导送至导热腔内,进而对管体内的水进行加热,加热后的水经由管体导送至储水箱内进行循环运动,有效提高热能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电磁大炒炉
本技术涉及厨房用具
,尤其是涉及一种节能电磁大炒炉。
技术介绍
炒炉一般应用食物烹炒之用,在中餐里广泛使用,目前主要应用于餐厅、酒店等场所。餐厅酒店用炒炉大多采用电磁炒炉包括一支架,支架上方设置灶台,通常在灶台下方设置燃气燃烧炉膛,通过燃气在炉膛燃烧后将热量传导给炒锅,同时燃气燃烧将热量传导给工作环境,导致工作环境温度高,废气较多,对工作人员健康不利,燃气往往存在燃烧不充分,大量热量随烟气排出,能效利用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提高热能利用率,节能效果好的节能电磁大炒炉。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节能电磁大炒炉,其包括炉体,所述炉体上放置有炒锅,所述炉体中间开设有加热槽,所述炒锅置于加热槽内,所述加热槽下方设置有电磁炉,所述炉体内部设置有导热腔,所述导热腔围设在加热槽外侧部,所述导热腔内固定设置有管体,所述管体贴合并绕设在加热槽外侧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槽侧壁为弧面构造。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管体为金属软管构造。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炉体于导热腔内设置有管架,所述管架固定在加热槽外侧部,所述管体置于管架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管架上开设有穿孔,所述管体穿过穿孔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管体两端分别连接有储水箱,所述管体一端连接有储水箱的出水口,所述管体另一端连接有储水箱的进水口,所述管体与储水箱的出水口之间设置有水泵。综上所述,本技术一种节能电磁大炒炉通过在炉体内设置导热腔,在导热腔内设置贴合在加热槽槽壁的管体,利用电磁炉产生的磁场作用于炒锅,并在炒锅内产生涡流使得炒锅发热,炒锅发热的部分热量经由加热槽槽壁导送至导热腔内,进而对管体内的水进行加热,加热后的水经由管体导送至储水箱内进行循环运动,有效提高热能利用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节能电磁大炒炉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一种节能电磁大炒炉包括炉体100,所述炉体100上放置有炒锅200,具体地,所述炉体100中间开设有加热槽110,所述加热槽110侧壁为弧面构造,以匹配炒锅200形状设置,所述炒锅200置于加热槽110内,所述炒锅200底面贴合加热槽110底端面设置,所述加热槽110下方设置有电磁炉120。所述炉体100内部设置有导热腔130,所述导热腔130围设在加热槽110外侧部,所述导热腔130内固定设置有管体300,所述管体300为金属软管构造,所述管体300贴合并绕设在加热槽110外侧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炉体100于导热腔130内设置有管架140,所述管架140固定在加热槽110外侧部,所述管体300置于管架140上,所述管架140上开设有穿孔141,所述管体300穿过穿孔141设置,所述管架140将管体300限位在穿孔141内,并使得管体300贴合加热槽110外侧部设置,从而将加热槽110槽壁导送的热量传导至管体300内。所述管体300两端分别连接有储水箱400,具体地,所述管体300一端连接有储水箱400的出水口,所述管体300另一端连接有储水箱400的进水口,所述管体300与储水箱400的出水口之间设置有水泵500,通过水泵500将储水箱400内的水导送至管体300内,送至管体300内的水经过导热腔130时会被加热槽110槽壁导送的热量加热,加热后的水顺着管体300流至储水箱400内,完成对储水箱400内水的循环加热工作,同时,充分利用炉体100工作产生的残余热量,提高热能利用率,节能效果好,管体300内经加热后的水可做日常生活用水用途,如洗澡用水等。本技术具体工作时,将炒锅200放置在加热槽110内,由于炉体100中电磁炉120产生的磁场作用于炒锅200,使得炒锅200底端部产生涡流,炒锅200高速发热,然后直接对炒锅200内的食物进行烹饪,充分利用炒锅200内部涡流产生的热量,炒锅200侧壁的部分热量经由加热槽110槽壁导送至导热腔130内,管体300内的水则吸收被加热槽110槽壁导送的热量,管体300内的水进行加热处理,加热后的水经由管体300导送至储水箱400内再次进行循环运动,有效提高热能利用率。综上所述,本技术一种节能电磁大炒炉通过在炉体100内设置导热腔130,在导热腔130内设置贴合在加热槽110槽壁的管体300,利用电磁炉120产生的磁场作用于炒锅200,并在炒锅200内产生涡流使得炒锅200发热,炒锅200发热的部分热量经由加热槽110槽壁导送至导热腔130内,进而对管体300内的水进行加热,加热后的水经由管体300导送至储水箱400内进行循环运动,有效提高热能利用率。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节能电磁大炒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所述炉体上放置有炒锅,所述炉体中间开设有加热槽,所述炒锅置于加热槽内,所述加热槽下方设置有电磁炉,所述炉体内部设置有导热腔,所述导热腔围设在加热槽外侧部,所述导热腔内固定设置有管体,所述管体贴合并绕设在加热槽外侧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电磁大炒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所述炉体上放置有炒锅,所述炉体中间开设有加热槽,所述炒锅置于加热槽内,所述加热槽下方设置有电磁炉,所述炉体内部设置有导热腔,所述导热腔围设在加热槽外侧部,所述导热腔内固定设置有管体,所述管体贴合并绕设在加热槽外侧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电磁大炒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槽侧壁为弧面构造。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节能电磁大炒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为金属软管构造。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启阳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汇景厨具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