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热式焚烧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8455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蓄热式焚烧炉,其包括焚烧炉本体,所述焚烧炉本体上个连接有烟气排管,所述烟气排管远离焚烧炉本体一侧设有烟囱,所述烟囱内设有烟气处理组件,所述烟气处理组件包括进液管、连接在进液管上的多个分流管、连接在分流管上的喷嘴,所述烟囱内设有多个吸附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能够对焚烧后的烟气进行再次处理,减少环境污染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蓄热式焚烧炉
本技术涉及焚烧炉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蓄热式焚烧炉。
技术介绍
蓄热式焚烧炉又称再生热氧化分解器,简称RTO,该技术是将有机废气加热,达到高温条件后直接氧化分解成CO2和H2O从而处理废气污染物,并回收分解时产生的热量,是一种处理中高浓度有机废气的节能型环保装置近年来出现迅猛的发展势头,在许多行业中都得到应用。公告号为CN20764881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高效RTO蓄热式焚烧炉,包括装置外壳、燃烧室、清洗室、加热室、冷却室、风机,所述燃烧室装置外壳上设有燃烧口,与燃烧口相对的装置外壳外侧设有辅助燃烧器,燃烧室下方设有加热室,加热室两侧设有清洗室和冷却室,装置下方设有支架,装置右侧设有风机,风机与进气管道连接,装置左侧设有出气管道,进气管道和出气管道都分别与清洗室、加热室、冷却室、燃烧室连接,每个管道上都设有切换阀。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废气经过焚烧炉焚烧后,在焚烧时焚烧不够充分,对废气的处理不够完全,将会导致未经过处理的废气随产生的烟气排放到空气中,从而造成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对焚烧后的烟气进行再次处理,减少环境污染的蓄热式焚烧炉。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蓄热式焚烧炉,包括焚烧炉本体,所述焚烧炉本体上个连接有烟气排管,所述烟气排管远离焚烧炉本体一侧设有烟囱,所述烟囱内设有烟气处理组件,所述烟气处理组件包括进液管、连接在进液管上的多个分流管、连接在分流管上的喷嘴,所述烟囱内设有多个吸附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烟气排管上连接的烟囱对焚烧后形成的烟气进行导向,烟囱内设有多个吸附板,吸附板用来增压处理就的烟气在烟囱内的行程,其中一部分杂质吸附在吸附板表面,随后烟气进入到烟气处理组件内,烟气处理组件设置在烟囱内,对烟囱内经过的烟气进行再次处理,进液管内通入处理液,处理液经过分流管分流后从喷嘴向下喷出,喷出的液体对从吸附板经过的液体进行混合吸附,与气体中未充分燃烧的气体混合后,气体从烟囱顶部离开,释放到大气中,吸附板及烟气处理组件的设置能够对焚烧后产生的烟气进行再次处理,防止未完全处理的烟气影响环境。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吸附板上开设有导流孔,两个相邻的吸附板上的导流孔呈交错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附板上的导流孔对气体起到导流作用,相邻两个吸附板上的导流孔交错设置可以增加烟气的行程,从而使烟气多接触吸附板,进一步使吸附板吸附更多烟气内未充分燃烧的物质,提高烟气的净化程度。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多个所述分流管沿进液管长度方向至少设有两组,至少两组所述分流管上均连接有喷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至少两组分流管可以提高烟气处理组件处理的烟气范围,同时提高烟气的洁净度,喷嘴可以增加处理液的喷淋范围,从而使烟气处理效果更佳。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烟囱上设有过滤箱,所述过滤箱位于烟气处理组件上方,所述过滤箱内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沿过滤箱高度方向至少设有两个。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箱内的过滤网在烟气离开烟囱前对烟气进行最后的处理工作,过滤网对烟气内未充分焚烧的杂质进行进一步过滤,防止未充分焚烧的有毒物质污染环境。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过滤箱内设有活性炭板,所述活性炭板可拆卸安装在过滤箱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活性炭板用于吸收烟气中的尘粒和有毒颗粒,活性炭板再长时间使用后吸收过滤效果将下降,可拆卸设置在过滤箱内可以方便活性炭板更换。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过滤箱内侧壁上设有支撑座,所述活性炭板安装在支撑座上,所述支撑座沿活性炭板周向方向设有多个。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座用于安装活性炭板,多个支撑座设置在活性炭板周向方向上,对活性炭板起到稳定安装的作用。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撑座顶部设有定位销,所述活性炭板上沿其周向方向开设有多个与定位销配合的定位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销与活性炭板上的定位孔插接配合,活性炭板安装时,活性炭板上的定位孔与支撑座上的定位销插接配合,由于活性炭板自身重力,活性炭板底部抵触在支撑座顶部,使活性炭板安装稳定且方便更换。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烟囱下方设有连接箱,所述连接箱内设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靠近烟囱一端高于远离烟囱一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箱用于连接烟气排管和烟囱,烟气处理组件不断喷淋会产生喷淋水,导流槽的设置可以将喷淋水导流离开连接箱,倾斜设置的导流槽可以防止喷淋水向烟气排管方向导流,影响焚烧炉本体的焚烧工作。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烟囱内的吸附板的设置,能够起到增加焚烧炉本体内离开的烟气行程的作用,吸附烟气中未完全焚烧的有毒杂质;2.通过多个吸附板上交错的导流孔的设置,能够起到增大烟气行程,使烟气中的有毒杂质更好的吸附在吸附板上;3.通过过滤箱内的活性炭板的设置,能够起到对即将离开烟囱的烟气进行最后一次吸收处理,减少烟气内有毒气体的排放。附图说明图1是蓄热式焚烧炉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烟囱内的截面示意图;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图4是过滤箱内活性炭板安装前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0、焚烧炉本体;110、烟气排管;120、烟囱;130、烟气处理组件;131、进液管;132、分流管;133、喷嘴;140、吸附板;141、导流孔;150、过滤箱;151、过滤网;152、活性炭板;1521、定位孔;153、支撑座;1531、定位销;154、密封门;160、连接箱;161、导流槽;170、废气进管;180、空气进管;190、支撑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种蓄热式焚烧炉,参照图1,包括焚烧炉本体100,焚烧炉本体100上设有废气进管170、空气进管180和烟气排管110,废气从废气进管170进入到焚烧炉本体100内,同时新鲜空气从空气进管180进入到焚烧炉本体100内,焚烧炉本体100内对废气进行焚烧,随后焚烧后的烟气从烟气排管110排出焚烧炉本体100。参照图1和图2,烟气排管110远离焚烧炉本体100一端连接有连接箱160,连接箱160顶部连接有烟囱120,烟气排管110呈倾斜设置,烟气排管110靠近连接箱160一端低于烟气排管110靠近焚烧炉本体100一端。参照图1和图2,烟气从烟气排管110离开口经过连接箱160,随后从烟囱120底部进入到烟囱120内。参照图2,烟囱120内设有吸附板140,吸附板140设有三个,三个吸附板140均焊接在烟囱120内侧壁上,吸附板140上开设有多个导流孔141,相邻两个吸附板140上的导流孔14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蓄热式焚烧炉,包括焚烧炉本体(100),所述焚烧炉本体(100)上个连接有烟气排管(110),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排管(110)远离焚烧炉本体(100)一侧设有烟囱(120),所述烟囱(120)内设有烟气处理组件(130),所述烟气处理组件(130)包括进液管(131)、连接在进液管(131)上的多个分流管(132)、连接在分流管(132)上的喷嘴(133),所述烟囱(120)内设有多个吸附板(14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热式焚烧炉,包括焚烧炉本体(100),所述焚烧炉本体(100)上个连接有烟气排管(110),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排管(110)远离焚烧炉本体(100)一侧设有烟囱(120),所述烟囱(120)内设有烟气处理组件(130),所述烟气处理组件(130)包括进液管(131)、连接在进液管(131)上的多个分流管(132)、连接在分流管(132)上的喷嘴(133),所述烟囱(120)内设有多个吸附板(1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式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板(140)上开设有导流孔(141),两个相邻的吸附板(140)上的导流孔(141)呈交错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式焚烧炉,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分流管(132)沿进液管(131)长度方向至少设有两组,至少两组所述分流管(132)上均连接有喷嘴(13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式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烟囱(120)上设有过滤箱(150),所述过滤箱(150)位于烟气处理组件(130)上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文卞智健张凯阁陈梁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联众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