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出杆油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82904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出杆油缸,包括中间缸座,中间缸座的左端设有左缸筒,右端设有右缸筒,左缸筒内安装有左活塞杆组,右缸筒内安装有右活塞组件,左缸筒和右缸筒之间连接有外置油管,右缸筒内设有具有缓冲区域,缓冲区域的左右两侧分别具有第一油路和第二油路,第一油路和第二油路与右缸筒的无杆腔连通,第一油路和第二油路之间通过顺序阀连接,第二油路与外置油管连通,右活塞组件进入缓冲区域使右缸筒的无杆腔的油液通过第一油道、顺序阀和第二油道进入外置油管。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双出杆油缸,能够使油液直接通过外置管路流回油箱,有效保证油缸的伸出顺序,进一步减缓了振动冲击,从而避免了困压继续升高导致的窜动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出杆油缸
本技术涉及油缸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出杆油缸。
技术介绍
目前矿用机械发展很快,对于液压缸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爆破钻孔的工况,需要设备能在设定角度下打钻很深的孔,而这个进给力一般电机等输出是提供不了的,所以只能靠液压缸输出。一般的小钻机设备打孔几米的行程,而对于大一点的钻机设备有时甚至需要油缸提供十多米的行程伸长量,全伸开时总长近二十多米。目前结构上已经在右活塞杆的行程末端和左活塞杆的开始段设计了缓冲套,能起到一定的缓冲减速作用,可以优化切换时对机架的冲击。但也产生了新的问题,就是右活塞杆组件运行至缓冲区域时,局部困压开始升高,当增高到一定值时,会带动缸体部件产生窜动(即缸体在右活塞杆组件还未完全伸出到底时开始位移),这个动作是非正常的,会对头部连接的钻头及整个车身产生冲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出杆油缸,能够使油液直接通过外置管路流回油箱,有效保证油缸的伸出顺序,进一步减缓了振动冲击,从而避免了困压继续升高导致的窜动发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出杆油缸,包括中间缸座,所述中间缸座的左端设有左缸筒,右端设有右缸筒,所述左缸筒内安装有左活塞杆组件,右缸筒内安装有右活塞组件,所述左缸筒和右缸筒之间连接有外置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右缸筒内设有具有缓冲区域,所述缓冲区域的左右两侧分别具有第一油路和第二油路,所述第一油路和第二油路与右缸筒的无杆腔连通,所述第一油路和第二油路之间通过顺序阀连接,所述第二油路与外置油管连通,所述右活塞组件进入缓冲区域使右缸筒的无杆腔的油液通过第一油道、顺序阀和第二油道进入外置油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出杆油缸,包括中间缸座,所述中间缸座的左端设有左缸筒,右端设有右缸筒,所述左缸筒内安装有左活塞杆组件,右缸筒内安装有右活塞组件,所述左缸筒和右缸筒之间连接有外置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右缸筒内设有具有缓冲区域,所述缓冲区域的左右两侧分别具有第一油路和第二油路,所述第一油路和第二油路与右缸筒的无杆腔连通,所述第一油路和第二油路之间通过顺序阀连接,所述第二油路与外置油管连通,所述右活塞组件进入缓冲区域使右缸筒的无杆腔的油液通过第一油道、顺序阀和第二油道进入外置油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出杆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右缸筒的前端设有导向套,所述导向套的左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形成缓冲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出杆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活塞组件包括右活塞以及安装在右活塞上的右活塞杆,所述右活塞杆上套设有与缓冲区域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永宁沈建波叶菁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恒立液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