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百叶窗及其推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82155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立式百叶窗及其推动件,该推动件搭配设置有挡光板的立式百叶窗使用,其中所述挡光板用以遮挡上梁与叶片之间的一间隙,而所述推动件可在叶片沿特定方向转动的过程中推动所述挡光板,使所述挡光板枢摆而显露出原先遭到遮蔽的所述间隙。所述推动件包括一结合部以及至少一顶推臂,其中所述推动件借由所述结合部与所述立式百叶窗结合,而所述顶推臂具有起始位置及终止位置,且自起始位置至终止位置之间为一外缘,借由所述顶推臂的所述外缘推动所述挡光板枢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立式百叶窗及其推动件
本技术涉及立式百叶窗;特别是指一种立式百叶窗的挡光板推动件。
技术介绍
现有的立式百叶窗包含有多个叶片,以垂直悬挂的方式设置于一上梁下方,其中上梁安装至窗框的顶缘或固设在墙壁上,而叶片则可受使用者操控而翻转或拖曳堆叠,使叶片在遮挡光线或允许光线通过的状态之间切换。为使叶片的转动或拖曳移动能够顺畅进行,不会受到上梁的底端干涉,现有的立式百叶窗在上梁的底端与叶片的上缘之间常会保留些许间隙,确保叶片在转动或移动时不会碰触到上梁。然而,这样的设计会导致漏光的问题,即使当叶片被移动并翻转到完全遮挡光线的状态,仍可能会有光线由上梁和叶片之间的间隙穿过,影响立式百叶窗的遮光效果。此一问题基本上可以通过额外设置一挡光板得到解决,而所述挡光板应该设置在上梁的适当处以遮挡所述间隙,达成改善漏光的目的。现有设计中,常见固定式的挡光板,其设置于上梁并且维持对叶片上缘以及所述间隙处的遮蔽;然而当叶片被转动至允许最多光线通过的状态时,固定式挡光板仍会阻止部分光线通过,反而不必要地减损了立式百叶窗的透光效果。因此可以理解,想要改善此漏光问题的较佳的挡光板设计,应该要能够配合叶片的状态改变,适切地遮蔽或显露所述间隙。基于以上理由,目前已有非固定式的挡光板被揭露,而此类挡光板主要采用可枢摆的方式与上梁结合,其最直观的实施方式,就是以叶片做为挡光板的枢摆动力来源。更详细来说,可枢摆的挡光板可以设置在上梁的前方或下方,且位于叶片的转动动作可及之处。如此一来,就可以简单通过叶片在状态转换时的转动动作来推动并枢摆所述挡光板,使得挡光板在叶片处于允许光线通过的状态时被顶推到一个能显露所述间隙的较高位置,但在叶片处于阻绝光线通过的状态时,挡光板又可以自然垂下而遮蔽所述间隙。但可惜的是,前述设计有顾此失彼之虞,虽然可以解决漏光问题,但显然会阻碍叶片的顺畅转动或移动,并且在叶片作动时产生较大的噪音,如此一来就和立式百叶窗之所以在上梁及叶片之间保留间隙的原因背道而驰了。因此,立式百叶窗的挡光板运作方式仍有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式百叶窗及其挡光板推动件,推动件可以随叶片转动而推动、枢摆挡光板,使上梁与叶片之间的间隙在需要的时候得以显露,而且在过程中不干涉叶片的转动动作。缘以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立式百叶窗的推动件,搭配一设置有一挡光板的立式百叶窗使用,用以在所述立式百叶窗的多个叶片沿一预定方向转动的过程中,推抵所述挡光板的一表面而使其枢摆;所述推动件在于:包括有一结合部及一顶推臂,所述结合部用以与所述立式百叶窗结合,所述顶推臂自所述结合部向外延伸,且所述顶推臂具有一起始位置及一终止位置,并以自所述起始位置至所述终止位置的一外缘推抵所述挡光板的所述表面而枢摆所述挡光板。其中,所述结合部定义有一轴线通过其轴心,并依此定义一以所述轴线为法线的基准面;于所述基准面上,定义有一基准线通过所述结合部的所述轴线及所述终止位置于所述基准面上的投影点,以及一延伸线通过所述起始位置于所述基准面的投影点以及所述终止位置于所述基准面的投影点,所述延伸线与所述基准线以一夹角相交。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顶推臂自其所述起始位置至所述终止位置的所述外缘为弧形。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顶推臂由其所述起始位置往所述终止位置倾斜;当所述推动件结合于所述立式百叶窗时,所述顶推臂的所述终止位置高于所述起始位置。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顶推臂自其与所述结合部的连接处往所述起始位置倾斜;当所述推动件结合于所述立式百叶窗时,所述顶推臂的所述起始位置低于所述顶推臂与所述结合部的连接处。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夹角介于5度到60度。另外,本技术亦提供一种立式百叶窗,其在于包括有一上梁、多个叶片夹、多个叶片、一挡光板、一附随件,以及一推动件。其中所述多个叶片夹设置于所述上梁,可受操作而转动;所述多个叶片通过所述多个叶片夹垂挂于所述上梁,随着所述多个叶片夹的转动而在一第一遮蔽位置、一非遮蔽位置,以及一第二遮蔽位置之间转动;所述挡光板以可枢摆的方式设置于所述上梁;所述附随件设置于所述上梁,可受操作而与所述多个叶片夹同步转动;所述推动件包含一结合部及一第一顶推臂,所述推动件通过其所述结合部结合于所述附随件,且所述推动件会在所述附随件跟随所述叶片夹转动时随之转动;所述第一顶推臂一端与所述结合部连接,另一端向外延伸而对应于所述挡光板,且所述第一顶推臂具有一第一起始位置及一第一终止位置;其中,所述结合部定义有一轴线通过其轴心,并依此定义一以所述轴线为法线的基准面,使所述基准面平行于所述多个叶片的转动路径;于所述基准面上,定义有一第一基准线通过所述结合部的所述轴线与所述第一终止位置于所述基准面上的投影点,以及一第一延伸线通过所述第一起始位置于所述基准面的投影点与所述第一终止位置于所述基准面的投影点;所述第一延伸线与所述第一基准线以一第一夹角相交;其中,当所述多个叶片夹受操作转动而使得所述多个叶片由所述第一遮蔽位置往所述非遮蔽位置转动时,所述推动件的所述第一顶推臂以自所述第一起始位置至所述第一终止位置之间的一第一外缘推抵所述挡光板的一表面而枢摆所述挡光板,使所述挡光板在所述多个叶片由所述第一遮蔽位置往所述非遮蔽位置转动时保持不接触所述多个叶片。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在所述多个叶片位于所述第一遮蔽位置时,所述挡光板的至少一部分保持贴靠于所述多个叶片。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推动件所结合的所述附随件具有一结合轴,且所述推动件的所述结合部具有一结合孔供所述结合轴穿过,使所述推动件结合于所述附随件;所述结合孔与所述结合轴的剖面形状互相配合,且为非圆形。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推动件更包含一第二顶推臂自所述结合部向所述第一顶推臂同侧延伸且相对配置,所述第二顶推臂包含一第二起始位置及一第二终止位置,且所述第二起始位置在所述基准面的投影点与所述第一起始位置在所述基准面的投影点位在所述第一基准线的两侧,使所述第一顶推臂与所述第二顶推臂呈合抱状;当所述多个叶片夹受操作转动而使得所述多个叶片由所述第二遮蔽位置往所述非遮蔽位置转动时,所述推动件的所述第二顶推臂以自所述第二起始位置至所述第二终止位置之间的一第二外缘推抵所述挡光板的所述表面而枢摆所述挡光板,使所述挡光板在所述多个叶片由所述第二遮蔽位置往所述非遮蔽位置转动时保持不接触所述多个叶片。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于所述基准面上定义有一第二基准线通过所述结合部的所述轴线及所述第二终止位置于所述基准面上的投影点,以及一第二延伸线通过所述第二起始位置于所述基准面的投影点与所述第二终止位置于所述基准面的投影点;所述第二延伸线与所述第二基准线以一第二夹角相交。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准线与所述第二基准线重叠,且第一顶推臂的所述第一终止位置与第二顶推臂的第二终止位置重叠。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角与所述第二夹角皆介于5度到60度。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顶推臂的所述第一外缘以及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式百叶窗的推动件,搭配一设置有一挡光板的立式百叶窗使用,用以在所述立式百叶窗的多个叶片沿一预定方向转动的过程中,推抵所述挡光板的一表面而使其枢摆;所述推动件的特征在于,包括有:/n一结合部,用以与所述立式百叶窗结合;以及/n一顶推臂,自所述结合部向外延伸,所述顶推臂具有一起始位置及一终止位置,并以自所述起始位置至所述终止位置的一外缘推抵所述挡光板的所述表面而枢摆所述挡光板;/n其中,所述结合部定义有一轴线通过其轴心,并依此定义一以所述轴线为法线的基准面;于所述基准面上,定义有一基准线通过所述结合部的所述轴线及所述终止位置于所述基准面上的投影点,以及一延伸线通过所述起始位置于所述基准面的投影点以及所述终止位置于所述基准面的投影点,所述延伸线与所述基准线以一夹角相交。/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式百叶窗的推动件,搭配一设置有一挡光板的立式百叶窗使用,用以在所述立式百叶窗的多个叶片沿一预定方向转动的过程中,推抵所述挡光板的一表面而使其枢摆;所述推动件的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结合部,用以与所述立式百叶窗结合;以及
一顶推臂,自所述结合部向外延伸,所述顶推臂具有一起始位置及一终止位置,并以自所述起始位置至所述终止位置的一外缘推抵所述挡光板的所述表面而枢摆所述挡光板;
其中,所述结合部定义有一轴线通过其轴心,并依此定义一以所述轴线为法线的基准面;于所述基准面上,定义有一基准线通过所述结合部的所述轴线及所述终止位置于所述基准面上的投影点,以及一延伸线通过所述起始位置于所述基准面的投影点以及所述终止位置于所述基准面的投影点,所述延伸线与所述基准线以一夹角相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推臂自其所述起始位置至所述终止位置的所述外缘为弧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推臂由其所述起始位置往所述终止位置倾斜;当所述推动件结合于所述立式百叶窗时,所述顶推臂的所述终止位置高于所述起始位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推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推臂自其与所述结合部的连接处往所述起始位置倾斜;当所述推动件结合于所述立式百叶窗时,所述顶推臂的所述起始位置低于所述顶推臂与所述结合部的连接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介于5度到60度。


6.一种立式百叶窗,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上梁;
多个叶片夹,设置于所述上梁,能受操作而转动;
多个叶片,通过所述多个叶片夹垂挂于所述上梁,随着所述多个叶片夹的转动而在一第一遮蔽位置、一非遮蔽位置,以及一第二遮蔽位置之间转动;
一挡光板,以能枢摆的方式设置于所述上梁;
一附随件,设置于所述上梁,能受操作而与所述多个叶片夹同步转动;以及
一推动件,包含一结合部及一第一顶推臂,所述推动件通过其所述结合部结合于所述附随件,且所述推动件会在所述附随件跟随所述叶片夹转动时随之转动;所述第一顶推臂一端与所述结合部连接,另一端向外延伸而对应于所述挡光板,且所述第一顶推臂具有一第一起始位置及一第一终止位置;其中,所述结合部定义有一轴线通过其轴心,并依此定义一以所述轴线为法线的基准面,使所述基准面平行于所述多个叶片的转动路径;于所述基准面上,定义有一第一基准线通过所述结合部的所述轴线与所述第一终止位置于所述基准面上的投影点,以及一第一延伸线通过所述第一起始位置于所述基准面的投影点与所述第一终止位置于所述基准面的投影点;所述第一延伸线与所述第一基准线以一第一夹角相交;
其中,当所述多个叶片夹受操作转动而使得所述多个叶片由所述第一遮蔽位置往所述非遮蔽位置转动时,所述推动件的所述第一顶推臂以自所述第一起始位置至所述第一终止位置之间的一第一外缘推抵所述挡光板的一表面而枢摆所述挡光板,使所述挡光板在所述多个叶片由所述第一遮蔽位置往所述非遮蔽位置转动时保持不接触所述多个叶片。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立式百叶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个叶片位于所述第一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琳粘耿豪
申请(专利权)人:亿丰综合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