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卡扣式压边线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81411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卡扣式压边线组件,包括压边线本体、本体安装部和固定部,固定部的两端为固定至墙面的固定片,压边线本体通过弹性件可拆卸地固定至本体安装部内;压边线本体的底部的两侧面分别设置外凸出,本体安装部包括顶部分别具有内突起的两侧壁;各外凸出分别卡扣至相应的内突起和固定片构成的凹槽中。上述压边线组件可实现压边线本体、本体安装部、弹性件的可拆卸安装,以实现各部件的单独更换,以降低成本;其安装后使得墙面与板材之间基本完全贴合,防止水气的进入,延长板材的使用寿命,板材与墙面连接更为牢固,且其高平整度使其更具美观性;同时解决了压边线在安装时需要在表面打钉和使用胶水的情况,使压边线表面更美观且更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卡扣式压边线组件
本技术涉及建筑装潢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卡扣式压边线组件。
技术介绍
压边线,是装饰中常规使用的一种修饰两个平面板材界面接缝处的材料,一般按材质分,分为木质、亚克力、金属、石材等,但是目前通常使用的压边线材质为PU材质或木质,PU材质的压边线时间久了会收缩泛黄,木质的压边线时间久了容易吸水腐烂,两者均不适合在室外使用;另外,在安装上述材质的压边线时需要在压边线表面打钉,从而使得其外部美观,或者使用胶水粘结,易存在甲醛超标的问题,不符合绿色环保装修。此外,虽然目前出现了一些环保型压边线组件,但其各组件均不可拆卸,当其中一个部件损坏就需更换整个组件,其更换成本大,且不易维护。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缺点与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卡扣式压边线组件,其各部件为可拆卸安装,易于更换,有效降低了维护成本,该组件结构简单,不存在泛黄或腐烂问题,避免接口出现缝隙,保证了装潢的美观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卡扣式压边线组件,包括压边线本体、本体安装部和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包括固定至墙面的第一固定片和第二固定片,所述压边线本体通过弹性件可拆卸地固定至本体安装部内;其中,所述压边线本体底部侧面分别设置第一本体外凸出和第二本体外凸出,所述本体安装部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的顶部分别朝内设置第一安装部内突起和第二安装部内突起;其中,所述第一安装部内突起和第一固定片构成第一凹槽卡扣住所述第一本体外凸出,所述第二安装部内突起和第二固定片构成第二凹槽卡扣住所述第二本体外凸出。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措施还包括: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本体外凸出和第二本体外凸出均为或1个多个(大于1),所述第一本体外凸出的截面为直角梯形,其斜面朝上;所述第二本体外凸出的截面为直角梯形,其斜面朝下;所述第一安装部内突起和第二安装部内突起的数量其对应的所述第一本体外凸出和第二本体外凸出的数量相匹配,所述第一安装部内突起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其斜面朝下,所述第二安装部内突起的截面为直角梯形,其斜面朝上。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为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至第一侧壁的内表面和第一固定片的内表面,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至第二侧壁的内表面和第二固定片的内表面。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固定方式均选自焊接、粘接、螺钉旋接中的一种。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为弹性绳,所述弹性绳的两端分别固定至第一侧壁的内表面和第二侧壁的内表面。进一步地,所述弹性绳的材质选自橡胶、乳胶、热塑性聚胺基甲酸酯中的一种。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壁的内表面和第二侧壁的内表面分别设置第一挂钩和第二挂钩,所述弹性绳的两端分别固定至所述第一挂钩和第二挂钩。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挂钩和第二挂钩的固定方式选自焊接或螺纹拧接中的一种。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片和第二固定片之间为用于连接两者的固定片。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本体外凸出和第二本体外凸出的外端部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安装部内突起和第二安装部内突起的内端部之间距离,且两者的差值为1~2cm。进一步地,所述压边线本体、本体安装部和固定部的材质为聚氨酯材质。进一步地,所述压边线本体、本体安装部和固定部的材质为铝合金,且表面设有电泳漆保护层。进一步地,所述压边线本体为中空结构,其表面设置通孔,内部填充防蚊防虫材料或吸甲醛材料,例如艾叶、活性炭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本技术提供的压边线组件,通过压边线本体和本体安装部的卡扣组合使用,解决了压边线在安装时需要在表面打钉和使用胶水的情况,使压边线表面更加美观,使用起来也更加环保。本技术提供的压边线组件,材质可为铝合金,解决了普通压边线容易泛黄,易吸水腐烂,从而导致接口处有缝隙的情况。本技术提供的压边线组件,其通过在本体安装部内设置弹性件,可实现压边线本体和本体安装部的可拆卸安装,弹性件与本体安装部和/或固定部也可实现可拆卸安装,从而实现各部件的重复利用及损坏部件的部分单独更换,从而实现成本的降低;同时压边线本体和本体安装部之间的安装距离可适当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厚度的板材。本技术提供的压边线组件,其安装后使得墙面与板材之间基本完全贴合,防止水气及杂物的进入,从而延长板材的使用寿命,这还使得板材与墙面连接更为牢固,且其高平整度使其更具美观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卡扣式压边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述的压边线组件中压边线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述的压边线组件中本体安装部和固定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中卡扣式压边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的附图标记为:1-压边线本体;11-第一本体外凸出;12-第二本体外凸出;2-本体安装部;21-第一安装部内突起;22-第二安装部内突起;23-第一凹槽;24-第二凹槽;25-第一侧壁;26-第二侧壁;3-固定部;31-第一固定片;32-第二固定片;33-连接片;41-第一弹簧;42-第二弹簧;43-弹性绳;44-第一挂钩;45-第二挂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本实施例为一较佳结构的卡扣式压边线组件,如图1-图3所示,其包括压边线本体1、本体安装部2和固定部3,该固定部3包括固定至墙面的第一固定片31、第二固定片32以及用于连接两者的连接片33,其中该压边线在安装时,用枪钉将第一固定片31和第二固定片32固定在墙面上;压边线本体1、本体安装部2和固定部3的材质均采用具有一定硬度和弹性变形量的聚氨酯(PU)。在本实施例中,压边线本体1底部侧面分别设置第一本体外凸出11和第二本体外凸出12,第一本体外凸出11和第二本体外凸出11的数量均为1个,第一本体外凸出11的截面为直角梯形,其斜面朝上;第二本体外凸出12的截面为直角梯形,其斜面朝下。在本实施例中,本体安装部2包括第一侧壁25和第二侧壁26,第一侧壁25和第二侧壁26的顶部分别朝内设置第一安装部内突起21和第二安装部内突起22,第一安装部内突起21和第二安装部内突起22的数量页均为1个,第一安装部内突起21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其斜面朝下,第二安装部内突起22的截面为直角梯形,其斜面朝上。第一安装部内突起21和第一固定片31构成第一凹槽23,第二安装部内突起22和第二固定片32构成第二凹槽24;在本体安装部2内设置弹性件,该弹性件为第一弹簧41和第二弹簧42,第一弹簧41的两端分别采用螺纹旋接固定至第一侧壁25的内表面和第一固定片31的内表面,第二弹簧42的两端分别采用螺纹旋接固定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卡扣式压边线组件,包括压边线本体(1)、本体安装部(2)和固定部(3),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3)包括固定至墙面的第一固定片(31)和第二固定片(32),所述压边线本体(1)通过弹性件可拆卸地固定至本体安装部(2)内;/n其中,所述压边线本体(1)底部侧面分别设置第一本体外凸出(11)和第二本体外凸出(12),所述本体安装部(2)包括第一侧壁(25)和第二侧壁(26),所述第一侧壁(25)和第二侧壁(26)的顶部分别朝内设置第一安装部内突起(21)和第二安装部内突起(22);/n其中,所述第一安装部内突起(21)和第一固定片(31)构成第一凹槽(23)卡扣住所述第一本体外凸出(11),所述第二安装部内突起(22)和第二固定片(32)构成第二凹槽(24)卡扣住所述第二本体外凸出(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卡扣式压边线组件,包括压边线本体(1)、本体安装部(2)和固定部(3),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3)包括固定至墙面的第一固定片(31)和第二固定片(32),所述压边线本体(1)通过弹性件可拆卸地固定至本体安装部(2)内;
其中,所述压边线本体(1)底部侧面分别设置第一本体外凸出(11)和第二本体外凸出(12),所述本体安装部(2)包括第一侧壁(25)和第二侧壁(26),所述第一侧壁(25)和第二侧壁(26)的顶部分别朝内设置第一安装部内突起(21)和第二安装部内突起(22);
其中,所述第一安装部内突起(21)和第一固定片(31)构成第一凹槽(23)卡扣住所述第一本体外凸出(11),所述第二安装部内突起(22)和第二固定片(32)构成第二凹槽(24)卡扣住所述第二本体外凸出(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卡扣式压边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第一弹簧(41)和第二弹簧(42),所述第一弹簧(41)的两端分别固定至第一侧壁(25)的内表面和第一固定片(31)的内表面,所述第二弹簧(42)的两端分别固定至第二侧壁(26)的内表面和第二固定片(32)的内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卡扣式压边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41)和第二弹簧(42)的固定方式均选自焊接、粘接、螺钉旋接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卡扣式压边线组件,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永昌
申请(专利权)人:康新中国设计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