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集成水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04943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7: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集成水槽,包括水槽单元、盛放单元、连接单元、夹持单元和分离单元。其中,水槽单元设置为开口向上的中空结构,且其顶端侧壁开设有第一安装孔和位于第一安装孔一侧的第二安装孔;盛放单元设置于第二安装孔内,且其底端通过管道与水槽单元的内部连通;连接单元的第一端可上下翻转地设置于水槽单元的内侧壁;两夹持单元相对设置于水槽单元内,并与连接单元相对应且配合连接;分离单元的第一端可拆卸设置于夹持单元的第二端,用于分离食物残渣和汤水或随连接单元翻转至竖直状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合理,解决了现有的厨房水槽缺乏盛放刷子的容器以及无法对食物残渣和汤水进行分离的问题。残渣和汤水进行分离的问题。残渣和汤水进行分离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集成水槽


[0001]本技术涉及家具
,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集成水槽。

技术介绍

[0002]厨房水槽是用于洗净餐具、食物的装置,其主要材料是不锈钢。厨房水槽按材料分铸铁搪瓷、陶瓷、不锈钢、人造石、花岗岩水槽(石英石混树脂)、钢板珐琅、亚克力、结晶石水槽等;按款式分单盆、双盆、大小双盆、异形双盆等。
[0003]现有的厨房水槽只能够盛放清水以对餐具进行清洗,通常不会设置用于盛放清洗餐具的刷子的容器,所以刷子大多被放置于厨房水槽的外部,从而会导致刷子丢失或被其他脏物污染。此外,现有的水槽也无法对餐具内的食物残渣和汤水进行分离,所以在食物残渣进入厨房水槽的排污口内部的情况下,会堵塞排污孔,即使厨房水槽的排污口处设置有滤网,但由于滤网的面积较小,也极易被食物残渣堵塞,导致厨房水槽内部的污水无法排出。
[0004]目前,针对现有的厨房水槽缺乏盛放刷子的容器以及无法对食物残渣和汤水进行分离的问题,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多功能集成水槽,以至少解决现有的厨房水槽缺乏盛放刷子的容器以及无法对食物残渣和汤水进行分离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集成水槽,包括:
[0007]水槽单元,所述水槽单元设置为开口向上的中空结构,且其顶端侧壁开设有第一安装孔和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孔一侧的第二安装孔;
[0008]盛放单元,所述盛放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内,且其底端通过管道与所述水槽单元的内部连通,所述盛放单元用于盛放清洗餐具的工具;
[0009]连接单元,所述连接单元的第一端可上下翻转地设置于所述水槽单元的内侧壁;
[0010]两夹持单元,两所述夹持单元相对设置于所述水槽单元内,并与所述连接单元相对应且配合连接,用于在所述连接单元翻转至竖直状态的情况下,对所述连接单元进行夹持固定;
[0011]分离单元,所述分离单元的第一端可拆卸设置于所述夹持单元的第二端,用于分离食物残渣和汤水,并能够随所述连接单元翻转至竖直状态。
[0012]进一步地,所述水槽单元还包括:
[0013]盛放槽,所述盛放槽开设于所述水槽单元的顶端侧壁,并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另一侧,用于放置清洁剂;
[0014]铰接槽,所述铰接槽设置于所述水槽单元的内侧壁,并与所述连接单元的第一端转动连接;
[0015]第一放置槽,所述第一放置槽开设于所述水槽单元的内侧壁,其连通且位于所述
铰接槽的顶端,其中,所述夹持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放置槽内;
[0016]第二放置槽,所述第二放置槽开设于所述水槽单元的内侧壁,其连通且位于所述第一放置槽的顶端,用于在所述分离单元随所述连接单元翻转至竖直状态的情况下,放置所述分离单元。
[0017]进一步地,所述盛放单元包括:
[0018]容器元件,所述容器元件嵌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内,所述容器元件的底端通过管道与水槽单元连接,用于盛放清洗餐具的工具;
[0019]第一盖板元件,所述第一盖板元件通过合页设置于所述容器元件的开口处。
[0020]进一步地,所述盛放单元还包括:
[0021]支架元件,所述支架元件设置于所述容器元件内,且其底端与所述容器元件的内底壁形成有滤水间隔;
[0022]两耳元件,两所述耳元件设置于所述支架元件顶端的两侧,并对应设置于所述容器元件内部的顶端形成的安装台阶上。
[0023]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单元包括:
[0024]第一连接元件,所述第一连接元件的第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设置于所述水槽单元的铰接槽内,且所述第一连接元件能够向上翻转至所述水槽单元的第一放置槽内,且与两所述加持单元相对应且配合布置;
[0025]连接槽元件,所述连接槽元件开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元件的第二端,用于与所述分离单元的第一端可拆卸连接;
[0026]第一限位槽元件,所述第一限位槽元件呈半圆形,并开设于所述连接槽元件的底部侧壁,用于对所述分离单元的第一端进行限位;
[0027]进出槽元件,所述进出槽元件开设于所述连接槽元件的侧壁,并连通所述第一限位槽元件的第一端,用于便于所述分离单元的第一端进出所述连接槽;
[0028]第二限位槽元件,所述第二限位槽元件开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元件的第二端;
[0029]限位元件,所述限位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二限位槽元件内,用于对所述分离单元的第一端进行限位。
[0030]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元件包括:
[0031]限位弹簧,所述限位弹簧设置于所述第二限位槽元件内;
[0032]限位轴,所述限位轴的第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二限位槽元件内,并与所述限位弹簧固定连接,所述限位轴的第二端设置为球形,且与所述分离单元的第一端相对应且配合设置,用于对所述分离单元进行限位。
[0033]进一步地,所述分离单元包括:
[0034]第二连接元件,所述第二连接元件的第一端插入所述连接单元的连接槽元件内;
[0035]限位滑块元件,所述限位滑块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元件的第一端,并与所述连接单元的进出槽元件和所述第一限位槽元件相对应且配合布置,且其远离所述第二连接元件的侧壁开设有与所述连接单元的限位元件相配合的限位凹槽;
[0036]分离元件,所述分离元件为底端开设有若干长条形过滤孔的凹形结构,并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元件的第二端,用于分离食物残渣和汤水;
[0037]第二盖板元件,所述第二盖板元件的第一端通过合页设置于所述分离元件的开口
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元件可拆卸连接。
[0038]进一步地,所述分离单元还包括:
[0039]第一磁性元件,所述第一磁性元件设置于所述分离元件的顶端;
[0040]第二磁性元件,所述第二磁性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二盖板元件的第二端,并与所述第一磁性元件连接。
[0041]进一步地,所述分离单元还包括:
[0042]拉拽元件,所述拉拽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二盖板元件的外侧壁。
[0043]进一步地,所述分离单元还包括:
[0044]压板元件,所述压板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二盖板元件的底壁,且所述压板元件的底壁设置为斜面。
[0045]本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0046](1)本技术的多功能集成水槽,通过盛放单元盛放清洗餐具的工具,从而避免清洗餐具的工具放置于水槽外部被其他物质污染,并避免工具掉落,丢失;
[0047](2)通过夹持单元对连接单元进行限位,从而在连接单元向上翻转后对连接单元进行夹持,避免连接单元向下翻转;
[0048](3)通过分离单元对食物残渣和汤水进行分离,从而避免食物残渣堵塞排污孔,且分离单元能够随连接单元向上翻转放置,不占用水槽单元的内部空间;
[0049](4)本技术的结构合理,解决了现有的厨房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集成水槽,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槽单元,所述水槽单元设置为开口向上的中空结构,且其顶端侧壁开设有第一安装孔和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孔一侧的第二安装孔;盛放单元,所述盛放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内,且其底端通过管道与所述水槽单元的内部连通,所述盛放单元用于盛放清洗餐具的工具;连接单元,所述连接单元的第一端可上下翻转地设置于所述水槽单元的内侧壁;两夹持单元,两所述夹持单元相对设置于所述水槽单元内,并与所述连接单元相对应且配合连接,用于在所述连接单元翻转至竖直状态的情况下,对所述连接单元进行夹持固定;分离单元,所述分离单元的第一端可拆卸设置于所述夹持单元的第二端,用于分离食物残渣和汤水,并能够随所述连接单元翻转至竖直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集成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单元还包括:盛放槽,所述盛放槽开设于所述水槽单元的顶端侧壁,并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另一侧,用于放置清洁剂;铰接槽,所述铰接槽设置于所述水槽单元的内侧壁,并与所述连接单元的第一端转动连接;第一放置槽,所述第一放置槽开设于所述水槽单元的内侧壁,其连通且位于所述铰接槽的顶端,其中,所述夹持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放置槽内;第二放置槽,所述第二放置槽开设于所述水槽单元的内侧壁,其连通且位于所述第一放置槽的顶端,用于在所述分离单元随所述连接单元翻转至竖直状态的情况下,放置所述分离单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集成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盛放单元包括:容器元件,所述容器元件嵌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内,所述容器元件的底端通过管道与水槽单元连接,用于盛放清洗餐具的工具;第一盖板元件,所述第一盖板元件通过合页设置于所述容器元件的开口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集成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盛放单元还包括:支架元件,所述支架元件设置于所述容器元件内,且其底端与所述容器元件的内底壁形成有滤水间隔;两耳元件,两所述耳元件设置于所述支架元件顶端的两侧,并对应设置于所述容器元件内部的顶端形成的安装台阶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集成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单元包括:第一连接元件,所述第一连接元件的第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设置于所述水槽单元的铰接槽内,且所述第一连接元件能够向上翻转至所述水槽单元的第一放置槽内,且与两所述夹持单元相对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学廷王炜
申请(专利权)人:康新中国设计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