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梁十字形节点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81024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梁十字形节点连接结构,包括三根H型钢梁、四个连接件和螺栓,H型钢梁包括上翼缘板、下翼缘板和腹板;连接件包括上连接板、下连接板、大腰板和小腰板,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均垂直连接于大腰板和小腰板,且大腰板和小腰板之间也是垂直连接,上连接板、下连接板、大腰板和小腰板四者间形成铲状簸箕型结构;上连接板的上表面至下连接板下表面之间的距离L3小于等于上翼缘板的下表面至下翼缘板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L4;三根H型钢梁形成十字形排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只需要用到三种标准化组件,就能完成钢梁十字形节点连接结构装配,结构牢固、实用性强,符合现代装配式建筑安装方便快捷且环保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梁十字形节点连接结构
本技术属于房屋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钢梁十字形节点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钢结构建筑是一种新型的建筑体系,打通房地产业、建筑业、冶金业之间的行业界线,集合成为一个新的产业体系,这就是业内人士普遍看好的钢结构建筑体系。钢结构建筑相比传统的混凝土建筑而言,用钢板或型钢替代了钢筋混凝土,强度更高,抗震性更好。并且由于构件可以工厂化制作,现场安装,因而大大减少工期。由于钢材的可重复利用,可以大大减少建筑垃圾,更加绿色环保,因而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应用在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中。目前钢结构建筑在高层、超高层建筑上的运用日益成熟,逐渐成为主流的建筑工艺,是未来建筑的发展方向。传统的钢结构建筑施工时采用了大量的工地焊接,施工速度慢,对环境污染严重,工人的工作环境差,还存在焊接质量标准不好把控的问题。目前国内的装配式钢框架结构体系还很不完善,还需要更多安装方便快捷且环保的装配式钢框架结构体系来充分凸显钢结构建筑的优越性。专利文献CN201610497605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摩擦型钢节点,包括钢管柱、H型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梁十字形节点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梁十字形节点连接结构包括三根H型钢梁、四个连接件和螺栓,/n所述H型钢梁(1)包括上翼缘板(11)、下翼缘板(12)和腹板(13),在H型钢梁(1)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通孔(14);所述连接件(2)包括固定连接的上连接板(21)、下连接板(22)、大腰板(23)和小腰板(24),所述上连接板(21)和下连接板(22)均垂直连接于大腰板(23)和小腰板(24),且大腰板(23)和小腰板(24)之间也是垂直连接,上连接板(21)、下连接板(22)、大腰板(23)和小腰板(24)四者间形成铲状簸箕型结构,所述上连接板(21)、下连接板(22)、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梁十字形节点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梁十字形节点连接结构包括三根H型钢梁、四个连接件和螺栓,
所述H型钢梁(1)包括上翼缘板(11)、下翼缘板(12)和腹板(13),在H型钢梁(1)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通孔(14);所述连接件(2)包括固定连接的上连接板(21)、下连接板(22)、大腰板(23)和小腰板(24),所述上连接板(21)和下连接板(22)均垂直连接于大腰板(23)和小腰板(24),且大腰板(23)和小腰板(24)之间也是垂直连接,上连接板(21)、下连接板(22)、大腰板(23)和小腰板(24)四者间形成铲状簸箕型结构,所述上连接板(21)、下连接板(22)、大腰板(23)和小腰板(24)上均设置有用于穿过螺栓(3)的过孔(25),所述大腰板(23)和小腰板(24)统称为腰板,所述上连接板(21)与上翼缘板(11)之间、下连接板(22)与下翼缘板(12)之间,以及腰板与腹板(13)之间均通过相应的孔以及螺栓(3)连接;所述上连接板的上表面至下连接板下表面之间的距离L3小于等于上翼缘板的下表面至下翼缘板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L4,且L3与L4之间差额小于等于10mm;所述H型钢梁(1)的两端均设置有十六个通孔,其中上翼缘板的一端上包含六个通孔,腹板的一端上包含四个通孔,下翼缘板的一端上包含六个通孔;连接件上设置有十个过孔,其中上连接板(21)、下连接板(22)和小腰板(24)上均设置有两个过孔,大腰板设置有四个过孔;
所述三根H型钢梁(1)分别为第六H型钢梁(1f)、第七H型钢梁(1g)和第八H型钢梁(1h),所述四个连接件(2)分别为第六连接件、第七连接件、第八连接件和第九连接件,三根H型钢梁(1)的上翼缘板(11)均在同一平面内,三根H型钢梁(1)的下翼缘板(12)均在同一平面内;所述第六H型钢梁(1f)的长度方向的中部的上翼缘板、下翼缘板和腹板上还均设置有多个通孔(14);第七H型钢梁(1g)和第八H型钢梁(1h)分别设置第六H型钢梁(1f)的腹板两侧,且第七H型钢梁(1g)和第八H型钢梁(1h)的一个端部与第六H型钢梁(1f)的中部相接,第七H型钢梁(1g)和第八H型钢梁(1h)的腹板在同一平面内且与第六H型钢梁(1f)的腹板垂直,三根H型钢梁形成十字形排列,第六连接件和第七连接件用于第六H型钢梁(1f)与第七H型钢梁(1g)的连接,第八连接件和第九连接件用于第六H型钢梁(1f)与第八H型钢梁(1h)的连接;第六连接件和第七连接件的大腰板上的两个过孔(25)与第七H型钢梁(1g)腹板上的两个通孔(14)通过螺栓(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乐黄自标
申请(专利权)人:中民筑友房屋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