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结构的连接节点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8101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H型钢结构的连接节点结构,设置在定H型钢和待接H型钢的连接处,H型钢包括两个承托板和承重梁,连接节点结构包括承重板、垂直加设在承重板上下两端朝向定H型钢一侧用于固定定H型钢的第一固定件和垂直加设在承重板上下两端朝向待接H型钢一侧用于固定待接H型钢的第二固定件,第二固定件包括上下对称垂直加设在承重板上下两端朝向待接H型钢一侧用于固定待接H型钢承重梁一侧承托板的第一连接板、上下对称垂直加设在承重板上下两端朝向待接H型钢一侧用于固定待接H钢承重梁另一侧承托板的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有间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提高H型钢的拼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结构的连接节点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钢结构的连接节点结构。
技术介绍
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处于转型发展时期,装配式建筑是未来建筑业的发展趋势。目前,H型钢经常作为钢柱和钢梁在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中使用。在H型钢用作钢梁使用时,需要用到的H型钢的长度比较长,但是在运输较长的H型钢时,难度系数比较大,所以就需要用到两个较短的H型钢进行拼接,但是现有的拼接方式大多情况下为焊接,虽然,焊接在一定程度度可以满足人们所需要的刚度,但是在拼接过程中,不易对H型钢进行焊接,降低了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结构的连接节点结构,其优点是:提高H型钢的拼接效率。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H型钢结构的连接节点结构,设置在定H型钢和待接H型钢的连接处,H型钢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承托板和垂直加设在两承托板中间的承重梁,连接节点结构包括承重板、垂直加设在承重板上下两端朝向定H型钢一侧用于固定定H型钢的第一固定件和垂直加设在承重板上下两端朝向待接H型钢一侧用于固定待接H型钢的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包括上下对称垂直加设在承重板上下两端朝向待接H型钢一侧用于固定待接H型钢承重梁一侧承托板的第一连接板、上下对称垂直加设在承重板上下两端朝向待接H型钢一侧用于固定待接H钢承重梁另一侧承托板的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有供待接H型钢中承重梁穿过的间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定H型钢与待接H型钢连接时,先将第一固定件固定在定H型钢上,然后将待接H型钢中的承重梁穿过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间隙,然后将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与待接H型钢中的承托板固定即可,一是提高了定H型钢与待接H型钢连接节点的刚度,二是提高了工作人员拼接H型钢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上下对称垂直加设在承重板上下两端朝向定H型钢一侧用于固定定H型钢承重梁一侧承托板的第一固定板、上下对称垂直加设在承重板上下两端朝向定H型钢一侧用于固定定H型钢承重梁另一侧承托板的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有供定H型钢中承重梁穿过的间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定H型钢与待接H型钢平行对接时,先将定H型钢中的承重梁穿过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的间隙,然后将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与定H型钢中的承托板固定即可,保证了第一固定件和定H型钢之间的连接强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上下对称垂直加设在承重板上下两端朝向定H型钢一侧用于固定定H型钢承重梁朝向第一固定件一侧承托板的第三固定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定H型钢与待接H型钢垂直对接时,将两个第三固定板分别与定H型钢中的承托板固定即可,保证了第一固定件和定H型钢之间的连接强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一对所述第三固定板之间加设有X形状的承托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三固定板之间设置承托杆,提高两个第三固定板之间的支撑强度,进而提高了第三固定板的刚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一对所述第一固定板和一对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均加设有X形状的第一支撑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两个第一固定板和两个第二固定板之间设置有第一支撑杆,提高两个第一固定板和两个第二固定板之间的支撑强度,进而提高了第一固定件的连接强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支撑杆朝向定H型钢中承重梁的一端加设有与定H型钢承重梁抵触固定的第一支撑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对定H型钢进行固定,提高了第一固定件与定H型钢的连接强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一对所述第一连接板和一对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均加设有X形状的第二支撑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两个第一连接板和两个第二连接板之间设置有第二支撑杆,提高两个第一连接板和两个第二连接板之间的支撑强度,进而提高了第二固定件的连接强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支撑杆朝向待接H型钢中承重梁的一端加设有与待接H型钢承重梁抵触固定的第二支撑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对待接H型钢进行固定,提高了第二固定件与待接H型钢的连接强度。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提高了定H型钢与待接H型钢连接节点的刚度;2.通过加设第一支撑杆,提高了第一固定件的强度;3.通过加设第二支撑杆,提高了第二固定件的强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体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中,1、定H型钢;11、承托板;12、承重梁;2、待接H型钢;3、承重板;4、第一固定件;41、第一固定板;42、第二固定板;43、第三固定板;44、第一支撑杆;45、承托杆;46、第一支撑板;5、第二固定件;51、第一连接板;52、第二连接板;53、第二支撑杆;54、第二支撑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钢结构的连接节点结构,设置在定H型钢1和待接H型钢2的连接处,H型钢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承托板11和垂直加设在两承托板11中间的承重梁12,定H型钢1与待接H型钢2垂直连接时,连接节点结构包括承重板3、第一固定件4和第二固定件5。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固定件4包括两个第一固定板41和两个第二固定板42,两个第一固定板41分别对称垂直固结在承重板3上下两端朝向定H型钢1的一侧,且两个第一固定板41均与定H型钢1承重梁12一侧靠近第一固定板41的承托板11螺栓固定连接,两个第二固定板42分别对称垂直固结在承重板3上下两端朝向定H型钢1的一侧,且两个第二固定板42均与定H型钢1承重梁12另一侧靠近第二固定板42的承托板11螺栓固定连接,第一固定板41和第二固定板42之间有间隙,间隙刚好供定H型钢1中的承重梁12穿过。两个第一固定板41、两个第二固定板42之间均设置有分别支撑两个第一固定板41、两个第二固定板42的第一支撑杆44,第一支撑杆44设置为X形状,且第一支撑杆44均与第一固定板41、第二固定板4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设置第一支撑杆44,对第一固定板41和第二固定板42起到一个辅助支撑的作用,提高了第一固定件4的强度。第一支撑杆44朝向定H型钢1承重梁12的一侧延伸设置有第一支撑板46,第一支撑板46与定H型钢1承重梁12相抵触,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进一步对定H型钢1进行固定,提高了第一固定件4与定H型钢1的连接强度。如图2和图3所示,第二固定件5包括两个第一连接板51和两个第二连接板52,两个第一连接板51分别对称垂直固结在承重板3上下两端朝向待接H型钢2的一侧,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结构的连接节点结构,设置在定H型钢(1)和待接H型钢(2)的连接处,H型钢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承托板(11)和垂直加设在两承托板(11)中间的承重梁(12),其特征在于,连接节点结构包括承重板(3)、垂直加设在承重板(3)上下两端朝向定H型钢(1)一侧用于固定定H型钢(1)的第一固定件(4)和垂直加设在承重板(3)上下两端朝向待接H型钢(2)一侧用于固定待接H型钢(2)的第二固定件(5),所述第二固定件(5)包括上下对称垂直加设在承重板(3)上下两端朝向待接H型钢(2)一侧用于固定待接H型钢(2)承重梁(12)一侧承托板(11)的第一连接板(51)、上下对称垂直加设在承重板(3)上下两端朝向待接H型钢(2)一侧用于固定待接H钢承重梁(12)另一侧承托板(11)的第二连接板(52),所述第一连接板(51)和第二连接板(52)之间有供待接H型钢(2)中承重梁(12)穿过的间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结构的连接节点结构,设置在定H型钢(1)和待接H型钢(2)的连接处,H型钢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承托板(11)和垂直加设在两承托板(11)中间的承重梁(12),其特征在于,连接节点结构包括承重板(3)、垂直加设在承重板(3)上下两端朝向定H型钢(1)一侧用于固定定H型钢(1)的第一固定件(4)和垂直加设在承重板(3)上下两端朝向待接H型钢(2)一侧用于固定待接H型钢(2)的第二固定件(5),所述第二固定件(5)包括上下对称垂直加设在承重板(3)上下两端朝向待接H型钢(2)一侧用于固定待接H型钢(2)承重梁(12)一侧承托板(11)的第一连接板(51)、上下对称垂直加设在承重板(3)上下两端朝向待接H型钢(2)一侧用于固定待接H钢承重梁(12)另一侧承托板(11)的第二连接板(52),所述第一连接板(51)和第二连接板(52)之间有供待接H型钢(2)中承重梁(12)穿过的间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的连接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4)包括上下对称垂直加设在承重板(3)上下两端朝向定H型钢(1)一侧用于固定定H型钢(1)承重梁(12)一侧承托板(11)的第一固定板(41)、上下对称垂直加设在承重板(3)上下两端朝向定H型钢(1)一侧用于固定定H型钢(1)承重梁(12)另一侧承托板(11)的第二固定板(42),所述第一固定板(41)和第二固定板(42)之间有供定H型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伟姜永刘娟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精硕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