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捻捻线机磁阻尼张力调节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7991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10
倍捻捻线机磁阻尼张力调节机构,衬锭体上螺接固定有一个弹性卡套,尼龙套筒的上端固定有轴承,轴承插套在尼龙套筒中,轴承的外圈固定在尼龙套筒中心孔的内壁上,张力调节器的下端成型有调节器轴,调节器轴固定在轴承的内圈上;上衬锭轴的上端通过螺钉固定有第一永磁块,调节器轴的下端通过螺钉固定有第二永磁块,第一永磁块和第二永磁块相对,上衬锭轴过盈配合插套在弹性卡套中,弹性卡套为尼龙材料制成;尼龙套筒的下部与上衬锭轴螺接固定在一起,尼龙套筒的中心孔的内壁弹性夹持在上衬锭轴的上端,弹性橡胶圈套在尼龙套筒的外壁上;导纱钩固定在张力调节器的下部。它利用磁阻尼,让张力调节器的转速发生变化,从而调节纱线张力的大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倍捻捻线机磁阻尼张力调节机构
:本技术涉及倍捻机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倍捻捻线机的张力调节机构。
技术介绍
:见图1所示,CN208309044U公开了一种多倍锭子及倍捻捻线机,它包括下空心锭子A1、上衬锭轴A2,上衬锭轴A2的下部成型或固定有第四圆锥齿轮A9,下静止盘套件A3安装在下空心锭子A1上,第一圆锥齿轮A8固定在下空心锭子1上,第二圆锥齿轮A6与第三圆锥齿轮A7都固定在一个轴A5上,轴A5安装在支架A4上,支架A4固定在下静止盘套件A3上,第一圆锥齿轮A8与第二圆锥齿轮A6相啮合,第三圆锥齿轮A7与第四圆锥齿轮A9相啮合。它的储纱筒A10上固定有张力调节器支架A11,张力调节器支架A11上安装有张力调节器A12。其不足之处是:这个张力调节器A12的张力是固定的,不同的纱线在生产过程中,对张力的要求不同,它无法根据不同纱线对张力的要求来调节张力的大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倍捻捻线机磁阻尼张力调节机构,它利用磁阻尼,让张力调节器的转速发生变化,从而调节纱线张力的大小。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措施如下:倍捻捻线机磁阻尼张力调节机构,包括衬锭体、导纱钩和张力调节器,衬锭体上螺接固定有一个弹性卡套,尼龙套筒的上端固定有轴承,轴承插套在尼龙套筒中,轴承的外圈固定在尼龙套筒中心孔的内壁上,张力调节器的下端成型有调节器轴,调节器轴固定在轴承的内圈上;上衬锭轴的上端通过螺钉固定有第一永磁块,调节器轴的下端通过螺钉固定有第二永磁块,第一永磁块和第二永磁块相对,上衬锭轴过盈配合插套在弹性卡套中,弹性卡套为尼龙材料制成;尼龙套筒的下部与上衬锭轴螺接固定在一起,尼龙套筒的中心孔的内壁弹性夹持在上衬锭轴的上端,弹性橡胶圈套在尼龙套筒的外壁上;导纱钩固定在张力调节器的下部。所述张力调节器的结构是:筒体的下部成型有调节器轴,筒体上成型有进线通孔,下壳体和上壳体的外形均为半个腰形,下壳体和上壳体相对,弹簧插套在下壳体和上壳体中,弹簧的上端压在上壳体上、下端压在下壳体上,纱线先夹持在进线通孔的内壁和下壳体的外壁之间,再夹持在上壳体的外壁与分纱器的进线孔内壁之间;分纱器螺接固定在筒体的上端。所述纱线筒插套在上衬锭轴上,纱线筒的纱线依次穿过导纱钩、进线通孔、分纱器的进线孔。所述调节器轴焊接固定在轴承的内圈上,轴承的外圈过盈配合卡制在尼龙套筒上。所述下壳体的下端为半个球面状,上壳体的上端为半个球面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它利用磁阻尼,让张力调节器的转速发生变化,从而调节纱线张力的大小。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张力调节器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衬锭轴;2、导纱钩;3、张力调节器;4、尼龙套筒;5、轴承;6、弹性橡胶圈;7、纱线筒;8、第一永磁块;9、第二永磁块;10、分纱器;11、衬锭体;12、弹性卡套。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见图2、3所示,倍捻捻线机磁阻尼张力调节机构,包括衬锭体11、导纱钩2和张力调节器3,衬锭体11上螺接固定有一个弹性卡套12,尼龙套筒4的上端固定有轴承5,轴承5插套在尼龙套筒4中,轴承5的外圈固定在尼龙套筒4中心孔的内壁上,张力调节器3的下端成型有调节器轴31,调节器轴31固定在轴承5的内圈上;上衬锭轴1的上端通过螺钉固定有第一永磁块8,调节器轴31的下端通过螺钉固定有第二永磁块9,第一永磁块8和第二永磁块9相对,上衬锭轴1过盈配合插套在弹性卡套12中,弹性卡套12为尼龙材料制成;尼龙套筒4的下部与上衬锭轴1螺接固定在一起,尼龙套筒4的中心孔的内壁弹性夹持在上衬锭轴1的上端,弹性橡胶圈6套在尼龙套筒4的外壁上;导纱钩2固定在张力调节器3的下部。所述张力调节器3的结构是:筒体32的下部成型有调节器轴31,筒体32上成型有进线通孔321,下壳体34和上壳体35的外形均为半个腰形,下壳体34和上壳体35相对,弹簧33插套在下壳体34和上壳体35中,弹簧33的上端压在上壳体35上、下端压在下壳体34上,纱线A先夹持在进线通孔321的内壁和下壳体34的外壁之间,再夹持在上壳体35的外壁与分纱器10的进线孔内壁之间;分纱器螺接固定在筒体32的上端。所述纱线筒7插套在上衬锭轴1上,纱线筒7的纱线A依次穿过导纱钩2、进线通孔321、分纱器10的进线孔。所述调节器轴31焊接固定在轴承5的内圈上,轴承5的外圈过盈配合卡制在尼龙套筒4上。所述下壳体34的下端为半个球面状,上壳体35的上端为半个球面状。工作原理:尼龙套筒4的下部与上衬锭轴1螺接固定在一起,转动上衬锭轴1,则可以调节第一永磁块8和第二永磁块9之间的距离变大变小,当第一永磁块8和第二永磁块9之间的距离变小时,第一永磁块8对第二永磁块9的吸力变大,张力调节器3转速变慢,可以增大纱线的张力。反之是减小纱线的张力。第一永磁块8相当于一块不动的磁块,第二永磁块9相当于一个动的磁块,第一永磁块8与第二永磁块9的距离越小,则吸力越大,第二永磁块9则转得越慢,这样便可以增加纱线的张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倍捻捻线机磁阻尼张力调节机构,包括衬锭体(11)、导纱钩(2)和张力调节器(3),其特征在于:衬锭体(11)上螺接固定有一个弹性卡套(12),尼龙套筒(4)的上端固定有轴承(5),轴承(5)插套在尼龙套筒(4)中,轴承(5)的外圈固定在尼龙套筒(4)中心孔的内壁上,张力调节器(3)的下端成型有调节器轴(31),调节器轴(31)固定在轴承(5)的内圈上;/n上衬锭轴(1)的上端通过螺钉固定有第一永磁块(8),调节器轴(31)的下端通过螺钉固定有第二永磁块(9),第一永磁块(8)和第二永磁块(9)相对,上衬锭轴(1)过盈配合插套在弹性卡套(12)中,弹性卡套(12)为尼龙材料制成;/n尼龙套筒(4)的下部与上衬锭轴(1)螺接固定在一起,尼龙套筒(4)的中心孔的内壁弹性夹持在上衬锭轴(1)的上端,弹性橡胶圈(6)套在尼龙套筒(4)的外壁上;导纱钩(2)固定在张力调节器(3)的下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倍捻捻线机磁阻尼张力调节机构,包括衬锭体(11)、导纱钩(2)和张力调节器(3),其特征在于:衬锭体(11)上螺接固定有一个弹性卡套(12),尼龙套筒(4)的上端固定有轴承(5),轴承(5)插套在尼龙套筒(4)中,轴承(5)的外圈固定在尼龙套筒(4)中心孔的内壁上,张力调节器(3)的下端成型有调节器轴(31),调节器轴(31)固定在轴承(5)的内圈上;
上衬锭轴(1)的上端通过螺钉固定有第一永磁块(8),调节器轴(31)的下端通过螺钉固定有第二永磁块(9),第一永磁块(8)和第二永磁块(9)相对,上衬锭轴(1)过盈配合插套在弹性卡套(12)中,弹性卡套(12)为尼龙材料制成;
尼龙套筒(4)的下部与上衬锭轴(1)螺接固定在一起,尼龙套筒(4)的中心孔的内壁弹性夹持在上衬锭轴(1)的上端,弹性橡胶圈(6)套在尼龙套筒(4)的外壁上;导纱钩(2)固定在张力调节器(3)的下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倍捻捻线机磁阻尼张力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张力调节器(3)的结构是:筒体(32)的下部成型有调节器轴(31),筒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传李勇
申请(专利权)人:新昌县融辉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