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飞灰渗滤液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7884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飞灰渗滤液处理装置,包括加药系统、砂滤器和纳滤膜装置,还包括污泥浓缩装置;污泥浓缩装置包括通过过水洞相连的中和反应池、絮凝反应池、助凝反应池、出水池、沉淀池和污泥浓缩池;沉淀池与出水池的底部连通,沉淀池设有沉淀排泥口,沉淀排泥口与污泥浓缩池设有的浓缩进泥口相连,沉淀排泥口和浓缩进泥口之间设有污泥泵;砂滤器设有砂滤进水口和砂滤出水口,砂滤进水口和砂滤出水口分别与出水池和纳滤膜装置设有的纳滤进水口相连,砂滤进水口和纳滤进水口处分别设有砂滤提升泵和纳滤提升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沉淀和过滤的方法将飞灰渗滤液里的污染物固化沉淀,使渗滤液达到可以回收再使用的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飞灰渗滤液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垃圾处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飞灰渗滤液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采用焚烧方法处理城市生活垃圾能有效的使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同时可以利用焚烧的热量作为能源,因而焚烧垃圾发电已经逐渐称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主要发展方向。而飞灰则是垃圾焚烧发电后形成的产物,其通过固化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在飞灰固化处理过程中会产生渗滤液。飞灰渗沥液中,含有一定有机物、悬浮物、盐分和重金属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包括加药系统、砂滤器和纳滤膜装置,还包括污泥浓缩装置;所述污泥浓缩装置包括中和反应池、絮凝反应池、助凝反应池、出水池、沉淀池和污泥浓缩池;所述中和反应池、絮凝反应池、助凝反应池和出水池均与加药系统相连,所述中和反应池与絮凝反应池的底部通过过水洞连通,絮凝反应池与助凝反应池的顶部通过过水洞连通,所述助凝反应池底部与沉淀池通过过水洞连通,所述沉淀池与出水池的底部连通,所述沉淀池的沉淀排泥口与污泥浓缩池的浓缩进泥口相连,所述沉淀排泥口和浓缩进泥口之间设有污泥泵;所述砂滤器设有砂滤进水口和砂滤出水口,所述砂滤进水口和砂滤出水口分别与出水池和纳滤膜装置设有的纳滤进水口相连,所述砂滤进水口和纳滤进水口处分别设有砂滤提升泵和纳滤提升泵。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中和反应池、絮凝反应池、助凝反应池和出水池内均设有搅拌器。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纳滤提升泵和出水池之间设有中间水箱。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砂滤器和纳滤提升泵之间设有砂滤水箱。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纳滤膜装置设有的纳滤出水口处连接有纳滤水箱。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中和反应池、絮凝反应池、助凝反应池和出水池为两行两列布置,第一行第一列为中和反应池,第一行第二列为出水池,第二行第一列为絮凝反应池,第二行第二列为助凝反应池。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沉淀池位于出水池和助凝反应池的旁边,所述污泥浓缩池位于沉淀池远离出水池和助凝反应池的一侧。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砂滤器的底部设有与砂滤水箱相连的反冲管,所述反冲管上设有反冲水泵。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还包括调节水箱,所述调节水箱与中和反应池相连,所述调节水箱与中和反应池之间设有螺杆泵。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沉淀池为斜管沉淀池,所述污泥浓缩池为竖流式污泥浓缩池,所述进泥口位于污泥浓缩池中心设有的中心管的上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采用加药沉淀和过滤的方法将飞灰渗滤液里的污染物固化沉淀,使渗滤液达到可以回收再使用的程度,而剩余的固体污泥可以送至焚烧厂处理利用。附图说明下面根据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飞灰渗滤液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污泥浓缩装置的俯视示意图;图3是图2A-A的剖视示意图。图中:1、调节水箱;2、螺杆泵;3、中和反应池;4、凝絮反应池;5、助凝反应池;6、搅拌器;7、加药系统;8、沉淀池;9、出水池;10、中间水箱;11、砂滤提升泵;12、砂滤器;13、反冲水泵;14、砂滤水箱;15、纳滤提升泵;16、纳滤膜装置;17、纳滤水箱;18、污泥浓缩池;19、进泥口;20、过水洞;21、中心管;22、沉淀排泥口;23、污泥泵;24、砂滤出水口;25、砂滤进水口;26、纳滤进水口;27、斜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下面将参照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飞灰渗滤液处理装置,包括加药系统7、砂滤器12和纳滤膜装置16。还包括调节水箱1、污泥浓缩装置。加药系统7有药液储罐,和加药泵,加药泵从药液储罐里面抽取液体,直接投入需要加药的装置里面。调节水箱1的出水口设有与污泥浓缩装置相连的螺杆泵2,调节水箱1可以先将收集起来使之后的装置入水均匀,也可以对渗滤液进行简单的粗处理,让后续装置更方便地处理飞灰渗滤液。所述污泥浓缩装置包括中和反应池3、絮凝反应池4、助凝反应池5、出水池9、沉淀池8和污泥浓缩池18;所述中和反应池3、絮凝反应池4、助凝反应池5和出水池9均与加药系统7相连,所述中和反应池3的顶部与螺杆泵2相连,所述中和反应池3与絮凝反应池4的底部通过过水洞20连通,絮凝反应池4与助凝反应池5的顶部通过过水洞20连通,所述助凝反应池5的底部与沉淀池8通过过水洞20连通,所述沉淀池8与出水池9连通,所述沉淀池8的沉淀排泥口22与污泥浓缩池18的浓缩进泥口19相连,所述沉淀排泥口22和浓缩进泥口19之间设有污泥泵23;所述砂滤器12设有砂滤进水口25和砂滤出水口24,所述砂滤进水口25和砂滤出水口24分别与出水池9和纳滤膜装置16设有的纳滤进水口26相连,所述砂滤进水口25和纳滤进水口26处分别设有砂滤提升泵11和纳滤提升泵15。飞灰渗滤液先被收集到调节水箱1内,由螺杆泵2输送到污泥浓缩装置,依次流经中和反应池3、絮凝反应池4和助凝反应池5,加药系统7向这三个反应池中加入不同的药物,促使渗滤液中的固体物质凝聚,渗滤液再流到沉淀池8静置沉淀,沉淀下来的污泥由沉淀排泥口22排出经污泥泵23输送至污泥浓缩池18,污泥经污泥浓缩池18浓缩后排出继续处理,沉淀池8中的上清液流至出水池9,出水池9中再由加药系统7加药后,由砂滤提升泵11加压送至砂滤器12,砂滤器12以砂粒为滤料对来水进行过滤,经砂滤器12过滤后由纳滤提升泵15送至纳滤膜装置16,纳滤膜装置16采用纳滤膜对来水进行深度处理,纳滤膜装置16过滤后的水回收使用。沉淀池8产生的污泥送入污泥浓缩池18,将浓缩后的污泥进行脱水,脱水后送至焚烧厂或采用其它方式处理。中和反应池3、絮凝反应池4、助凝反应池5和出水池9内均设有搅拌器6。可以更好地混合渗滤液和所加的药物,也可以防止沉淀聚集在三个反应池和出水池。纳滤提升泵15和出水池9之间设有中间水箱10,砂滤器12和纳滤提升泵15之间设有砂滤水箱14,纳滤膜装置16后设有与纳滤出水口处连接有纳滤水箱17。中间水箱10和砂滤水箱14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可以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飞灰渗滤液处理装置,包括加药系统、砂滤器和纳滤膜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污泥浓缩装置;所述污泥浓缩装置包括中和反应池、絮凝反应池、助凝反应池、出水池、沉淀池和污泥浓缩池;所述中和反应池、絮凝反应池、助凝反应池和出水池均与加药系统相连,所述中和反应池与絮凝反应池的底部通过过水洞连通,絮凝反应池与助凝反应池的顶部通过过水洞连通,所述助凝反应池底部与沉淀池通过过水洞连通,所述沉淀池与出水池的底部连通,所述沉淀池设有沉淀排泥口,所述沉淀排泥口与污泥浓缩池设有的浓缩进泥口相连,所述沉淀排泥口和浓缩进泥口之间设有污泥泵;所述砂滤器设有砂滤进水口和砂滤出水口,所述砂滤进水口和砂滤出水口分别与出水池和纳滤膜装置设有的纳滤进水口相连,所述砂滤进水口和纳滤进水口处分别设有砂滤提升泵和纳滤提升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飞灰渗滤液处理装置,包括加药系统、砂滤器和纳滤膜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污泥浓缩装置;所述污泥浓缩装置包括中和反应池、絮凝反应池、助凝反应池、出水池、沉淀池和污泥浓缩池;所述中和反应池、絮凝反应池、助凝反应池和出水池均与加药系统相连,所述中和反应池与絮凝反应池的底部通过过水洞连通,絮凝反应池与助凝反应池的顶部通过过水洞连通,所述助凝反应池底部与沉淀池通过过水洞连通,所述沉淀池与出水池的底部连通,所述沉淀池设有沉淀排泥口,所述沉淀排泥口与污泥浓缩池设有的浓缩进泥口相连,所述沉淀排泥口和浓缩进泥口之间设有污泥泵;所述砂滤器设有砂滤进水口和砂滤出水口,所述砂滤进水口和砂滤出水口分别与出水池和纳滤膜装置设有的纳滤进水口相连,所述砂滤进水口和纳滤进水口处分别设有砂滤提升泵和纳滤提升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和反应池、絮凝反应池、助凝反应池和出水池内均设有搅拌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纳滤提升泵和出水池之间设有中间水箱。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砂滤器和纳滤提升泵之间设有砂滤水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桂凤杜江
申请(专利权)人:卢浮恩环境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