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内部扶手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7765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内部扶手调节装置,包括电梯本体,电梯本体内壁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连接有调节箱,调节箱右侧的前面和背面均滑动连接有连接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使用者乘坐电梯本体,向下拉动扶手,扶手向下移动带动连接杆向下移动,连接杆向下移动带动传动杆向下移动,传动杆带动滑柱配合滑槽向下限位移动的同时使活动杆向下移动,活动杆向下移动的同时配合轴销前后推动活动套移动,活动套前后移动压缩弹簧直至使用者拉动到需要位置,完成调节,解决了现有的电梯扶手无法调节高度,导致扶手受用群体减少的问题,增加了使用者乘坐电梯的安全性,也增加了扶手的适用性,也提高了扶手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内部扶手调节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梯扶手机械
,具体为一种电梯内部扶手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电梯是指服务于建筑物内若干特定的楼层,其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于水平面或与铅垂线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轨道运动的永久运输设备。现有的电梯扶手无法调节高度,导致扶手受用群体减少,降低了使用者乘坐电梯的安全性,也减少了扶手的适用性,也降低了扶手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内部扶手调节装置,具备高度调节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电梯扶手无法调节高度,导致扶手受用群体减少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梯内部扶手调节装置,包括电梯本体,所述电梯本体内壁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连接有调节箱,所述调节箱右侧的前面和背面均滑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扶手,所述连接杆的左侧贯穿调节箱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左侧固定连接滑柱,所述滑柱的左侧与调节箱内壁的左侧滑动连接,所述传动杆底部的前侧和背侧均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调节机构。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活动杆,所述调节箱内壁的前侧且位于活动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背侧与调节箱内壁的背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表面的前侧和背侧均套接有活动套,所述活动杆的底部远离传动杆的一端通过轴销与活动套的顶部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固定杆的表面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前侧与调节箱内壁的前侧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背侧与活动套的前侧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数量为三个,且均匀分布,所述弹簧与活动套配合使用。优选的,所述调节箱内壁左侧的前面和背面且对应滑柱的位置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数量为四个,且均匀分布,所述滑槽与滑柱配合使用。优选的,所述调节箱右侧的前面和背面且对应连接杆的位置均开设有滑轨,所述滑轨的数量为四个,且均匀分布,所述滑轨与连接杆配合使用。优选的,所述扶手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所述防滑纹的横截面积等于扶手的横截面积,所述防滑纹与扶手配合使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设置电梯本体、调节箱、连接杆、扶手、传动杆、滑柱和调节机构配合使用,通过使用者乘坐电梯本体,向下拉动扶手,扶手向下移动带动连接杆向下移动,连接杆向下移动带动传动杆向下移动,传动杆带动滑柱配合滑槽向下限位移动的同时使活动杆向下移动,活动杆向下移动的同时配合轴销前后推动活动套移动,活动套前后移动压缩弹簧直至使用者拉动到需要位置,完成调节,解决了现有的电梯扶手无法调节高度,导致扶手受用群体减少的问题,增加了使用者乘坐电梯的安全性,也增加了扶手的适用性,也提高了扶手的实用性。2、本技术通过弹簧的设置,能够辅助活动套进行工作,同时起到减震复位的作用,避免了活动套移动至最远处无法复位导致机械故障,也增加活动套移动的稳定性。3、本技术通过滑槽的设置,能够使滑柱在滑槽的内部上下移动,同时起到限位的作用,避免了滑柱在移动的过程中出现晃动的现象,也减少滑柱对调节箱内壁的摩擦,增加滑柱的使用寿命。4、本技术通过滑轨的设置,能够使连接杆在滑轨的内部上下移动,同时起到固定的作用,避免了连接杆在移动的过程中出现偏移的现象,也减少连接杆对调节箱内壁的摩擦,延长连接杆的使用时间。5、本技术通过防滑纹的设置,能够辅助扶手进行工作,同时起到防滑的作用,避免了使用者调节扶手的过程中出现打滑的现象,也增加扶手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电梯本体结构俯视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图2中调节箱结构右视图;图4为本技术图2中调节箱结构前视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图3中调节箱结构剖视图。图中:1电梯本体、2调节箱、3连接杆、4扶手、5传动杆、6滑柱、7调节机构、71活动杆、72固定杆、73活动套、8弹簧、9滑槽、10滑轨、11防滑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一种电梯内部扶手调节装置,包括电梯本体1,电梯本体1内壁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连接有调节箱2,调节箱2右侧的前面和背面均滑动连接有连接杆3,调节箱2右侧的前面和背面且对应连接杆3的位置均开设有滑轨10,滑轨10的数量为四个,且均匀分布,滑轨10与连接杆3配合使用,通过滑轨10的设置,能够使连接杆3在滑轨10的内部上下移动,同时起到固定的作用,避免了连接杆3在移动的过程中出现偏移的现象,也减少连接杆3对调节箱2内壁的摩擦,延长连接杆3的使用时间,连接杆3的右侧固定连接扶手4,扶手4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11,防滑纹11的横截面积等于扶手4的横截面积,防滑纹11与扶手4配合使用,通过防滑纹11的设置,能够辅助扶手4进行工作,同时起到防滑的作用,避免了使用者调节扶手4的过程中出现打滑的现象,也增加扶手4的安全性,连接杆3的左侧贯穿调节箱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传动杆5,传动杆5的左侧固定连接滑柱6,调节箱2内壁左侧的前面和背面且对应滑柱6的位置均开设有滑槽9,滑槽9的数量为四个,且均匀分布,滑槽9与滑柱6配合使用,通过滑槽9的设置,能够使滑柱6在滑槽9的内部上下移动,同时起到限位的作用,避免了滑柱6在移动的过程中出现晃动的现象,也减少滑柱6对调节箱2内壁的摩擦,增加滑柱6的使用寿命,滑柱6的左侧与调节箱2内壁的左侧滑动连接,传动杆5底部的前侧和背侧均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调节机构7,调节机构7包括活动杆71,调节箱2内壁的前侧且位于活动杆7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72,固定杆72的背侧与调节箱2内壁的背侧固定连接,固定杆72表面的前侧和背侧均套接有活动套73,活动杆71的底部远离传动杆5的一端通过轴销与活动套73的顶部活动连接,固定杆72的表面套接有弹簧8,弹簧8的前侧与调节箱2内壁的前侧固定连接,弹簧8的背侧与活动套73的前侧固定连接,弹簧8的数量为三个,且均匀分布,弹簧8与活动套73配合使用,通过弹簧8的设置,能够辅助活动套73进行工作,同时起到减震复位的作用,避免了活动套73移动至最远处无法复位导致机械故障,也增加活动套73移动的稳定性。使用时,使用者通过乘坐电梯本体1,向下拉动扶手4,扶手4向下移动带动连接杆3向下移动,连接杆3向下移动带动传动杆5向下移动,传动杆5带动滑柱6配合滑槽9向下限位移动的同时使活动杆71向下移动,活动杆71向下移动的同时配合轴销前后推动活动套73移动,活动套73前后移动压缩弹簧8直至使用者拉动到需要位置,完成调节。综上所述:该电梯内部扶手调节装置,通过电梯本体1、调节箱2、连接杆3、扶手4、传动杆5、滑柱6和调节机构7配合使用,通过使用者乘坐电梯本体1,向下拉动扶手4,扶手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内部扶手调节装置,包括电梯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本体(1)内壁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连接有调节箱(2),所述调节箱(2)右侧的前面和背面均滑动连接有连接杆(3),所述连接杆(3)的右侧固定连接扶手(4),所述连接杆(3)的左侧贯穿调节箱(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传动杆(5),所述传动杆(5)的左侧固定连接滑柱(6),所述滑柱(6)的左侧与调节箱(2)内壁的左侧滑动连接,所述传动杆(5)底部的前侧和背侧均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调节机构(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内部扶手调节装置,包括电梯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本体(1)内壁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连接有调节箱(2),所述调节箱(2)右侧的前面和背面均滑动连接有连接杆(3),所述连接杆(3)的右侧固定连接扶手(4),所述连接杆(3)的左侧贯穿调节箱(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传动杆(5),所述传动杆(5)的左侧固定连接滑柱(6),所述滑柱(6)的左侧与调节箱(2)内壁的左侧滑动连接,所述传动杆(5)底部的前侧和背侧均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调节机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内部扶手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7)包括活动杆(71),所述调节箱(2)内壁的前侧且位于活动杆(7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72),所述固定杆(72)的背侧与调节箱(2)内壁的背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72)表面的前侧和背侧均套接有活动套(73),所述活动杆(71)的底部远离传动杆(5)的一端通过轴销与活动套(73)的顶部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梯内部扶手调节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永国陈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勤赫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