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用软电缆及其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7425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用软电缆及其生产工艺,其中电缆包括导体,以及由内至外依次包裹在导体外的绝缘层、石墨烯改性铝合金丝编织屏蔽层、复合带绕包层和护套;所述复合带绕包层包括聚酯带、玻璃纤维和铝箔;所述铝箔镀覆在玻璃纤维表面;所述聚酯带与玻璃纤维粘合;所述导体选用铝含量大于等于99%的铝材。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纯度高的铝导体,重量轻,方便与铜端子进行超声波无缝焊接,减小铜铝间接触电阻,提高线束制作效率,复合带绕包层能够有效反射低频电磁波,石墨烯能够有效吸收高频电磁波,两者配合能够有效屏蔽各种频率的电磁波,起到很好的屏蔽效果,复合带绕包层和石墨烯也能起到很好的散热效果,延长使用寿命,增加车辆续航。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软电缆及其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用软电缆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新能源汽车节省能源,减少排放,保护环境,降低噪音等优势,受到爱车人士的青睐。而新能源汽车续航能力的限制阻碍其推广与发展,新能源汽车自身的质量是影响续航能力的重要因素,一辆新能源汽车每减少100kg,续航里程可提升10%~11%,延长续航里程,新能源汽车轻量化势在必行。新能源汽车线约占车体重量的2%,其轻量化效果不可忽视。随着人们对乘车舒服度要求的提高,车内电器产品不断增加,连接电器的线路错综复杂,线路间存在电磁场的干扰,导致线路信号的衰减,不能达到理想控制车内电器的效果。因此有必要涉及一种屏蔽效果好,重量轻的新能源汽车用软电缆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屏蔽效果好,重量轻的新能源汽车用软电缆及其生产工艺。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第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新能源汽车用软电缆,包括导体,以及由内至外依次包裹在导体外的绝缘层、石墨烯改性铝合金丝编织屏蔽层、复合带绕包层和护套;所述复合带绕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用软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导体(1),以及由内至外依次包裹在导体(1)外的绝缘层(2)、石墨烯改性铝合金丝编织屏蔽层(3)、复合带绕包层(4)和护套(5);所述复合带绕包层(4)包括聚酯带、玻璃纤维和铝箔;所述铝箔镀覆在玻璃纤维表面;所述聚酯带与玻璃纤维粘合;所述导体(1)选用铝含量大于等于99%的铝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用软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导体(1),以及由内至外依次包裹在导体(1)外的绝缘层(2)、石墨烯改性铝合金丝编织屏蔽层(3)、复合带绕包层(4)和护套(5);所述复合带绕包层(4)包括聚酯带、玻璃纤维和铝箔;所述铝箔镀覆在玻璃纤维表面;所述聚酯带与玻璃纤维粘合;所述导体(1)选用铝含量大于等于99%的铝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软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1)由股线以1+6+12的正规绞合结构绞合而成;所述股线由直径为0.493±0.003mm的铝丝绞合制成;铝丝要求:抗拉强度70~120MPa,断裂伸长率≥16%,20℃环境下电导率≥61.2%IACS。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软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2)选用汽车用柔性、阻燃、抗UV、高抗撕,铂金硅橡胶,性能符合:抗张强度≥9MPa,断裂伸长率≥500%,ASTMD642B测试抗撕强度≥45N/mm,邵氏硬度60±5A,耐温等级-40~18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软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改性铝合金丝编织屏蔽层(3)丝径为0.200±0.005mm,编织密度为90%~95%,编织角度为15°~35°;满足20℃最大电阻率≤0.027Ω·mm2/m,断裂伸长率≥15%,抗拉强度为80~130MPa。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软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带绕包层(4)厚度为0.03±0.005mm,抗张强度≥60MPa,断裂伸长率≥20%,导电率≥52%IACS。


6.一种新能源汽车用软电缆的生产工艺,用于生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软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拉制铝丝,将铝丝绞合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宏杰王亮徐静田崇军张琦
申请(专利权)人:远东电缆有限公司新远东电缆有限公司远东复合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