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语音交互控制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7394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语音交互控制面板,包括:壳体和位于壳体内部的容纳腔,外壳包括前壳体和后壳体,前壳体包括:对称地设置在所述前壳体的表面边缘的若干个语音输入孔;对称地设置在前壳体的背面侧的边缘、且与若干个语音输入孔对应的若干个拾音模块;设置在前壳体表面中央的声音输出孔;设置在前壳体的背面正中央、且与声音输出孔对应的扬声器。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智能语音交互控制面板,可以有效地对输入语音进行回声消除,提高语音识别效果,提高输入语音的性能,并有效避免通过扬声器输出的语音对通过拾音模块输入语音所造成的干扰,并且借助于扬声器,使得智能终端设备和用户可以进行双向语音交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语音交互控制面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语音交互
,特别涉及一种智能语音交互控制面板。
技术介绍
智能家居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相结合的必然产物,其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借助于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将现代家居中的家电设备、家居环境信息、家居安防设备等,通过网络的方式,连成的有机整体。智能家居系统的目的是要达到可测、可控、可管等,以期构建一个舒适、安全、智能、人性的家居环境。目前,随着电子科技的发展,语音输入越来越被人们推崇,语音输入是通过语音识别将人说话的内容转换为文本的一种输入方式。随着智能终端设备在人们生活中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智能终端设备逐渐具有语音服务的功能,例如,用户可以通过语音输入提出问题,智能终端上的语音软件通过分析用户的语音,同样以语音的方式回答用户的问题,从而为用户提供帮助服务。目前的智能语音交互控制面板,通过喇叭输出语音会对通过麦克风输入语音造成干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语音交互控制面板,用以提高语音识别效果,提高输入语音的性能,并避免通过扬声器输出的语音对通过拾音模块输入语音所造成的干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语音交互控制面板,包括:壳体和位于所述壳体内部的容纳腔,所述外壳包括前壳体和后壳体,其中,所述前壳体包括:对称地设置在所述前壳体的表面边缘的若干个语音输入孔;对称地设置在所述前壳体的背面侧的边缘、且与若干个所述语音输入孔对应的若干个拾音模块;设置在所述前壳体表面中央的声音输出孔;设置在所述前壳体的背面正中央、且与所述声音输出孔对应的扬声器。进一步地,所述语音输入孔的数量为4个,并且在所述前壳体的四个角上对称地设置。进一步地,所述智能语音交互控制面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前壳体的背面侧的语音处理电路单元,用于对智能终端设备实现语音控制和交互功能。进一步地,所述前壳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前壳体的背面侧的第一印刷电路板,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上设置有所述语音处理电路单元。进一步地,所述前壳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前壳体的背面侧的第二印刷电路板,所述第二印刷电路板上设置有若干个所述拾音模块。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若干个所述拾音模块和所述前壳体的表面之间的缓冲装置。进一步地,所述拾音模块包括麦克风。进一步地,所述扬声器包括喇叭。进一步地,所述智能终端设备包括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电饭煲、空调、厨电设备、灯、窗帘、洗衣机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地,所述前壳体和所述后壳体通过拼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语音交互控制面板,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可以有效地对输入语音进行回声消除,提高语音识别效果,因而可以提高输入语音的性能,同时可以有效避免通过扬声器输出的语音对通过拾音模块输入语音所造成的干扰,并且借助于扬声器,使得智能终端设备和用户可以进行双向语音交互。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A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智能语音交互控制面板的前壳体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图1B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智能语音交互控制面板的前壳体的后视图结构示意图。101、前壳体102、语音输入孔103、拾音模块104、声音输出孔105、扬声器106、语音处理电路单元107、第一印刷电路板108、第二印刷电路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语音交互控制面板,如图1A和图1B所示,包括:壳体和位于所述壳体内部的容纳腔,所述外壳包括前壳体101和后壳体(未示出),其中,所述前壳体101包括:对称地设置在所述前壳体101的表面边缘的若干个语音输入孔102;对称地设置在所述前壳体101的背面侧的边缘、且与若干个所述语音输入孔102对应的若干个拾音模块103;设置在所述前壳体101表面中央的声音输出孔104;设置在所述前壳体101的背面正中央、且与所述声音输出孔104对应的扬声器105。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若干个语音输入孔102用于输入用户的语音信息;所述拾音模块103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语音信息;所述声音输出孔104和所述扬声器105用于输出交互控制的智能语音信息。其中,在实际场景中,使用该智能语音交互控制面板的设备可以是各类用户设备,包括但不限于计算机、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电饭煲、空调、洗衣机、厨电设备、灯、窗帘等智能终端设备。示例性地,所述拾音模块103包括麦克风,所述扬声器105包括喇叭。所述语音输入孔102为圆形。作为一个示例,所述壳体的形状为矩形,优选地,所述壳体的形状为方形,并且所述前壳体和所述后壳体通过拼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扬声器位于若干个对称设置的拾音模块中间,可以有效地对输入语音进行回声消除,提高语音识别效果,因而可以提高输入语音的性能,同时可以有效避免通过扬声器输出的语音对通过拾音模块输入语音所造成的干扰,并且借助于扬声器,使得智能终端设备和用户可以进行双向语音交互。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语音输入孔102的数量为4个,并且在所述前壳体101的四个角上对称地设置。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与语音输入孔相对应,拾音模块103的数量也为4个,并且在前壳体101的背面侧的四个角上对称地设置。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提供了语音输入孔的设置方式,可以有效地对输入语音进行回声消除,提高语音识别效果,因而可以提高输入语音的性能,同时可以有效避免通过扬声器输出的语音对通过拾音模块输入语音所造成的干扰。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智能语音交互控制面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前壳体101的背面侧的语音处理电路单元106,用于对智能终端设备实现语音控制和交互功能。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语音处理电路单元可以通过机器学习的方式构建语音信息的识别模型,并采用该识别模型对接收到的语音信息进行识别,以根据识别结果对智能终端设备进行控制,并通过扬声器回应用户的请求。所述识别模型可以是各类机器学习算法中用于进行决策判断的数学模型,每个算法都对应有各自的识别模型,所述机器学习算法可以是任意适合于该场景的算法,例如各类决策树算法、神经网络算法等。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借助于语音处理电路单元,可以对智能终端设备实现语音控制和交互功能。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语音交互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和位于所述壳体内部的容纳腔,所述外壳包括前壳体和后壳体,其中,所述前壳体包括:/n对称地设置在所述前壳体的表面边缘的若干个语音输入孔;/n对称地设置在所述前壳体的背面侧的边缘、且与若干个所述语音输入孔对应的若干个拾音模块;/n设置在所述前壳体表面中央的声音输出孔;/n设置在所述前壳体的背面正中央、且与所述声音输出孔对应的扬声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语音交互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和位于所述壳体内部的容纳腔,所述外壳包括前壳体和后壳体,其中,所述前壳体包括:
对称地设置在所述前壳体的表面边缘的若干个语音输入孔;
对称地设置在所述前壳体的背面侧的边缘、且与若干个所述语音输入孔对应的若干个拾音模块;
设置在所述前壳体表面中央的声音输出孔;
设置在所述前壳体的背面正中央、且与所述声音输出孔对应的扬声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语音交互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语音输入孔的数量为4个,并且在所述前壳体的四个角上对称地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语音交互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语音交互控制面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前壳体的背面侧的语音处理电路单元,用于对智能终端设备实现语音控制和交互功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语音交互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前壳体的背面侧的第一印刷电路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勇
申请(专利权)人:云知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