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稳定性避震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72364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避震座应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高稳定性避震座,包括圆形本体、圆形弹簧限位槽、通槽、第一正方形定位块、第二正方形定位块、两组第一内螺纹面定位孔、两组第二内螺纹面定位孔、第一限位凹槽、第二限位凹槽、第一锥形限位块、第二锥形限位块、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一圆形限位圈、第二圆形限位圈、一组第一辅助内螺纹孔、一组第二辅助内螺纹孔、第一圆形限位圈通孔和第二圆形限位圈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高稳定性避震座的有益效果在于:其设计结构合理,与汽车发动机的减震部件相配合组装使用,组装后稳定、可靠,同时整体为一体成型的合金不锈钢制得,使用寿命长,保证汽车发动机具有稳定和高效的工作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稳定性避震座
本技术属于避震座应用
,具体涉及高稳定性避震座。
技术介绍
汽车发动机是为汽车提供动力的装置,是汽车的心脏,决定着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稳定性和环保性。根据动力来源不同,汽车发动机可分为柴油发动机、汽油发动机、电动汽车电动机以及混合动力等。常见的汽油机和柴油机都属于往复活塞式内燃机,是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活塞运动的机械能并对外输出动力。汽油机转速高,质量小,噪音小,起动容易,制造成本低;柴油机压缩比大,热效率高,经济性能和排放性能都比汽油机好。在汽车发动机组装中,为了保证汽车发动机正常的工作状态,通常需要配备装配减震装置,用于缓冲、降低汽车发动机工作时的震动,保证汽车发动机工作的可靠性。因此,基于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高稳定性避震座。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高稳定性避震座,其设计结构合理,与汽车发动机的减震部件相配合组装使用,组装后稳定、可靠,使用寿命长,保证汽车发动机具有稳定和高效的工作状态。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高稳定性避震座,包括圆形本体,及设置在圆形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高稳定性避震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圆形本体(1),及设置在圆形本体(1)内的圆形弹簧限位槽(2),及设置在圆形本体(1)外壁的通槽(3),及分别设置在圆形本体(1)两端外壁的第一正方形定位块(4)、第二正方形定位块(7),及分别设置在第一正方形定位块(4)、第二正方形定位块(7)两面内的两组第一内螺纹面定位孔(5)、两组第二内螺纹面定位孔(8),及分别设置在第一正方形定位块(4)、第二正方形定位块(7)一侧外壁壁内且与通槽(3)相配合使用的第一限位凹槽(6)、第二限位凹槽(9),及分别设置在第一正方形定位块(4)、第二正方形定位块(7)另一侧外壁的第一锥形限位块(10)、第二锥形限位块(15...

【技术特征摘要】
1.高稳定性避震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圆形本体(1),及设置在圆形本体(1)内的圆形弹簧限位槽(2),及设置在圆形本体(1)外壁的通槽(3),及分别设置在圆形本体(1)两端外壁的第一正方形定位块(4)、第二正方形定位块(7),及分别设置在第一正方形定位块(4)、第二正方形定位块(7)两面内的两组第一内螺纹面定位孔(5)、两组第二内螺纹面定位孔(8),及分别设置在第一正方形定位块(4)、第二正方形定位块(7)一侧外壁壁内且与通槽(3)相配合使用的第一限位凹槽(6)、第二限位凹槽(9),及分别设置在第一正方形定位块(4)、第二正方形定位块(7)另一侧外壁的第一锥形限位块(10)、第二锥形限位块(15),及分别设置在第一锥形限位块(10)、第二锥形限位块(15)内的第一通孔(11)、第二通孔(16),及分别设置在第一锥形限位块(10)、第二锥形限位块(15)一面外壁的第一圆形限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存松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汇品不锈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