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芯板的自动切割下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69029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芯板的自动切割下料装置,包括支撑杆、第一电机、第一液压推杆、感应探头、控制面板和收集板,所述支撑杆的顶端焊接有承载台,所述承载台顶端中间处的前后两侧以及顶端右侧的前后两侧皆开设有移动槽,所述防护壳背面的左侧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承载台背面的左侧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切割刀穿过第一液压推杆的底端延伸至切割台的内部,所述支撑杆顶端的左侧安装有收集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该装置有较高的自动化特性,且机械化的操作使得切割后的待切割芯板规格尺寸全部相同,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方便工作人员的定期检修维护,避免长期不检修从而发生损坏,导致作业停止,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芯板的自动切割下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芯板的自动切割下料装置
,具体为一种用于芯板的自动切割下料装置。
技术介绍
芯板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板材,通过各类材料,真空压制成型的,一般真空压制完成后会再通过冷却水对芯板进行冷却,使得其冷却固定,一般芯板成型后是一整块出来,然后通过一定规格的剪裁,再运输使用,现阶段的芯板剪裁装置一般是通过人工操作切割装置对板材进行切割,一般同批的芯板需要相同的规格尺寸,手动操作无法使得同批次的芯板切割成相同的规格,且人工操作工作量大,长时间的疲劳工作也会导致失误,使得同批次的芯板尺寸规格不同,从而使得板材报废,造成经济损失,且切割装置较为危险,疲劳操作也会容易造成安全隐患,且切割装置长期使用,需要定期对其内部进行维护维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芯板的自动切割下料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阶段的芯板剪裁装置一般是通过人工操作切割装置对板材进行切割,一般同批的芯板需要相同的规格尺寸,手动操作无法使得同批次的芯板切割成相同的规格,且人工操作工作量大,长时间的疲劳工作也会导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芯板的自动切割下料装置,包括支撑杆(1)、第一电机(9)、第一液压推杆(12)、感应探头(14)、控制面板(15)和第二液压推杆(17),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的顶端焊接有承载台(2),且承载台(2)顶端的右侧设置有防护壳(3),所述防护壳(3)左右两侧的前后两侧皆设置有固定杆(5),所述承载台(2)顶端中间处的前后两侧以及顶端右侧的前后两侧皆开设有移动槽(4),且固定杆(5)的底端皆延伸至移动槽(4)的内部,所述防护壳(3)左右两侧的前后两端皆开设有固定槽(6),且固定杆(5)靠近防护壳(3)的一侧皆延伸至固定槽(6)的内部,所述防护壳(3)的内部设置有第一传送带(7),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芯板的自动切割下料装置,包括支撑杆(1)、第一电机(9)、第一液压推杆(12)、感应探头(14)、控制面板(15)和第二液压推杆(17),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的顶端焊接有承载台(2),且承载台(2)顶端的右侧设置有防护壳(3),所述防护壳(3)左右两侧的前后两侧皆设置有固定杆(5),所述承载台(2)顶端中间处的前后两侧以及顶端右侧的前后两侧皆开设有移动槽(4),且固定杆(5)的底端皆延伸至移动槽(4)的内部,所述防护壳(3)左右两侧的前后两端皆开设有固定槽(6),且固定杆(5)靠近防护壳(3)的一侧皆延伸至固定槽(6)的内部,所述防护壳(3)的内部设置有第一传送带(7),所述承载台(2)的内部设置有第二传送带(8),所述第一传送带(7)左右两侧中心杆的前后两端皆通过轴承与防护壳(3)前后两面的内壁相连接,所述第二传送带(8)左右两侧中心杆的前后两端皆通过轴承与防护壳(3)前后两面的内壁相连接,所述防护壳(3)背面的左侧安装有第一电机(9),所述承载台(2)背面的右侧安装有第二电机(18),所述第一传送带(7)和第二传送带(8)的中间处设置有待切割芯板(10),且待切割芯板(10)与第一传送带(7)和第二传送带(8)相抵触,所述承载台(2)的顶端焊接有切割台(11),所述待切割芯板(10)延伸至切割台(11)的内部,所述切割台(11)的顶端安装有第一液压推杆(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文鹏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鹏湃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