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史先锋专利>正文

双壁中空缠绕管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26553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壁中空缠绕管及其制备方法,双壁中空缠绕管包括:基体管本体,基体管本体形成为中空管形件;焊接层,所述焊接层设于所述基体管本体的外周面且形成为塑料件;所述表面层与所述焊接层材质相同,所述表面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组份:100份基础树脂、1~5份耐候母粒、0~5份颜色母粒、0~20份表面层增强母粒。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双壁中空缠绕管力学强度高,耐候化性能优异,大大提升双壁中空缠绕管在户外的使用寿命,拓展了双壁中空缠绕管的应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壁中空缠绕管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管材
,尤其涉及一种双壁中空缠绕管以及该双壁中空缠绕管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双壁中空缠绕管具有质量轻、尺寸大,刚度强、寿命长、运输安装方便以及施工快速等优点,是一种以高分子树脂为原料,经过第一台螺杆熔融挤出方型管,再与第二台挤出机挤出熔体焊条经热成型机缠绕而成型的一种具有双壁工字型塑料管材,能够广泛应用于市政排水系统、污水处理系统以及特殊要求应用领域。常见的双壁中空缠绕管材质有聚乙烯、聚丙烯以及聚氯乙烯,各具劣势,其中PE材质环刚度提升有限,PP材质耐差候型较,PVC材质化学耐腐性较差。随着管材口径越来越大,对环刚度、耐蠕变以及低收缩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单独树脂材料已经很难满足这些要求,并且对耐光候化、耐热氧老化,耐环境污染以及产品色牢度等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耐候性的管材涉及较少,一般只在树脂中添加一些抗氧剂来防止材料的氧化,而有一些双壁中空缠绕管全部添加这些耐候助剂,这会造成成本增加,过多的添加耐候助剂也会影响双壁中空缠绕管的力学性能。通过炭黑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改善树脂的耐光候性,但黑色制品容易吸热,制品的热老化会加剧。其黑色的外观对于暴露于室外的产品其外观很难让市场接受,而制品颜色是多样性对制品的耐候性也影响很大,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协调于耐候助剂的复配。目前生产双壁中空缠绕管的树脂材质都是为单一树脂,这也从某种成度上限制了各自优势的发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双壁中空缠绕管及其制备方法,该双壁中空缠绕管力学强度高,耐候化性能优异,能够大大提升双壁中空缠绕管在户外的使用寿命,拓展了双壁中空缠绕管的应用范围。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双壁中空缠绕管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便于实施,步骤简单,提高加工效率。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双壁中空缠绕管,包括:基体管本体,所述基体管本体形成为中空管形件;焊接层,所述焊接层设于所述基体管本体的外周面且形成为塑料件;所述基体管本体的外周面设有表面层,所述表面层与所述焊接层材质相同,所述表面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组份:基础树脂,100份;耐候母粒,1~5份;颜色母粒,0~5份;表面层增强母粒,0~20份。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双壁中空缠绕管,在基体管本体表面设置的表面层结构,对整体双壁中空缠绕管形成有效的表面保护作用,解决传统双壁中空缠绕管在户外环境下耐候性能不佳的问题,延缓管体的老化速度,阻隔光氧对双壁中空缠绕管内部树脂的侵害,保护器表面的色彩,提高其美观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基体管本体还包括:内壁层,所述内壁层设于所述基体管本体的内壁面且与所述表面层相连;所述内壁层由下列重量份物质组成:基础树脂,100份;炭黑母粒,0~10份;内壁层增强母粒,0~50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基体管本体还包括:粘结层,所述粘结层设于所述表面层与所述内壁层之间且分别与所述表面层和所述内壁层相连,所述粘结层为粘结树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基体管本体中的表面层、粘结层和内壁层之间的质量比为:1%~50%:1%~10%:40%~9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基础树脂为均聚PP和共聚PP中的至少一种或HDPE、LDPE和LLDPE中的至少一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耐候母粒为以PE或PP树脂为基体,添加光稳定剂、抗氧剂、偶联剂和分散剂为复合助剂后,制备而成的树脂颗粒,所述复合助剂的添加量为所述耐候母粒的总质量的15%~5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表面层增强母粒为以PE树脂或PP树脂为基体树脂,添加光屏蔽无机物制备而成的树脂颗粒,所述内壁层增强母粒为以PE树脂或PP树脂为基体树脂,添加任意组份的碳酸钙、滑石粉、玻璃纤维、玄武纤维和碳纤维为增强组份后,制备而成的树脂颗粒,所述增强组份的添加量为内壁层增强母粒总质量的15%~5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炭黑母粒为以PE或PP为树脂基体,添加炭黑母粒质量10%~60%的炭黑混合后,复合制备而成的树脂颗粒。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粘结树脂为乙丙共聚物、马来酸酐接枝物、丙烯酸酯接枝物、醋酸乙烯酯类中的任意一种。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双壁中空缠绕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S1、按表面层配方取基础树脂、耐候母粒、颜色母粒和表面层增强母粒加入混合搅拌机中,搅拌混合并密炼收集得表面层复合料,再按内壁层配方,取基础树脂、炭黑母粒、内壁层增强母粒加入混合搅拌机中,搅拌混合并密炼收集得内壁层复合料;S2、将表面层复合料、粘结树脂和内壁层复合料分别置于三台不同的挤出机中,经模头分配器共挤到混合模头中,挤出成型制备得基体管本体;S3、将基体管本体冷却定型并置于缠绕机的滚筒模具中,经缠绕处理并通过挤出机将焊接层挤出熔融的物料粘合缝隙;S4、待粘合缝隙完成后,收集得复合管体并压轮滚压后冷却处理,收集得双壁中空缠绕管并对其定长切割,即可制备得所述双壁中空缠绕管。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双壁中空缠绕管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双壁中空缠绕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区域的放大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又一个实施例的双壁中空缠绕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B区域的放大图;附图标记:双壁中空缠绕管100;基体管本体10;表面层11;粘结层12;内壁层13;焊接层2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壁中空缠绕管,其特征在于,包括:/n基体管本体,所述基体管本体形成为中空管形件;/n焊接层,所述焊接层设于所述基体管本体的外周面且形成为塑料件;/n所述基体管本体的外周面设有表面层,所述表面层与所述焊接层材质相同,所述表面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组份:/n基础树脂,100份;/n耐候母粒,1~5份;/n颜色母粒,0~5份;/n表面层增强母粒,0~20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壁中空缠绕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体管本体,所述基体管本体形成为中空管形件;
焊接层,所述焊接层设于所述基体管本体的外周面且形成为塑料件;
所述基体管本体的外周面设有表面层,所述表面层与所述焊接层材质相同,所述表面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组份:
基础树脂,100份;
耐候母粒,1~5份;
颜色母粒,0~5份;
表面层增强母粒,0~2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壁中空缠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管本体还包括:
内壁层,所述内壁层设于所述基体管本体的内壁面且与所述表面层相连;
所述内壁层由下列重量份物质组成:
基础树脂,100份;
炭黑母粒,0~10份;
内壁层增强母粒,0~50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壁中空缠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管本体还包括:
粘结层,所述粘结层设于所述表面层与所述内壁层之间且分别与所述表面层和所述内壁层相连,所述粘结层为粘结树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壁中空缠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管本体中的表面层、粘结层和内壁层之间的质量比为:1%~50%:1%~10%:40%~98%。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壁中空缠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础树脂为均聚PP和共聚PP中的至少一种或HDPE、LDPE和LLDPE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壁中空缠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耐候母粒为以PE或PP树脂为基体,添加光稳定剂、抗氧剂、偶联剂和分散剂为复合助剂后,制备而成的树脂颗粒,所述复合助剂的添加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先锋
申请(专利权)人:史先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